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清高言官的火葬场22
作者:她在江湖漂   渣男偏不火葬场【快穿】最新章节     
    顾府。
    顾元嘉躺在躺椅上,一边控制着躺椅轻轻摇晃,一边拿着最新的话本。
    时不时还要伸出空闲的手,拿过一旁放着的水果送到嘴里。
    小日子美滋滋的。
    就在这清闲的时候,顾管家走了进来。
    “老爷!”管家恭敬行礼。
    “嗯!”顾元嘉点头,“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老爷放心,杜大朗接走了。”管家恭敬地问道。
    眼里满是对自家老爷地崇拜。
    轻轻松松的就往岭南送去了三十个读书人。
    “嘿!”顾元嘉也是忍不住幻想这些举子最后发现真相的时候,又会是怎样的神情。
    “不错!”
    干得不错!
    “还是老爷厉害,先是修建万卷楼,吸引寒门子弟,在他们进万卷楼的时候,查看他的信息,在经过调查,得知他们的具体身世,最后给那边送人才去!”
    说起顾元嘉的这一算计,顾管家那叫一个滔滔不绝。
    激动神情,就知道他作为此次活动的参与者,有多么的激动。
    顾元嘉无所谓的笑了笑。
    没办法,岭南知道他被狗皇帝惩罚在家闭门思过之后,就天天一封书信想要他暗中逃离岭南。
    笑话!
    顾元嘉嗤笑出声。
    带薪休假,这是惩罚吗?
    这是明明是奖励啊!
    不用干活,不用天天起早上朝,不用动不动的就下跪。
    这样的好事,他赚大发了好不好。
    还想他这么大年纪去岭南当驴?
    想都不要想。
    顾元嘉也知道,岭南缺人。
    毕竟,要长久的发展,人才是必不可缺的。
    岭南在这个时代发展不如江南地界。
    江南人杰地灵,读书人多,有谋划的人才更是不少。
    岭南那边就特别缺少。
    是,在顾元嘉的算计下,送了不少人过去,
    可是,除了谢卿婉与顾明朗两个靠脑子吃饭的,其他人都只能凭着蛮力吃饭。
    无论是杜家那么大一群人,还是谢凉,都是出身武将世家,从小也都是接受武将传承。
    要不说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呢!
    杜家好几百口人,居然都找不出几个脑袋优秀的人。
    人家谢家人少,但是至少文武各一个呢!
    “老爷,这是杜大朗给的书信,让交给你!”管家递给他。
    顾元嘉接了过来。
    这杜家大朗是杜志尚的大儿子,在杜家人中,算得上是仅有的几个有心眼的人。
    这心眼还不是贬义词。
    他是难得不像杜春玲这般,你说什么,她就信什么的人。
    至少脑袋还有点用,知道思考。
    顾元嘉打开信,大概扫了一眼,没什么重要的事情。
    要是让他考虑去岭南的话。
    没有一点新意。
    顾元嘉随手把信放在一边。
    岭南缺人。
    尤其是在现在各地出现起义军之后,无论是有着热武器的成王,还是暂时藏着热武器的岭南王,亦或者是匈奴倭寇,小势力的起义军,都在忙着一件事,那就是扩大自己的地图。
    成王有利器,发展速度最猛。
    岭南王有猛将,前几年更是因为顾元嘉送去的无数金银,让他们可以有钱招纳全国各地的难民。
    有钱,有人,只要不对上热武器的成王,对付地方的守军,那还是轻轻松松的。
    热武器不易提前暴露。
    反正江州与岭南是大杨地图上的两个方向,想要对上,还早!
    但岭南距离倭寇很近。
    所以岭南的势力被分成了两部分,一方侵占周围地图,一方被岭南王派去打倭寇了。
    顾元嘉知道剧情,早就知道岭南王,以后统一大陆的人人品方面是值得信任的。
    所以,在一开始,他就没有想要和朝堂合作,也没有想要和那个穿越者合作。
    如今看眼前,也知道他的决定有多么的正确。
    在利益方面,愿意减少利益,也要坚守本心。
    这些所有的起义军,包括大杨的皇室都无法做到。
    对于倭寇匈奴,这些肆意虐杀老百姓的侵略者,都是需要抵御的。
    但是,他们只在意眼前的利益。
    不愿意浪费时间和金钱去做这劳累的事情。
    顾元嘉认可了岭南的人品,知道他以后一定会是一个好皇帝,才会这么的帮忙。
    况且,这种从龙之功,功德也会有很多的。
    两全其美的事情,累点就累点吧!
