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唯一的途径!
作者:扶摇   大明:最强藩王最新章节     
    补给线的问题,朱棣不相信姚广孝不知道。
    既然他知道,可为什么要提出如此冒险的计划?
    这可和他以往的表现,大为不同。
    面对朱棣的问题,姚广孝没有言语,而是从怀中拿出一封密信,递给了对方。
    “殿下,这是老僧今天早上收到的消息,你看看就知道老僧为什么出此下策了。”
    什么?
    看着密信,朱棣心中更疑惑了,什么样的消息,能让姚广孝如此急切,带着好奇,朱棣也没有说什么,直接接过密信看了起来。
    嘶!
    当朱棣看完密信后,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眼眸瞪大如铜铃,带着不可置信的神色看向姚广孝。
    “老和尚,这信上的消息是真的?”
    嗯!
    姚广孝向来古井无波的脸上,此刻也露出了一丝凝重。
    “殿下,老僧没有理由骗您,消息的准确度,毋庸置疑,毕竟这件事,应天府很多人都看到了,殿下不相信,派人查看一番就知道了,只不过就是需要一段时间罢了。”
    “而时间,现在却是我们急缺的。”
    这!
    朱棣闻言,彻底沉默了。
    要是密信上说的事情是真的,那还真如老和尚所说,时间成了他的最大的障碍。
    可是·····
    可能么?
    能飞翔九天之上的飞船,这样的事情,让他怎么能相信。
    可老和尚不会撒谎。
    如此说来,老十七手中确实有这样的宝物了。
    而且,老爷子也参与其中。
    这样的局面,让朱棣眉头瞬间皱在了一起。
    “大师,依你看,难道我们就没有别的办法了么?”
    朱棣脸色阴沉的开口询问。
    “没有,如果殿下还想争一争,那漠北的战事我们要尽快结束,因为只有这样殿下才能依靠军功,才能和宁王媲美一番。”
    “毕竟,漠北一直是陛下的心腹大患,就算宁王制造出所谓的飞艇,可终究是件死物,如何能和如此滔天之功劳相媲美。”
    姚广孝虽然也惊叹宁王的神奇,可他也是一位高傲的人,怎么可能轻易认输。
    再说了,虽然他狡诈如狐,聪明绝顶,可苦于时代的限制,根本就想不到,科技对战争,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所以,才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而朱棣,显然也不清楚这一点。
    不过,作为徐达教出来的弟子,他清楚,姚广孝的策略,有多冒险。
    如果他们直扑狼居胥山,躲藏起来的鞑子,跟定会想姚广孝所预料的那样,站出来和他们决一死战的。
    狼居胥山,一直以来都是草原民族的圣地,更是黄金家族的起源地。
    从匈奴时代开始,一直到元朝的成吉思汗,所有的草原民族都将狼居胥山视为精神信仰之地。
    当初霍去病为什么要封狼居胥?
    不就是为了打击凶你的士气,以壮大汉朝大军声势么?
    圣山都被占了,那些鞑子还怎么能坐得住,如果是他,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站出来。
    毕竟,如果他们没有作为的话,那他将成为第一个打倒狼居胥山的皇子。
    如此奇耻大辱,那些鞑子怎么能接受。
    这个时候,朱棣可不知道朱权早在去年就做到了这点。
    而历史上,除了有限的几人,谁能以他皇族的身份,做到这一点。
    如此丰功伟绩,逆天的荣耀。
    老十七拿什么和他比。
    奇淫技巧么?
    只是·····
    “那补给的问题呢?”
    “你有没有想过?”
    朱棣要的是把握,就算没有十成的把握,也要有七八成,最低的底线也要五成的把握,这样他才敢赌一把。
    不然,赌也是输,那他还费这个劲儿干什么。
    直接投降,做个逍遥王爷,好过拖着一家人,走向死亡来的划算吧。
    虽然这个提议,让朱棣很心动,可这个时候的朱棣,并没有像历史上那般,被逼上绝路。
    他还有退路。
    人一旦有退路,就会有顾忌。
    老话说的好,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为什么?
    就是因为光脚的,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了。
    他可以破釜沉舟,不成功便成仁。
    就像他的父皇朱元璋一样,当初不加入义军也是死,加入义军,造反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如此情况下,只要是个正常人,都会明白,该选择什么。
    可此时,朱棣并没有到破釜沉舟的地步,所以,他犹豫了。
    姚广孝也清楚这点。
    所以,当他听到朱棣这样问候,脸上并没有丝毫的意外,只是平静的反问了一句。
    “殿下,您甘心么?”
    什么?
    甘心?
    朱棣一怔,随后反应过来,本就阴沉的脸色顿时僵硬住了。
    是啊!
    他甘心么?
    碌碌无为,做个等死的藩王,还是轰轰烈烈,为了目标奋斗一生?
    朱棣沉默了。
    姚广孝也不催促,静静的等着朱棣做出选择。
    毕竟,这个选择,只有朱棣一人能做。
    ······
    应天府!
    就在朱棣纠结的时候,朱权却收到了远在哈密陈汉的电报。
    电报上,详细的记载了这段时间,哈密的一切。
    因为有塔失里这个西域人辅佐,陈汉在哈密的改革非常顺利,颁布新政,安抚百姓,短短的时间里,就把哈密从动荡中平复下来。
    不得不说,塔失里还是个人才。
    现在,哈密安稳,陈汉立刻就来电报请示,想要开始实行下一阶段,毕竟,朱权最开始的计划,彻底打通连接西亚的丝绸之路。
    海上贸易他要,丝绸之路他也要。
    只要在给他几年,他就能把铁路修到天山脚底下,这样一来,东亚西亚之间的联系,将大大加强。
    如此一来,大明的战旗就能轻易的插遍整个西亚地区。
    甚至,他还能通过西亚,联系黑州那边。
    不管是西亚地区,还是黑州地区,物产之丰富,可以大大加强国内建设。
    虽然神州之地,地大物博。
    可在地大物博,也有用完的一天。
    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点财富,向外扩张,获取发展的资源,就成了唯一的途径。
    就像后世的资本帝国一样,靠着吸取殖民地的血肉,来反哺本土。
    毕竟,蓝星虽大,可资源也是有限的,只有锐意进取,才能让大明屹立于世界之巅。
    傲世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