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羊毛不能出在羊身上
作者:柿子有毒   大明:坦克堵门你跟我说大明万岁最新章节     
    关于涂掉郭允厚名字的这件事,朱由校并没有做过多的解释,反而从桌角又拿出了一份折奏递了过去。
    “好好看看这个。”
    “吴淳夫在山西铺设的水泥路,你是见过的。”
    “虽然因为天气的原因,年前无法铺到京师,可待来年开冻之后,最多一个月就能完工了。”
    “当时和水泥路一起铺设的,还有一条并行的碎石路基,这一点你也是见过的。”
    “这折子是吴淳夫一个时辰前刚送过来的,说是郑村坝厂区那边,已经试制出了合适的铁轨。”
    “有了这东西,火牛的性能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吴淳夫向朕请奏,想要将铁轨和水泥路一起推广至至两京十三省。”
    “不知爱卿意下如何?”
    看着奏折上的那一个个数据,郭允厚不由自主的瞪大了眼睛。
    这和折子上的内容相比, 那个阁老的名头,瞬间就不香了......
    火牛的速度,可从每个时辰八十里,提升至每个时辰一百二十里!
    牵引板车数,可从原本的两节,提升至八节!
    但每节的载货量,依然是五万斤!
    也就是说,有了铁轨之后,将火牛从履带变成钢轮,不止是速度快了百分之五十,运输能力更是从十万斤直接飙升到了四十万斤!
    唯一的不足,在这种情况下,火牛的提速会变慢,制动距离也会变的更远。
    但是,这些是问题么?
    完全不是!
    大明现在其实最不缺的,并不是粮食。
    海中有鱼,南方有米。
    这几个月以来,单单从朝鲜送往山西的鱼干就已经达到了两千万斤。
    而这里面最大的问题,便是沿途损耗。
    抛开海路不算,鱼干在登州上岸,再送到太原,有将近三千里的路程。
    役夫推车,一天也就几十里。
    走完这些路,要一个多月的时间!
    而这一个月多里,役夫总得吃喝,单单这一路上的人吃马嚼,就至少得用去三成!
    若是换成铁轨.........
    路线是固定的,火牛可以时刻不停的行驶。
    每个时辰,一百二十里,一天便是一千四百四十里。
    两天多点就能跑完!
    就算中间需要停靠,补给煤石和水源,最多也就是在这个基础上翻个一倍。
    五天,足够了!
    这中间节省下来的,不止是粮食,还有人工。
    到那时,原本用来拉车的役夫,完全可以去做别的事情。
    大明现在,最不缺的,就是用人的地方。
    那三大工程,有再多的人都能吃下!
    还有南方的稻米.......
    大明之南,暹罗等地,几乎都能做到一年三熟.......
    以往派人去买,能运回来的,连一半都不到,大部分都在沿途消耗掉了。
    如果有了铁轨.........
    想到这里,郭允厚立刻就心动了。
    但他并没有武断的做出选择,而是耐着性子继续往下面看。
    按照陛下的一贯作风,这件事,绝没有那么简单!
    每米铁轨,重一百五十斤,成本为五百文.......
    当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郭允厚瞬间就如避蛇蝎似的,将那折子给扔了.......
    当着朱由校的面儿!
    把那折子,扔了........
    这个动作,给朱由校都看懵了!
    “爱卿这是几个意思?”
    郭允厚这才反应过来,转头看着被他丢到养心殿门口的那个折子,脸色黑的像锅底似的。
    “陛下,这、这、这玩意儿也太烧钱了吧!”
    “单根,一米,造价就要五百文钱!”
    “火牛需要双轨,价格就要翻倍,一米一两,一里路就得五百两银子!”
    “这还只是铁轨.......”
    “臣听说,这东西还得配合碎石、枕木一起才行,除此之外还要平整路基。”
    “如此算来,辅设一里路的成本,至少也得六百两银子上下!”
    “旁的不说,单从京师到太原的这条路,就有一千多里路,算下来,得七十多万两银子!”
    “就这还没算征用百姓土地的补偿!”
    “臣......”
    “臣心疼啊.......”
    “还有!”
    “改成了铁轨之后,火牛就离不开这东西了,若是谁在半道上偷走一截铁轨,造成了火牛翻车,那损失可就更大了!”
    说完,他便眼巴巴的看着朱由校,希望能得到叫停铁轨的旨意。
    朱由校却笑了:“朕知道你心疼钱,可你也不能只盯着钱不是?”
    “你得换个角度想想。”
    “旁的不说,单说之前的辽东战事,和现在的西南战事。”
    “这里面,损耗最大的是什么?”
    郭允厚陷入了沉默。
    身为户部尚书,这个答案他要回答不上来,也就不用干了。
    旁人或许会说,打仗之时损耗最大的是兵甲和抚恤。
    可他却清楚,其实损耗最大的那部分,和士兵根本没有半文钱的关系!
    每次大战之时,粮草都是最大的开销。
    而粮草中的七成,却进了那些役夫和骡马的肚子里!
    这就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没有役夫和骡马,粮草便运不上去,总不能指望士兵自己背粮吧?
    可要是用了役人和骡马,就得让人吃饭!
    干的都是苦力,不止要吃,还得吃饱,否则就没有力气!
    四名役夫一辆板车,可运载五百斤粮,每天赶路不足百里。
    单单这四个役夫,每天就要吃掉十斤粮,甚至更多!
    一个月,便是三百斤!
    可又有哪一场仗,是一个月能打下来的?
    除去损耗之外,辎重的运输,也极大的拖慢了行军的速度。
    骑兵一天可奔袭二百里,但若是带着辎重,这二百里便要三天才能走完,这一来二去,便是三倍的消耗。
    如果换成火牛.......
    可那特么都是银子啊!
    郭允厚默默的走到门口,将那折子捡了回来。
    他想哭!
    原本想着南方的商税押解回来后,能平了西厂的账。
    眼下年来,别说是平账了,单单这个铁轨,指不定又要给户部弄出一个多大的窟窿呢!
    不行!
    羊毛不能出在羊身上!
    必须得出在马身上,然后让牛来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