    岭南缺少文官管理打下的地盘。
    那顾元嘉就谋划送一批读书人去。
    古代的举人,本就可以当官。
    而且,他送去的人,都是家庭没有拖累的,他们应该也能安心为岭南卖命。
    再说了,他们虽然是想要参加下次科举当官。
    但这次不是没有考上嘛!
    顾元嘉这也算是帮他们走了一条捷径。
    不用再参加科考就能直接当官,以后还是从龙之功,前途稳了。
    他们会感谢他的。
    ……
    “没想到顾御史这这样的人,我看错他了。”
    一辆缓缓前行的马车里,一道气急败坏的声音响起。
    马良坐在角落,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又来了,又来了!
    几天了,都远离京城十万八千里了,还在抱怨!
    但一想到这些人是自己帮着骗过来了的,马良就不敢搭话。
    “马良,你也是……”
    看嘛!
    他不说话都要被拎出去说上好一会儿。
    如果参与说话的,他们的矛头会直接对上自己的。
    马良也觉得委屈,他不想说话。
    本来这些读书人还没有那么大气性的。
    一开始生气很正常。
    毕竟人家好好的,准备回家复习三年,三年之后再参加科举。
    读书人的目的,也不就是为了功成名就嘛!
    但是现在,好端端的大杨子民,直接变成反叛军的同党。
    正规身份直接变对立方,没点气性都不可能。
    但是,岭南那边这几年的作态,他们也是有耳闻的。
    尤其是景阳侯府与北威侯府这两个曾经的护国将军,人家保家卫国的时候,大杨人谁没有受过这两家的恩惠?
    尤其是岭南王这人还真是不错,抵御倭寇,就算占领地盘,也没有干出什么严重的出格事情,对当地的老百姓都是不错的。
    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就算是别扭一两天,这事也就过去了。
    他们知道自己被这么算计的目的,想到可能的将来,他们心里也有了动容。
    可是,这接他们的人会不会太粗鲁了一点?
    第一天,直接迷晕他们。
    第二天,还是迷晕他们。
    第三天,接着迷晕他们。
    第四天……
    不说了。
    其实到了四天后,这群读书人心里已经不再怨恨顾元嘉算计他们到岭南的事情。
    他们内心更埋怨这杜家人就是莽夫。
    能不能只要见到他们说话大声一点,就觉得他们不愿意去岭南,然后就迷晕他们啊!
    迷药不要钱吗?
    气死!
    三十个举起气得不得了。
    但第十天后,为防他们再被迷晕,他们就算有怨言,也是把怨言再次推到害得他们如此境地的顾元嘉,完全不敢说马车外守着煞星。
    这些天下来,他们也知道接送他们,守着他们的人就是杜家儿郎,杜志尚将军的儿子。
    气死!
    还真是莽夫出身。
    完全诠释了什么叫做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他们不敢说,说了就要被迷晕。
    天天昏睡在马车上的日子,这群读书人再也不想经历了。
    马车外,杜家大儿子与三儿子骑着马车,竖起耳朵听里面地谈话声。
    “大哥,他们还在骂姑父,都骂了这么多天了,也不知道消停一下。”杜三道。
    杜大翻了一个白眼,“姑姑已经和离了,不要再叫姑父了。”
    “读书人嘛!能天天读书,连续读上十几二十年的,都不是一般人!”
    有这耐心,骂人骂上十来天,也正常吧???
    “切,我知道和离了。”杜三不满的撇撇嘴。
    习惯了嘛!
    虽然顾元嘉这个姑父虽然看着冷冰冰的,但是以前每年去他们家的时候,带来的礼物,都让他们非常高兴呢!
    平时可没有那么多好吃的,好玩的。
    顾家有钱。
    他们小的时候,最喜欢姑姑姑父来家里做客了。
    “再说了,姑姑现在活得很好。”杜大劝解的说道。
    他们杜家人,向往的从来都不是宅院。
    无论是男女,都是如此。
    再说了,顾元嘉现在虽然不是他们姑父了,但他们如今都是在给一人卖命。
    貌似,岭南王对顾元嘉的看重,比他们高。
    “我就是有点不平。”杜三不高兴的说道。
    杜大好奇的看了他一眼,“你不平什么?”
