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大爷到场
作者:大漠流风   回山乡,媳妇儿,咱不为王谁为王最新章节     
    一辆吉普车,停在了院中。
    车刚停稳,王伟峰从驾驶室里疾步下车,拉开了后车门。
    “爸,你慢着点……”
    大爷稳稳站定后,曾繁宇已快步上前。
    四手相握,摇晃得老头儿一阵摇摆不定。
    老头儿手上的拐杖,也跟着一起一落地直劲儿点地。
    有那么两下子,直接就怼老头儿脚面子上了。
    曾繁宇抢先说道:“刚听你侄儿说你要来,我这可是屋都没进,一直在院子里等你呢。”
    大爷听了,一皱眉头:“这么大的领导,你说这话,不是磕碜我老头子吗?”
    看了看院子里一大群愣眉愣眼儿的人,又接着说道:“这些人,这都是干啥呢?我没耽误你事儿吧?”
    “开个现场会,该说的也都说完了……”曾繁宇说道,“老钱,你这个侄子,干得可是真不错呀!”
    大爷回过头,拿白眼扫了钱亦文一眼,说道:“老曾啊,年轻人,还是少给他戴高帽子。
    “你夸得多了,他小尾巴该翘天上去了。”
    说完了,二人哈哈大笑起来。
    笑得柳家的叔侄俩不知如何是好了。
    不笑?是不是算不捧场?
    笑?有你啥事儿,你咧个大嘴在那笑?
    显你牙白呢?
    笑了一会儿,大爷又说道:“年轻人,不能老夸他,得多教育,多帮扶。
    “老曾啊,你管经济,他做买卖,你正好是能管着他的人,以后可得多帮我管管他啊!”
    大爷的这一番话,虽有点长,但语气的侧重点相当明确。
    就最后这句“多帮我管管他”,吐字最清……
    身后的一大群人,都听得明明白白,曾繁宇怎么会听不明白?
    曾繁宇客气地说道:“老钱呐,你的侄子,哪轮得到我管啊?”
    大爷正色说道:“你看,当年你的外甥,我可是拿着当亲外甥给你管的。
    “这是我的子侄,那就是你的子侄。
    “你要是拿他当外人,对劲儿吗?”
    曾繁宇点头说道:“嗯!说的对!”
    当年,自己的外甥参加工作前,是在人家老钱的手底下锻炼了小半年。
    虽然这个外甥不怎么争气,但毕竟仕途的第一步是从三十六厂迈出的,是在老钱的手底下成长起来的。
    曾繁宇眼光扫过钱亦文,突然一拍脑门子:“哎呀!还差一个环节。”
    想了想,又对大爷说道:“老钱,你先找地方坐一会儿,我去收个尾。”
    “好,有始有终,是你作风!”老头儿微笑着摆摆手,示意“去你的吧”。
    曾繁宇重新落座,开口说道:“这该看的,咱们大家也都看到了;
    “该说的呢,我也都说了。
    “这条发展之路,就得你们自己往下走啦!”
    领导简略总结后,对柳敬言说道:“柳场长啊,咱们青峰山鹿场,是不是也该表个态呀?”
    柳敬言站了起来,点头称是,正待上前——
    身边,柳彬轻轻拉了拉他的衣角。
    那边,曾繁宇接着说道:“柳场长啊,你看是由你来说,还是让小钱来说呢?”
    柳敬言愣了一下,深深佩服起身边的叔叔来。
    这一步,迈出去容易,可要想往回撤,那可就难了!
