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拼音
作者:商业机密也是机密   大汉同意你改革,没让你推翻自己最新章节     
    “如果殿下说的纸张和印刷书籍,使得成本大降,那么统一语言也是有可能办到的。”
    刘恢明白郑玄所说,郑玄所说的统一语言。
    就是读书人(世家豪族和落魄世家豪族俗称寒门)之间统一,这和刘恢未来设想南辕北辙,刘恢的目的是未来让所有人读书识字,不过,饭得一口一口吃,短期内全民识字不现实。
    “老师,我有一办法,可以提高识字速度,加快语言统一进程”。
    二人很是好奇,刘恢究竟有多少新花样?
    刘恢为何要把造纸、印刷贴上自己标签,很简单,那就是将来争取读书人(知识分子)打基础。
    刘恢不慌不忙从袖口里掏出一张纸,递给了郑玄和蔡邕。
    两人挨着坐在一起,只是二人打开纸张那一刻,脸上的表情非常奇怪。
    二人眉头紧蹙,不断摇头。
    “殿下,你这是什么字?”蔡邕忍不住问道,因为自己从未见过这种字。
    刘恢轻笑着说道:“老师,我把这些称为拼音字母。
    这个a念阿,张大,这个b念波,这个c念吃,这个d念得……
    这个我称为声母,这个是韵母……
    你们看,老师的姓之恩郑zheng……”。
    听着刘恢不断的解释,二人心里大为震动,二人太清楚了,如果这个推广下去,识字读书速度会成倍加快提高。
    二人极为不解,一个长年深居深宫的少年,何以有如此才华,标点符合、拼音识字,随便拿一个出来,必然名留青史。
    二人的激动心情,刘恢非常明白。
    “二位老师,这拼音里面还有音调,分别可以用四声来表述……”。
    刘恢不断解说,郑玄和蔡邕听得如痴如醉。
    二人面色一脸红润,刘恢知道他们是激动,不过,心里也有担心,这种年龄如此激动,恐怕对身体不好。
    “老师,不就是一个拼音识字吗,何必如此激动,又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听着刘恢如此凡尔赛的话,二人眼睛瞪得老大,恨不得揍刘恢一顿。
    刘恢看到二人稍微平静下来,心想,还得这种方法能快速让他们平静下来。
    二人可不知道刘恢的好意,只是认为这个学生欠揍,不是因为他身份的话,肯定会揍他一顿。
    二人很快就冷静下来。
    “你是想让我们两个老头子出面推广?”
    郑玄此时彻底明白过来,为何刘恢一个人单独过来见他们,原来是这事。
    “学生的确是这样想的”。
    “殿下,这种贪天之功,我和康成岂敢据为己有?”
    “嘿嘿,老师此言差矣,学生的不就是老师的吗?
    再说,二位老师是在帮我避祸。”
    二人沉默了,更多是内心心痛,如此有才华的少年,居然为了自保放弃天大的名声。
    此时,不知怎么安慰刘恢,在他们看来,刘恢表面无所谓,内心肯定是难受的。
    为了天下万民,如此天功居然弃之。
    此时二人对刘恢有多么心痛,对刘宏和朝中世家豪族就有多么恨。
    “殿下,迟早我二人要给殿下正名。”蔡邕难掩失落的心情,他和郑玄并非是贪慕虚名之辈。
    名声谁都喜欢,只是这样的名声让他们心里难安。
    刘恢干脆的摆了摆手,“不,标点符号、拼音识字都是二位先生之功,走出这个门口后,对着谁都不能提及学生。
    先生力求的是公开透明、公正的社会秩序,这种做法是被逼无奈,如果一旦公开,未来我们得公信力何在?
    世人并不知道其中隐情,从今以后,就是亲人,也望二位老师守口如瓶。”
    说完,刘恢站起来执学生之礼。
    二人一脸悲痛的答应了下来。
    看着刘恢离开的背影,二人默默流泪了。
    “伯喈,殿下太让人心痛了,小小肩膀要扛起如此大责任。”
    蔡邕拭去眼角泪水。
    “你我二人尽最大能力帮助他,他和我认识的人都不一样。
    这是一个从内到外有天下万民的人。
    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如果天下落不到这样的人手里,那真是老天瞎眼了。”
    “嘘……,伯喈慎言。”郑玄此时内心也非常难受。
    “伯喈,恐怕你我二人要沾学生的光,在史书上留下一笔了。”
    “哈哈……”提到此,二人心情也没有之前那么沉重,明显好了不少。
    洛阳皇宫,刘宏愈发离不开酒色财气了,除了卖官,就是女人,还有就是美酒。
    “这酒是人喝的吗?连马尿都不如。”
    “嘭”说完后,刘宏把酒碗重重摔在地上。
    听到屋内打砸的声音,张让飞快进入室内。
    “陛下,发生了何事?”张让一副惊恐模样,如果此时表演评分的话,张让的表情可以获得满分,之所以才满分,那是因为最高才这么多分。
    “让父,这酒太差了,辽东王送的酒没有了?”
    刘宏有时私下就是如此称呼张让。
    “陛下,辽东王总共送了五坛酒进宫,这酒难以酿造。”
    张让言外之意,五坛酒都被你喝光了。
    “派人去辽东,让他在把神仙醉送一些进宫。”
    刘宏醉醺醺的说道。
    “陛下,延续大雪封山,只得明年三月后才能进入辽东。”
    刘宏:“……?”
    此时,一名宦官跑了进来,“陛下,尚书台有一份公文。”
    如果是普通事,尚书台可以自决。
    刘恢接过竹简,眉头紧蹙,盯着竹简看了好一阵。
    “你知道刘元卓吗?”
    刘宏看着张让问道。
    “陛下,刘元卓现在是谷城门侯,年满53岁。”
    张让很快就说明了刘洪现在的情况。
    “尚书台接到刘元卓辞呈,文中提到自己年老眼花,不足以担任能一职。”
    “陛下是同意还是?”
    “53岁了,刘元卓是鲁王(刘秀侄儿)后裔,让他致仕,享受一下晚年吧。”
    刘宏此时内心惊讶的是,刘恢居然真的说动了他。
    心中很是惊讶,难道自己还是低估了他?
    正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刘宏现在已经习惯了酒色陪伴,现在已经到了彻底无法离开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