    “就是没能揍姑父一顿!”杜三淡淡的说出自己想要干的壮举。
    嘴上虽还喊着姑父,但想要揍顾元嘉一顿的心,却还高高挂起。
    杜大:“……”
    杜大沉默了!
    谁让这也是他的真实想法呢!
    这次本来是计划他一人来京城接人的。
    但杜三非要跟着一起来,当时杜大就猜到了这小子的想法。
    姑父还不错,但他们杜家人向来都是帮亲不帮理。
    不管因为什么,顾元嘉敢跟他们姑姑和离,他们都想上门‘理论理论’的。
    可等他们知道和离消息的时候,就已经是在去岭南的路上,也不可能在往回走,时机错过,就再也没有了。
    “会有机会的。”杜大信心满满的说道。
    他们还会有回京城的时候,而且,不远了。
    顾元嘉这次聪明,就算送人,也是顾家的管家来送的,自己没有来。
    他们就算想要揍一顿,给自家姑姑出出气,也没有机会。
    杜三闻言,拳头一握,语气带着期待,“对!”
    机会,不多的是?
    ……
    顾元嘉可不知道杜家人心里都想揍他出气,在他看来,和杜春玲和离的那天开始,他们就属于没有什么关系的人了。
    原本以后的追妻火葬场也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他用了原身的身体与身份。
    不管什么原因,算是占了一点因果。
    凭着这点因果,没有特殊的情况下,他一般对原身的妻子和子女都没有很大的恶意。
    子女还小的,他爱幼的性子,对待更是不一般的好。
    他自认为自己已经对得起原身了。
    对于杜家人这样帮亲不帮理的家风,他没有什么反感的。
    被针对的人可能会讨厌,可是被偏爱的人,想法就不一样了。
    不过,顾元嘉可不会让别人揍自己,他揍别人还差不多。
    所以此时在顾府悠闲过日子的他,完全没有这方面的烦恼。
    唯一烦恼的就是严乘仁这个老家伙。
    不知道是不是都有被搬空库房的经历,这人莫名其妙的像是和他产生共鸣一般。
    原本无人打扰的清闲时光,这老家伙却时不时的来找他喝茶叙旧。
    作为搬空人家库房的罪魁祸首,顾元嘉完全没有想和他闲聊的性子。
    可是这老头不知道是不是年纪大的,看不懂他嫌弃的表情,常常来找他。
    这不,今天又来了。
    “顾兄这日子过得真是清闲又舒畅啊!”严乘仁略带羡慕的口吻说道。
    顾元嘉见他到来,烦人的翻了一个白眼,“严丞相最近越发清闲了啊!”
    严乘仁笑道,“哪里哪里,比不上顾大人。”
    不要小瞧人,更不要小瞧在朝堂上纵横几十年,依然安然无恙的老狐狸。
    顾元嘉心里虽然嫌弃,但面上却没有表露出来,熟练的泡茶,给他倒了一杯,“怎么?又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了?”
    闲聊嘛!
    总要有话题吧!
    而朝中的变化,常常就是重要的话题之一。
    他一问,对面的严乘仁顺势叹了一口气,拿起面前的茶杯送到嘴边,“哎!”
    切!
    老家伙还装上了!
    这忧愁烦心的模样,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有多么的为国为民呢!
    顾元嘉忍不住,差点直接当着面送他一个白眼,但被他忍住了。
    严大丞相,没点本事,能捞到那么的钱?
    这人最是会审时度势。
    能力是有,性子却格外的自私。
    没点好处的,他是不会关心。
    完全没有什么家国情怀。
    就算大杨明天就要灭国,他也完全没有一点想要挽回的想法。
    一朝天子,一朝臣。
    这是对忠臣的形容,可不是他这个见风使舵的人能够担当得起的。
    “皇上病了。”严乘仁淡淡的说道。
    顾元嘉猛地抬头,“你说什么?”
    狗皇帝病了?
