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再再再次落省府
作者:西门七仔   我,孙山,科举最新章节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一场秋雨一场寒,转眼间到了十一月,再过两个月就过年了。
    孙山也收到省府来的信。
    孙大姑已经帮忙打听好学院了,而且学院也准备招生了,需要孙山下来考试。
    孙伯民和苏氏收到信后立即坐不住了。
    孙伯民对着孙山说:“山子,我们快点落府城,要是错过时间了,可没书读的了。”
    孙伯民这些天虽然欢喜孙山在他眼前,但看着孙山时而皱着眉头,苦思不得解,急需要好老师而心烦。
    孙伯民也明白孙山想更进一步,必须要找好的学院来进修。
    现在孙大姑那边终于来信了,孙伯民急着催促孙山快点去省府。
    此事宜早不宜迟。
    孙山点了点头说:“行,阿爹,我们准备出发。”
    不仅孙大姑来信,大表哥何书谨也来信了。
    大表哥信中先恭喜孙山考上秀才,之后鼓励他继续进学,努力考上举人。
    信中大表哥对于他私自给资料的事,表示资料是孙山的,孙山可以做主,不要把这事放在心中,免得想太多,长不高。
    最后给孙山列出广州府一流的学院和二流的学院。至于三流的,大表哥不推荐。
    另外还给孙山描绘在湖广省岳麓书院学习的情况,觉得要是有机会,也建议孙山到岳麓书院学习。
    这里的学习氛围比广雅的浓烈多了,才高八斗的学子也非常多。
    大表哥表示越学越觉得自己懂得太少。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看到一叠厚厚的信纸,孙山非常感动。
    大表哥不愧是他心中最靓的仔。
    无论性子,学习还是样子,都值得孙山仰视。
    黄氏知道孙伯民和孙山即将府城考试。
    立即忙着准备东西,寒冬腊月,早上起床会打霜,手指头脚指头特别冷。
    得要给孙山准备多些厚衣服。
    苏氏皱着眉头问:“当家,要不我跟着山子一起落省府,你不会照顾山子。上次去漳州府,山子被你照顾得整日中暑,差点要了小命。我看还是我陪着山子去,你留在家里。”
    苏氏实在不放心父子俩,想着还不如她跟着去好了。
    孙伯民立即反驳:“你一个妇道人家怎么去?我就没见过有妇人出远门的。上次是没想到天气那么热,山子才会中暑的。何况山子到了漳州府,看了大夫就好了。后来那么严重是因为在考棚受苦。这次不一样,天气又不热,不会中暑的。”
    苏氏可不赞同孙伯民的话,吵着说:“当家,怎么就没妇人出远门呢?不说别人,就大姐也从广州府回孙家村啊。大姐也是妇道人家。虽然这次不会中暑,但天色冷,会挨冻。由你照顾山子,我不放心。”
    苏氏可宝贝山子了。
    心里想着山子不再继续往上考也行,有秀才身份了,在黄阳县也是独一份的,哪里还需要往上考。
    她现在在孙家村横着走,别人也不敢说什么。
    谁不喊她一声秀才阿娘呢。
    苏氏想着山子最重要养好身子,过三四年就找个知书达理的媳妇,然后给她生一窝孙子孙女。
    孙伯民不想跟苏氏胡搅蛮缠。
    他发现,自从山子中了秀才,苏氏整个人都变了。
    腰板挺得直直的,看谁都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对他也越来越不客气了。
    说几句,有时候还顶嘴。
    所以孙伯民不太想跟苏氏吵,一吵就苏氏就说要找山子主持公道。
    父母争吵的事,谁家没有?谁家会喊儿子来参与的?
    这次更离谱了,竟然提出她带山子落省府,嫌弃他不能好好照顾山子,以前可从未提及过的。
    孙伯民不客气地说:“你一个妇道人家,乖乖留在家里,莫要惹是生非,给山子添乱。我们的山子好不容易考上秀才,可不能让你吵着他的。山子像我们孙家人,是聪明的,举人和进士指日可待。你可要好好跟小哭包的太婆学一学怎样做秀才阿娘。”
    小哭包的太婆,就是郑童生的媳妇宋氏。
    孙山中秀才后,郑童生过来帮忙,宋氏也自然过来帮忙。
    孙伯民非常认可郑童生和宋氏的处事方式。
    他暗地里偷偷请教郑童生如何做一位合格的秀才阿爹,至于苏氏自然也要请教,要不然她这个新科上任的秀才阿娘可不知道怎么接待客人。
    说到宋氏,苏氏也羡慕。
    “五福贵人”,“天生好命”,她自然想学了。
    不过孙伯民这么说,苏氏就不服气了,不是对宋氏不服气,是对孙伯民不服气。
    苏氏梗着脖子说:“当家,我自然跟童生娘子学了,倒是你,也拜托多学学童生老爷,别丢我们山子的脸。”
    说完冷哼一声,头也不回地跑出去,想找孙山诉苦。
    然而看到孙山在看书,苏氏转向厨房,炖汤给孙山喝。
    天天看书,不喝汤,怎么行。
    孙伯民和苏氏的争吵,孙山毫不知情。
    三天后,孙伯民领着孙山跟着镖队落省城了。
    苏氏和黄氏千叮万嘱,一定要注意保暖莫要冻着。
    小满秋收后就嫁到洪家了,此时家里只剩待字闺中的寒露。
    寒露嘱咐道:“阿爹,你可要好好照顾山子,莫让山子生病。”
    全家人最担心的就是孙山的身体,大家心有余悸,上一次要了半条命的中暑。
    孙三叔这次不敢吵一起去了,毕竟山子是做正经事,万一吵着吵着,山子考不上,可会迁怒他。
    孙三叔可会审时度势。
    至于孙二叔和孙二婶则做了些孙家村的吃食让捎带给明哥儿和庆哥儿。
    明哥儿的一双儿女也非常想念父母,不想做留守儿童,吵着要阿爹阿娘。
    孙二叔和孙二婶赶紧抱开孙子孙女,不能让他们知道有人去广州府。
    这次落省府的镖队由曾大东家带队,孙伯民看到后,安心不少。
    跟大东家一起好啊,安保工作肯定更严密。
    至于曾大东家则落省府是提前送年礼,维护各方面的关系。
    孙山也弄不懂他为什么那么早就送年礼,或许这就是曾家镖局的独特做事风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