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直播手工造纸1
作者:雁采蓝   星际直播:打工努力,家产万亿!最新章节     
    几天后,冬日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晒过来,晒得人暖暖的。
    柏曦提着笔,画下最后一笔。
    这是自己第一幅成品,临摹吴冠中的残荷图。
    她看看画,还算满意,可以留下。
    她在纸的右下角,用小字写下日期和名字。
    画了两三天画,陶冶了情操,眼看离过年还有七八天,柏曦也不打算在家里憋着了,她想出去一趟。
    她本来就计划寒假要直播造纸术。
    正好她这两天她查找了一些资料,又张立联系了一下。去看造纸,得有当地人带着,要不然,她担心进不去车间。
    等张立那边给了反馈,柏曦定好车票,跟爸爸说了一下,就带着林一林二出发了,目标宣城。
    从南市到宣城并不远,坐高铁一个小时即到。
    这个宣城的宣,即是宣纸的宣。
    宣纸在华国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因为具备耐老,不变色,不蛀虫,寿命长的特点,被称为国之瑰宝,有纸寿千年的说法。
    宣纸不仅在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名录,2009年又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出了高铁站,就有车来接,接人的是一个小伙子,他长得粗粗壮壮,一看就是干活的一把好手。
    来人看到柏曦愣了一下,然后腼腆一笑,“你好,我姓曹,你叫我曹大哥就行。”
    “曹大哥好,我是柏曦。”
    “那……那走吧,咱们出发。”曹大哥领着她往外走,走向一辆车。
    柏曦坐上车,“出发。”
    她今天的目的地是宣城泾县小岭村。
    一路上风景很美,山泉叮咚,微风吹拂,路上,曹大哥很好奇,“你来我们村看宣纸?”
    “是。”
    “可是,你也没带摄影机……”
    他们村作为宣纸发源地,经常有媒体来,也有网红,摄像机看惯了,空手来的不多。
    即使来了,也都是来旅游的,不会找人接。
    柏曦笑起来,“我就是来看看。”
    曹大哥摸摸头,“看造纸啊,我跟你说,你来的时候不太对,你三月以后再来,那时候风景好,正好我们开始收檀皮。”
    青檀皮,宣纸的原料之一。
    在华国,各地都有造纸术传承,如贵州一个小山村里,用构树造纸,称为皮纸,天府有竹纸,浙省有藤纸。
    泾县,则是宣纸的故乡。
    不过一个小时,他们就沿着弯弯曲曲的县道,开到小岭村。
    下车后,一个几百年的古青檀树映入眼帘,曹大哥拍拍树,“知道为什么我们这里出好纸吗?因为我们这儿长青檀,青檀皮纤维细长,适合造纸。”
    他们先在村子里转了转,小山村山青水秀,溪水清可见底,这是一个古村落,白墙黛瓦,风景很美。
    确实应该春天来,冬天,显得有几分萧条。
    村子里还遗留着清代抄纸池遗址,以及一些小作坊。
    “现在这些小作坊基本很少用了,我们村建了好几个造纸厂。”
    曹大哥介绍,“以前,宣纸的需求量不大,我们都是在本地采檀皮,现在不行了,得从隔壁几个市往这里运。”
    “青檀树皮不好剥,树枝割下来,得拿大锅煮过才能剥开。”
    说着,他带着柏曦走进一个手工作坊的库房,“这是割下来的青檀皮,晒干之后就堆在库房里。”
    这就是造纸的主料之一。
    柏曦伸手摸了摸,嘎嘎硬。
    旁边库房,堆的就是宣纸的另一种主料,沙田稻草。
    “青檀皮要变成白色纤维,要经过好几步,石灰水浸泡三天,草木灰蒸煮两天。”
    这是为了去掉树皮中的有机酸,油脂,树胶,微生物等等。
    柏曦看到作坊里干活的人,他们揭开大锅盖子,身影淹没在热气蒸腾里,却顾不上热,他们手里拿着工具,扒出刚煮好青檀皮,装进篓子,背上往外走去。
    柏曦跟上去。
    只见前方一行五六人,把刚刚煮过的,现在还热腾腾的檀皮浸入溪水中清洗干净,又装入背篓,背到溪水旁边一个小山上。
    这边山坡没有土也没植物,全是石头,石头上,晾着看不到头的檀皮,站在高处看,有的黑,有的灰,有的白。
    有的还冒着热气,就是刚刚送上来的。
    曹大哥带着柏曦穿过这些黑色的灰色的青檀皮,到白色的区域,他抓起一把白色的檀皮,“这叫燎皮,已经晒了一年了。”
    青檀皮在长达一年的风吹日晒里,自然漂白,变成造纸的原料。
    “那沙田稻草呢?”
    “也一样,石灰泡两天,煮一天,晒一年,变成燎草。”
    柏曦看着山上晒的,看不到尽头的的燎皮和燎草,发出了一声感叹,“好难啊!”
    不用漂白剂,就只能用时间漂白,风霜雨雪,冷热交替,冲走杂质,剩下干净的燎皮。
    想造一张纸,太不容易了!!
    曹大哥蹲在河滩上,幽幽道出:“这才刚开始。”
    ……
    按照天工开物记载,造纸的步骤有五步:斩竹漂塘 ,煮徨足火,荡料入帘 ,覆帘压纸,透火焙干 。
    但在这之下,还有无数小步骤。
    正好,这时候,有人来收燎皮,来人将干燥的燎皮压进背篓,背着往回走,柏曦跟上去,想看下一个步骤。
    燎皮带回去,倒入大车间里,几个工人正在挑选燎皮,一丝一丝细细挑选,去掉颜色不干净的,只剩下白色的燎皮。
    然后,处理好的燎皮和燎草传递给旁边车间,车间里的几个大叔一下又一下地捶打燎皮。
    将燎皮捶打成一片。
    称为碓料。
    然后再经过切,踏,袋洗等几个程序,燎皮和草皮终于成了纸浆的样子,分别放进两个大池子里,使劲搅拌。
    这时候纸浆很浓稠。
    柏曦看着几个大池子,眼睛亮晶晶地,问:“这下可以抄纸了吧?”
    她见过电视,觉得一抄一张纸,太神奇了。
    “快了快了!别急!”
    曹大哥指着这些池子,“这里用的都是直接溪水的源头接过来的,最干净的山泉水,符合文物修复用纸的ph值。”
    柏曦有点呆。
    这么苛刻吗?
    曹大哥点点头,就是这么苛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