    顾元嘉彷佛能够看到大杨快速分崩离析的前景。
    顾元嘉有点不敢相信。
    严乘仁点点头,脸上看不出什么情绪,继续道:“朝堂如今也乱了。”
    外面也早就乱了。
    “皇上已经好几天没有上朝了,如今由太子监国。”
    病了的消息还没有传到宫外。
    但这种消息,身为丞相的他还是能够有门道知道的。
    其实,如今皇上上朝也没有多大意义。
    无论是谁,都没有能力改变什么。
    他们都不是笨蛋,对于如今的大杨,除非神仙降临。
    “最主要的是,这个时候,齐王的小动作还不少。”严乘仁再次放出大招。
    顾元嘉无语了一下,但也习惯了。
    这个小世界的皇权有些过于幼稚。
    因为自己的私心,不管其他的皇室成员,他都无比熟悉了。
    别说在这个时候还想干什么的齐王,他的父皇就是‘最佳’的领头人。
    严乘仁带来的这几个消息,确实让顾元嘉无语了很长时间。
    不管如今的局面有多糟糕,但那至高无上的权利,永远都会有野心家想要去争夺。
    顾元嘉突然有点庆幸自己被皇上免职在家。
    至少这些纷争牵扯不到他。
    严乘仁这次离开,过了很久都没有再来。
    但也是他这次带来了这个消息之后,京城中很快陷入了一股诡异的紧迫感。
    顾元嘉吩咐下去,紧闭家门,随时关心外面的状况。
    既然严乘仁都能够把这样重要的消息告诉他,那么他们都能够推想出来的事情也不远了。
    果然。
    半个月后的一天夜晚。
    京城中的人,有的像顾元嘉一般,什么也不知道的睡了一晚。
    有的则是像严乘仁一般,一整晚都没有睡觉。
    不仅是不能睡觉,还整晚都提心吊胆。
    直到天亮,宫里的血腥味传满了整个京城,半夜被叫到宫里的大臣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小命是保住了。
    顾元嘉是第二天才知道的。
    京城也都传遍了。
    所有人都知道齐王大逆不道,趁着皇上病危,带着大批禁军逼宫造反。
    太子深谋远虑,齐王落败,临死前反杀太子。
    顾元嘉在听到这一消息的时候,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这算什么事?
    天要亡大杨啊!
    景宣帝只有这两个儿子,这下直接全部报销了。
    怕是要气得吐血吧!
    顾元嘉不知道自己猜测对了。
    昨晚的皇宫,那叫一个混乱。
    皇上因病醒来之后,得知自己唯二的两个儿子,因为他这一病,直接走在他前面,在地府等着他。
    当即景宣帝就一口老血喷了出来,晕了过去。
    太医查看之后,顿时脸色大变。
    听到这一消息,各路反王又是庆祝又是加快了脚步。
    如今都知道大杨朝皇室已然崩溃,就等着谁先抵达京城,谁就占先机。
    拜两个作死的皇子,顾元嘉原本预计的清闲时间直接提前报废。
    就在他在琢磨着怎么能够让岭南王获胜的计谋之时,宫里来人了。
    “老爷,宫里来人,说皇上有请。”管家满脸小心的说道。
    顾元嘉闻言,眉毛一挑。
    也不知道景宣帝如今还要面见他,是为了什么。
    没有多说,顾元嘉当即换好朝服进了宫。
    御书房。
    顾元嘉进来之后,看见的是老了十来岁的景宣帝。
    看来,儿子的死,对他打击过大。
    也是,活到这个年头,家业传不下去了,气也得气死。
    “参见皇上。”顾元嘉收敛情绪,恭敬的下跪。
    “起来吧!”
    人虽然看着不咋中用了,但声音还是带着威严。
    当了几十年的皇帝,也就这点最像了。
    顾元嘉这才发现,御书房里,除了皇上与伺候他的总管太监外,还有严乘仁的身影。
    也不知道皇上独自召见他们是为了什么。
    想来,除了大杨朝的结局,也没有其他好说的。
    “坐!”景宣帝指了指旁边的座位。
    严乘仁与顾元嘉对视一眼,两人表情管理都很到位,没有看出地方的一点表情。
    两人分别坐下。
    “两位爱卿,朕今天找你们来,是有一件事情要宣布。”景宣帝开口。
    顾元嘉看着他说话都累的样子,心中有些感慨。
    皇权变更,自古以来都是血与泪包裹的。
    尤其是亡国君主,其中的悲痛无人能够体谅。
    景宣帝说了自己的想法。
    顾元嘉因为有些猜测,倒是还能够淡定。
    但严乘仁就有些被镇住。
    “如今的岭南王,竟是镇北侯的后代?”
