第263章 村里报喜
作者:西门七仔   我,孙山,科举最新章节     
    此时衙役们一边敲锣,一边喧鼓,敲打得非常有节奏,一看就是训练过的。
    走到孙家村的“情报中心”大榕树下,想捉个村民问问,孙山孙秀才家里在哪里。
    谁知道孙家村的父老乡亲看到一群衙役进村,如见到鬼进村一样,一窝蜂地跑了,急速跑去找村长。
    因为每次衙役进村不是收税就是征役,大家害怕极了,急需找村长来做话事人跟衙役交涉。
    带头的衙役班头瞬间无语了,想不到孙家村的村民反应那么快,腿那么长,一溜烟的功夫就全散了。
    忽然看到一个小屁孩瑟瑟发抖地躲在大榕树下,衙役班头退而求其次,捉住小子问:“孙山,孙相公住哪里?家怎么走?”
    被捉住的正是德哥儿的青梅竹马大头狗,他之所以跑不了,是昨天上蹿下跳掏鸟窝从树树上掉下来,拐到脚,没办法走路,只好躲起来,试图蒙骗过关,不被衙役看到。
    谁知道衙役还是瞧见他鬼鬼崇崇地躲在大榕树后面,墨无定律地把他捉了起来。
    大头狗闭着眼睛大喊:“我什么都不知道,快放我走。”
    心里害怕极了,颤颤巍巍,身子摇摇欲坠。
    衙役班头翻了个大白眼,要不是看在他是孙秀才老乡的份上,早就一巴掌过去了。
    此时语气压抑,尽量平缓地说:“我问你,孙山,孙秀才家怎么走?”
    大狗头知道孙山是谁,德哥儿的弟弟,他的小伙伴嘛。
    可官差为什么来问?莫非是山子犯了事,官差来捉山子下大牢的?
    怎么说大头狗也是吃过孙山糖果的人,闭着眼,害怕地说:“我不知道,我不知道你说的孙山是谁,我不认识。我们村没有孙山。”
    衙役班头这次火了,这个年纪的小子就是爱说大话,顽劣,叫他走东就走西。
    村口那么大的“孙家村”三个字,明明孙相公写的户籍地就是这里。
    小子竟然还说没有孙山这个人。
    看来不给点颜色看看,小子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写的?
    另一个衙役赶紧上前说:“班头,莫要吓他。”
    看小子的样子,肯定害怕极了,所以胡乱说一通。
    衙役班头把大头狗放下,想着今日报喜是喜事,莫要生事。
    还是放过他,另找村民来问。
    正想找谁的时候,村长带着村民急速地赶来。
    果然有一群衙役在大榕树下,这个阵仗村长也害怕。
    怎么来了那么多个衙役的?就算收税和征役也没那么多人啊?
    村长赶紧走去,低头弯腰,拱了拱手问:“大人,我是孙家村的村长,不知远道而来,什么事呢?”
    使了个眼色给大头狗的父母。
    大头狗的父母也醒目,快速地把大头狗拉下去,心里那个气啊,这个小子上房揭瓦,鸡飞狗跳就算了,还那么没眼色地往衙役跟前冲,要是不村长来得快,真害怕衙役一刀了他。
    大头狗也委屈啊,官差来的时候,乡亲们作鸟兽散,兄弟姐妹没有一个想把他一起拉走的。
    大头狗觉得还是德哥儿好,起码德哥儿讲义气,不会丢下他。
    衙役看人下碟,见到村长,语气非常和善,拱了拱手说:“孙村长,请问孙山孙相公家里怎么走?”
    村长愣了愣,不确定地问:“孙山?孙相公?”
    不知道为什么心扑通扑通地跳,孙山,是他认识的孙山吗?是伯民家的山子吗?还有相公?为什么叫相公?
    衙役班头非常耐心地说:“孙家村,孙山,孙相公是你们村的吧?”
    村长和村民木木地看着衙役们,他们孙家村有孙山,没有孙相公,这是怎么回事?
    另一个衙役笑着说:“孙村长,漳州府黄阳县明阳镇孙家村孙山孙相公,泰启三十一年漳州府院试上榜,高中秀才。”
    魏大人和师爷千叮万嘱不用说名次,报喜的时候,只说高中就行。
    衙役们相当理解,毕竟最后一名还是不怎么好听。
    孙家村的父老乡亲听得云里雾里的,完全不知道衙役在说什么。
    老一辈最有文化的村长成功地捕捉到:孙家村、孙山、秀才!
    这,这是伯民家的山子中了秀才吗?
    村长不敢置信,他们孙家村只有一个叫孙山,一个叫孙山的读书郎,一个叫孙山的读书郎前不久去漳州府考试。
    莫非是院试出成绩了?山子考上了?
    村长小心翼翼地问:“大人,你说的孙山,孙相公,是在洪氏学堂上学,今年13岁的孙山吗?”
    衙役班头非常确定地点头说:“没错,孙山孙相公是这届漳州府院试年纪最小的生员。今年13岁就高中秀才了。”
    话一出,
    啊~~~~~~~~~~~~
    村长尖叫一声。
    把村民和衙役吓得连连后退:村长老头在做什么?为什么那么激动?吓死人不偿命!
    大喊一声的村长瞬间红光满面,精神烁烁。
    对着乡亲们大喊:“伯民家的山子高中秀才了,是秀才公,我们村出来秀才公了。”
    又对衙役们说:“大人,快跟我来,我知道孙山孙秀才家住哪里。”
    衙役看到孙村长终于明白过来了,也理解他的激动,毕竟是村里第一个秀才嘛,创造了村史。
    别说孙村长激动,县城的百姓也激动,黄阳县十几二十年了,终于出秀才公了。
    甭管认识还是不认识的,只要是黄阳县出生的,黄阳县的百姓也会与有荣焉。
    孙山高中秀才这事,等了半分钟,孙家村的村民终于反应过来了,好几个族老激动地问:“村长,山子真得考上秀才了?没骗人吧?”
    村长不客气地说:“大人来报喜,怎么会骗人的呢?”
    随后转过头对着衙役说:“大人,莫要见怪,我们乡下人不识字,见识短。”
    衙役大度地摆了摆手说:“没事,快带我们去孙山孙相公家报喜。”
    衙役班头刚说完,后面的衙役瞬间奏乐。
    敲鼓的敲鼓,打锣的打锣,大榕树下的气氛燃爆了。
    有好事醒目的村民,比如眼利的李婶子搞懂了什么事后,立即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脚底如踩了风火轮一样,快速地奔向孙家老家,给黄石、苏氏报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