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刑科榜十,于成龙
作者:柿子有毒   大明:坦克堵门你跟我说大明万岁最新章节     
    之前去山河贡院视察,碰到了一个发明内燃机的团队,已经足够让朱由校喜出望外。
    山河书院四万考生,想必多少还会出一两个实用的发明吧,他不禁有些期待起来。
    “鮥都尉,快!”
    “速速念来!”
    “是,皇爷。”
    鮥瞳当即上前接过孟绍虞手上的册子。
    温体仁偷瞄了一眼,只见那封面上写着一竖大字——《皇明己巳年科举大考概览》。
    这册子礼部今早也派人送来一份到内阁,但是他们都还没来得及看,就被陛下传诏来到养心殿议政。
    此刻,众大臣听到孟绍虞说得那叫一个情绪激动,都不由伸长脖子,满含期待地看上鮥瞳,竖起耳朵静听。
    只见他清了清嗓子,开始大声宣读起来。
    “皇明己巳年科举大考概览:”
    “今科大考乃是天启八年科举改制以来 ,第二次大考。”
    “按士、农、商、丹、匠、算、刑、策、军九科取才。”
    “今科考生比之上一年增加十倍以上。”
    “分别来自顺天贡院、山河贡院、河南贡院、江南贡院、广东贡院等两京十三省,应考人数共计二十万三千八百一十四人。”
    “其中年纪最长者六十五岁,最幼者十二岁。”
    此言一出,众人哗然。
    朱由校也很惊讶,这六十五岁的考生,他可以理解。
    毕竟就是放在以前,没有改制的时候,也是有些人直到入土之前都还在考举的路上。
    范进中举的时候就是五十四岁。
    而如今改制后又多增加那么多科,许多老匠人也都想试试考个功名,最大年纪达到六十五岁这点,朱由校还是有所预料的。
    但最小年纪十二岁,若要是考个生员秀才,甚至参加乡试考举人,大家都还可以勉勉强强接受。
    但是这十二岁就参加会试,要考贡士就太出乎朱由校的预料了。
    这相当于十二岁就考硕士了呀!
    他不由好奇问道:“十二岁就来参加会试?这是哪里的考生?这么年轻的考生应该不多吧?”
    连续几个问题,给鮥瞳问住了。
    他只是照册子宣读,其他一概不知,哪里能回答得出来,不由脸色有些为难。
    还好孟绍虞很合时宜地帮他回答了。
    “回陛下,如此年轻的考生其实就他一个。”
    “绝大多数考生年纪都还是在十六岁以上的。”
    朱由校闻言更加好奇:“哦!孟尚书对此考生可有了解?”
    说起这个考生,孟绍虞眼中也不由露出欣赏之色。
    “回陛下,此子年纪最轻,又颇有才学,因此臣特意查阅了一下他的档案。”
    “快与朕说来听听!”
    如此少年俊才,温体仁等人也都忍不住竖起耳朵认真听。
    只听孟绍虞开口道:
    “此子,姓于,名成龙,字北溟。”
    “乃是山西永宁州人士,出自山河书院刑名科皋陶学院。”
    “他也是今科名列刑名榜首之人!”
    十二岁的刑科三甲!
    这可太令人震惊了。
    众臣对这少年并不熟悉,但是一点也不妨碍大家对他的赞赏。
    尤其是温体仁更是赞赏中顺带拍了朱由校一记龙屁。
    “如此天才少年,若非陛下圣明,建立山河书院,改制科举,恐怕如此大才,不知会埋没到几时!”
    阁老袁立可对刑名一道颇为在行,闻听此信,饶有兴致道:“如此少年天才,有机会老夫倒是很想好好考教他一番。”
    刑部尚书苏茂相大喜道:“此子如此擅于刑名之学,今后当入我刑部!”
    温体仁却笑着打击道:“苏大人,那可未必,说不定人家想进大理寺呢,哈哈哈。”
    朱由校听到于成龙名字的时候,比其他人更开心。
    “哈哈哈,甚好!”
    “国之将兴,必有贤才!”
    “这是好兆头!”
    与这些大臣不同的是,朱由校对于成龙相当了解。
    崇祯十二年,考了个副榜贡生,后来屡试不第。
    直到顺治十八年,四十五岁才国子监结业,入仕为官,出任广西罗城县令。
    后主政合黄、平乱湖广、按察闽省,总督两江。
    他一直为官有方、清正廉洁、断案如神,被百姓呼为于青天。
    是可与包拯、寇准、海瑞、狄仁杰等人齐名的大清官。
    能称得上大清官的,其中一个条件就是断案如神。
    他和其他几位一样断过的案子,被后人收录为《于公案》与其他几人的《包公案》、《寇公案》、《海公案》、《狄公案》等一起流传后世。
    于成龙是实打实的汉人,虽然做的是清朝的官,但能力却是毋庸置疑的。
    朱由校是怎么也没想到,这人竟然才十二岁就露出头角了,着实令他喜出望外。
    好好好!
    本来就是咱大明的!
    全都是咱大明的!
    如今年长者有了袁可立,年幼者有了于成龙,也算是传承有序,不愁人才出现断层了。
    温体仁见状当即带头拱手。
    “恭贺陛下喜得贤才!”
    朱由校大喜:“好好好!鮥瞳,继续!”
    “是,皇爷!”
    鮥瞳又照着册子继续宣读起来。
    “今科考中贡士人数,共计四万五千八百人。”
    “其中,三万四千六百七十一人出自山河贡院,其余贡士来自顺天、江南等贡院。”
    此言一出,又引起了众臣的一片惊叹之声。
    他们是有想过山河书院肯定会出许多人才,但是谁也没想到竟然占据考中贡生的近八成人数!
    纷纷感叹山河书院实在太强了!
    对这个结果,朱由校感到很满意,脸上的笑意从一开始就没有停止过。
    自真定大案爆发以来这些天,可把他给压抑坏了。
    今天喜事连连,让他一次开心个够。
    只听鮥瞳继续宣读道:
    “今次士科榜十:刘若宰、何瑞徵、管绍宁、陈于泰、.......”
    “匠作科榜十:陆霏儿、冉豹、李功、胡润、金喟、狄升、方以智......”
    “农牧科榜十:欧阳沐、徐弘祖......”
    “军务科榜十:朱聿键、宋一鹤、张名振......”
    “刑名科榜十:于成龙......”
    ......
    朱由校听完各科榜十的名字,其中有熟悉的也有陌生的,心中甚是感慨。
    他急着想知道这次摸底的成果。
    于是直接对孟绍虞说道:“说说,这次大考中可曾出现什么新鲜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