    景宣帝看了一眼淡定的顾元嘉,点点头,“嗯!”
    没错,就是镇北侯的子孙。
    这件事是隐秘的事情。
    如果说大杨朝历任皇帝有什么功勋的话,其他每任皇帝都能说上一两件的。
    但是轮到景宣帝的话,冒一句杀头的话。
    这人没有为大杨干过多大的事件,倒是把镇北侯灭门的事情,弄得无人敢说,无人敢议论。
    大杨开国,是由第一任皇帝与自己的好兄弟打下了江山。
    因为两人的功劳都一样,能力也差不多。
    在商量着谁当皇帝的时候。
    通过抓阄,景宣帝的先祖成为了皇帝,而好兄弟则是成为了世代不降袭的镇北侯。
    就是这么的草率。
    最开始的镇北侯权力有多大呢!
    可以随时进宫面圣不用通传,上朝不用下跪,还有专门的座位。
    可是随着几代的发展,皇权的过大,镇北侯势力的减少,这一局面才没有了,转而成了最为正常的君臣关系。
    一直到景宣帝称帝,永不降袭的镇北侯府直接被他给灭了。
    算是厉害了吧!
    毕竟,大杨朝都换了好多任的皇帝,顾元嘉想,除了第一任的皇帝外,难免没有几个皇帝想要灭了镇北侯府的。
    可只有景宣帝干成功了。
    这可以看出,景宣帝还是能够干成大事的。
    不过,他干的都不是好事。
    而被灭了将近二十年的镇北侯府,居然还有一个人尚在人世。
    人家现在还成了岭南王,就想要攻打京城报仇雪恨呢!
    严乘仁震惊得嘴巴都能塞进一个鸡蛋。
    “陛下的意思……”严乘仁委婉的说道:“公布他的身份?”
    那能行?
    昭告天下之后,人家就能不来打了?
    不知道岭南军本就是由一群被发配的人组建的吗?
    景宣帝闭了闭眼,显然整个人很挣扎。
    “公布吧!”景宣帝想得很好。
    他虽然没有了儿子继承皇位,但是他可以过继宗室子弟。
    可是如今没有时间给他培养一个合格的皇帝出来。
    他需要时间。
    景宣帝是没法。
    他只能把希望放在镇北侯上。
    他可以昭告天下,恢复以前加注在镇北侯府的罪名。
    他想得很好。
    反叛军岭南王,直接变成了大杨的镇北侯。
    那么,岭南王将不复存在。
    这世上就只有效忠大杨的镇北侯。
    有了镇北侯给他抵御外敌,收复失地。
    这段时间,他更是可以培养出一个合格的皇帝来。
    这样,大杨还是大杨。
    不得不说,景宣帝想得美,算计得也美。
    岭南王如果不接受,固执的要做叛军。
    虽然他会成功改朝换代。
    但以后的民生,总是悬着挥之不去的后遗症。
    严乘仁和顾元嘉对视一眼,两人都是聪明人,自然在第一时间就明白了景宣帝的目的。
    顾元嘉嘴角很快的闪过一丝笑意。
    行吧!
    既然做出了这样的决定,那他也不用浪费脑细胞思考别的办法了。
    很快。
    岭南王真正身份是镇北侯世子就传遍大江南北。
    随着皇上诏书宣告天下。
    镇北侯府二十年前因为奸人的陷害,如今当今皇上为其查明真相,恢复荣誉。
    并册封镇北侯世子为镇北王,则其回京行册封之礼。
    诏书一经公布,顿时引起各方势力注意。
    景宣帝的目的,只要是不笨的人都能够想明白。
    顿时,岭南王,不,镇北侯世子的态度,就成了各方势力重点在意的事情。
    大家都认为镇北侯世子一定不会接旨的。
    毕竟,明明能够有机会坐上那个位子,是不可能愿意在成为一个小小的镇北王。
    更何况,皇室当初杀了镇北侯府那么多人。
    现在虽说是被人陷害,但具体是怎样的,现在无人所知。
    不管怎么样,都是有着血海深仇在,镇北侯世子,是脑子出了问题,才会想要回京当一个镇北王。
    就连景宣帝本人都没有多大的把握。
    然而事情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镇北侯世子,他脑子真出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