    “领导……”柳敬言小心说道,“小钱懂业务,还是由他来代表青峰山鹿场吧。”
    说罢,又讪讪地坐了回去。
    “好!”领导率先拍起了巴掌,“那就请小钱同志代表青峰山鹿场,说两句吧。”
    一片掌声中,钱亦文被迫走到了前边,稍显窘迫。
    大场面,见过。眼前的,还真不算大。
    场面话儿,倒是会说。
    但他不太愿意这么说话。
    前世,刘秘书总结的好:我们钱总,开会讲话,总共就分三步。
    第一段,我找你们来干什么;
    第二段,什么事儿该谁干;
    第三段,什么时候能给我结果……
    多一句废话没有。
    说完就走,连鼓掌的时间都不给留。
    但今天,他知道曾繁宇有意给他露脸的机会。
    给脸,不能不要……
    “嗯……咳咳……”清了清嗓子,钱亦文说道,“其实,也没啥可说的,该说的领导都已经说过了。
    “我就是觉得,咱们是赶上了好时代,碰到了新机遇,又有政策的扶持,和领导的关爱。
    “这样的好条件下,要是还干不出个样子来,那就得从自身找找原因了。
    “下一步,我们准备围绕着地产药材,进行资源的深度开发。
    “各位有啥需要我们青峰山、需要我钱亦文帮忙的,就说话,冲这一方水土,我绝不会袖手旁观。
    “青峰山,虽然做出了点成绩,但也算是刚刚起步,很多方面也需要大家多扶持,有意向合作的,咱们都可以坐下来谈。”
    说到这里,钱亦文退后一步。
    “完了?”曾繁宇见他没有再开口的意思,问道。
    “完了!”
    “这就完了?”领导哈哈一笑,“完了,咋没人鼓掌呢?”
    人群反应过来,纷纷鼓掌。
    “柳场长还有没有什么要补充的?”领导问道。
    柳敬言闻言,脑子一边快速旋转着,一边起身说道:“各位,一会儿先别急着走。
    “青峰山略备薄酒素菜,招待一下大家……”
    人群散开,各自活动起来。
    大爷和曾繁宇,缓缓走在通往山脚的小路上。
    前行不远,就是刚刚进入状态不久的鱼池。
    大爷说道:“老曾啊,真羡慕你呀,年富力强,还能活跃在第一线为社会主义做贡献。”
    大爷当年从部队上回来时,曾繁宇是省领导的秘书。
    大爷的首长打给省领导的电话,就是他接起来的。
    领导听完电话后,那副为难的表情,他至今记忆犹新。
    当年,让曾繁宇深感奇怪的是,为什么一个刚从部队回来的警卫员,就能当上三十六厂的保卫科长。
    看年龄,也没比他大几岁,但却比他大了四五级……
    后来,和钱君的交往多了,他知道了钱君为首长挡枪的事,知道了什么是过命的交情。
    再后来,老首长过世了。
    每年依然还有穿着制服从燕京来的人要省领导接待,然后再带着来到三十六厂,去见厂里的保卫科长。
    他一个做了多年秘书的人,这些事儿,看不懂吗?
    “老钱, 你才比我大几岁?你也不老啊!”曾繁宇微笑着说道。
    “还不老?你看,回个老家,都得人照顾着了……”大爷说完,一指后边跟着的人,哈哈大笑。
    两人身后,是钱亦文和他的属下,还有钱亦文的姐夫厂长王伟峰。
    曾繁宇慢下脚步,笑着说道:“老钱哪,再过三两年,我也退了。
    “等我退了,要是能有一个管着一万人的厂长给我开车,我也知足了!”
    钱君和曾繁宇缓步聊天的时候,钱亦文逐个叫过刘文秀、孟小波和阎春生,一一嘱咐了一遍。
    三人又都分别折返回去。
    鱼池边,王伟峰放下手里两个精致的小包。
    打开来,是两套渔具。
    大爷指着钱亦文说道:“这孩子,听我说你有垂钓的雅兴,特意托人从岛国那边给你买了套鱼竿。”
    钱君一边说,一边拿起一根儿来,一节节抽出,说道:“买就买呗,还非得给我带一套……
    “老曾,你说人家这玩意儿是使啥造的呢,比竹子的可是轻多了。”
    这个时候,还是这种竹制的鱼竿……
    “哎呀……这得花多少钱,你这孩子,买这东西干啥?”
    曾繁宇一边埋怨着钱亦文,一边迅速操起了另一根儿,心中暗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