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刘家祖宅
作者:颤抖的五花肉   最后的守陵人最新章节     
    以刘耀祖的眼光,一般东西还真的进不了眼。
    毕竟古董见多了,眼光自然高。
    但在这家店铺里,刘耀祖却发现,这店里的玉器,品相都非常好。
    尤其是雕工,绝对大师级的。
    刘耀祖随手指向一个玉佛,对着那个小姑娘问道:“这个玉佛拿过来我看看。”
    “好的!”说着,小姑娘便戴上手套,从柜台里面将玉佛拿了出来,放到了桌子上。
    玉不过手,这是规矩。
    意思是一个人必须把玉器放到桌子上之后,另外一个人才可以伸手去拿。
    杜绝一些不良商家故意把玉摔碎讹人的事情发生。
    刘耀祖从柜台上将玉拿起来后,仔细打量了几眼。
    “老的?”刘耀祖试探性的问道。
    “是不是老的,要客观自己看,我们不方便说。”小姑娘对着刘耀祖笑着说道。
    此时那个正在工作的老头放下了手中的活计,抬了抬眼睛后,朝着刘耀祖这边扫了一眼。
    看到老头朝着这边看来,余洋赶忙笑呵呵的说道:“夏老师,我来了!”
    “怎么?最近生意不好,这么久才来进货?”夏老头说道。
    余洋摊位上那些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东西,大部分都是从夏老头这里拿的,除非专业人士,要不然还真的以为那些玉器是上了年代的。
    “最近有些事情没有出摊,我来找夏老师是想请夏老师帮个忙。”余洋说道。
    “让我给你仿造东西就免开尊口了。”夏老头还没等余洋说,便直接打断了余洋。
    关老二立马补充道:“我们可以给你钱!”
    “我一个老头子,马上都快入土了,要钱干什么?”夏老头说道。
    刘耀祖却没有说什么,而是直接将那件玉质的钥匙拿了出来,放到了桌子上。
    “这是我们从北斗七星墓中带出来的,事关重大,还请夏老先生帮帮忙。”刘耀祖真诚的说道。
    听到这话后,夏老头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抬起头朝着刘耀祖看去。
    “北斗七星墓?那个三河村的墓,是你们带人下去的?”夏老头盯着刘耀祖说道。
    刘耀祖则缓缓点了点头。
    “也就是现在,放在古代,你们一个也别想从墓里面活着出来。”夏老头叹了口气后说道。
    不过夏老头还是妥协了。
    其他的不说,即便是现在,有本事从北斗七星墓中活着出来的人,就绝对不是一般人。
    说完之后,夏老头拿起了那个玉质的钥匙,放在灯下仔细研究了片刻后才说道:“要想仿制不难,难的是这种籽料我手里头没有。”
    “您手里头竟然没有?天底下还有您手里头没有的籽料?”余洋吃惊的说道。
    玩玉石的都知道,夏老头手里头的籽料是最多最全的,夏老头在玩玉石人的心中,就是神一样的人物。
    没成想,夏老头这里也没有。
    “这叫什么话,有一些籽料的成型非常苛刻,有的籽料几千年也不一定会出现第二份,而制作这枚钥匙的籽料就属于这种。”夏老头普及道。
    “这可咋办?”余洋问道。
    夏老头站起身来,刘耀祖这才发现夏老头身材异常的魁梧,竟然比自己都要高出一些。
    “三天后,弗比斯拍卖会上有一块籽料出售,巧的是那块籽料的各种特性,和你们手里头这枚钥匙的特性几乎一样,只要你们能拍下来,我就愿意帮你们仿制。”夏老头说完之后,还从柜台下面拿出了一张邀请函。
    刘耀祖拿过了邀请函,对着夏老头说道:“好,到时候就麻烦夏老师了。”
    说完,刘耀祖直接转身离开。
    从店里出来后,三人走在胡同里,余洋对着刘耀祖问道:“小先生,弗比斯拍卖会的规格非常高,拍卖的东西动不动就上千万,咱们去哪弄钱啊!”
    这的确是一个问题。
    刘耀祖也从来没有因为钱而发愁,不过现在刘耀祖体会到了。
    “这样吧,回一趟刘氏祖宅,我去拿几件东西出来卖了,说不定就有钱了。”刘耀祖说道。
    但关老二却急忙说道:“老大,不能啊,祖宅里的东西,都是刘家先辈一件一件保存下来的,不能拿去卖啊!实在是不行,我去一趟张家,让张家拿出一些钱来。”
    “那些都是死物,死物留着也没用,还不如直接拿去卖了。”刘耀祖拒绝了关老二,事情也就这么定下了。
    刘家的祖宅不在西陕省,而是在东山省。
    当然了,这是守陵人刘家的祖宅。
    三人坐动车来到了东山省的省会,然后租了一辆汽车,前往了刘家租在的所在地,里东镇。
    里东镇多山,多丘陵。
    刘耀祖的祖宅,就建在一座山上,以前这座山每逢九月九日就会变得极其热闹,当地人俗称逢山,也叫赶山。
    附近的居民都会来到山上,山上有表演的,有卖吃的喝的,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渐渐的,这个习俗就消失了,就连原本不断有人来游玩的山,也变得冷清了起来。
    到如今,一年到头也见不到几个人来山上玩,主要是附近村子的青年几乎都离开了家,去外地打工,有些人干脆直接在外地买了房子,就算是回来,也只是逢年过节。
    至于中年人和老年人,则更没有时间和心思来这里了。
    中年人只要没有外出打工的,基本上都在田里忙碌,没有他人的陪同,老年人是不可能独自上山的。
    一来二去,原本热热闹闹的山,也就变得冷清起来,倒是山上的野鸡野兔多了不少。
    一条公路直接通往了刘家祖宅的门口,刘家祖宅有电有水也有网络,目前刘家祖宅也是里东镇的重点保护对象,毕竟上了年代的建筑,整个里东镇也找不出第二家来。
    将车停在刘家祖宅的门口,刘耀祖三人从车上下来。
    关老二小时候经常来,所以没觉得有什么不同。
    但是余洋看到刘家祖宅之后,直接惊叹了出来:“小先生,其他的不说,光是把这门板给拆了,咱们这辈子,不,下辈子也不用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