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河套之失三
作者:皇爷   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最新章节     
    京城外五里坡。
    一处普通的院子门口,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正在与一只大黄狗玩耍。
    “大黄,你说父亲去了哪里,这么久了也不见父亲回来!”
    大黄趴在地上,眼睛时不时的瞟向小男孩,大黄的行为仿佛在告诉男孩,它也不知道什么情况。
    小虎蹲在门口,眼神一直盯着村口,此刻他多么希望父亲可以回来,他想念父亲了。
    过了一会,小虎在门口蹲着睡觉了,但村口响起的马蹄声,给了小虎希望。
    踏踏踏……
    小虎一脸兴奋的喊道:“大黄,快,快去看看,肯定是父亲回来了!”
    “汪汪汪……”
    可大黄的脸上半分兴奋都没有,反而有一丝丝的警惕。
    几道马上的身影越来越近,小虎此时才看清来人,不是他的父亲。
    为首的人是邓梃,下马后向小虎笑道:“小虎,还记得我吗?”
    小虎想了想道:“你、你是那天的那个大哥哥?”
    邓梃点了点头:“你母亲呢?大哥哥给你买了不少的好东西,你看都在马车上!”
    邓梃指了指身后的马车,马车上货物塞的满满当当。
    小虎打开门,向邓梃介绍道:“我母亲在屋里做饭,大哥哥你见过我的父亲吗?”
    邓梃突然一愣,接着笑道:“你的父亲在边关呢,他迟早会回来的,你要快点长大,这样就可以见到你的父亲了,知道吗?”
    小虎握紧自己的小拳头,点头道:“好,我知道了,我会快点长大的!”
    “虎子,外面的人是谁呀?”
    刘稿的夫人王氏走了出来,见到三名身着武将盔甲的人,一脸不解道:“三名军爷,你们这是?”
    “嫂子,您还记得小弟吗?那天小弟也在!”
    邓梃连忙站出来,仔细发现嫂子的确消瘦了不少。
    王氏点了点头:“记得了,那天还一起吃饭呢,只是不知刘稿他回来了嘛?”
    “刘稿大哥……他、他被调往边关了,他让我跟你说声抱歉,他说等你把孩子养大,他会回来的!”
    邓梃不知这事怎么与嫂子解释,邓梃怕嫂子受不了打击,先瞒一瞒再说吧。
    王氏听到这个消息后,呆在原地好一会,直到小虎一直拽着自己的手,这才反应过来。
    “哦、原来这样,你们饭吃过了没,要不一起吃吧?”
    邓梃连忙摆了摆手,说道:“我们已经吃过了,嫂子,你们在城中有房子,那是朝廷赏赐的。
    大哥一时半会没法回来,你们搬进城里住吧,这样对小虎以后也好!”
    王氏刚想拒绝,但邓梃提到了小虎,他们家本就贫穷,进了城做啥也方便一点,就算为了小虎,她也得好好的想一想。
    “好吧,小虎娘跟你搬到城里去住,你愿意吗?”
    小虎乖巧的说道:“娘去哪,我就去哪,只是能带上大黄吗?”
    邓梃摸了摸小虎的头,笑道:“没问题,可以带上宠物的,我们帮你们一起吧!”
    在门外的朱佑极等人,听了后心中感慨不已,战争是要死人的,一场打仗下来,不知有多少个家庭支离破碎。
    将军豪情沙场间,几人回乡心如煎。
    埋骨他乡魂归处,家中妻儿盼南归。
    血染黄沙战鼓擂,铁马金戈破敌围。
    壮士豪情今安在,只留悲歌几人回。
    一旁的梁芳夸赞道:“主子这真是好诗呀!”
    朱佑极叹气道:“可惜本宫的诗词,换不回这些战死沙场的英灵呀。
    本宫最敬佩的就是朴实无华的老百姓和战场上的军士,没有他们,我大明怎么走向强大?”
    汪直躬身道:“有了主子的这句话,他们就是死也能瞑目了,主子不必太过忧心!”
    “本宫如何不忧心忡忡,这就是本宫为何一直提高武将待遇的原因,他们为大明付出了太多。
    待刘稿一家搬进京城后,你们多派人关注下他们一家,过几年这个小虎不管是选择是从文还是从武,尽量给一些照顾!”
    朱佑极知道这种事,以后不会再少,肯定会更多,但大明要完成开疆扩土的功绩,要实现强大,必然少不了牺牲。
    如今的大明再不管,就会慢慢成为第二个宋朝,这是朱佑极不愿意看到的,在他的治理下,大明必须成为第二个汉唐。
    河套东镇。
    城外,蒙古军的军旗犹如森林一般密集,标志着他们已准备好发动攻击。
    大批的蒙古军已经装备好攻城器械,整装待发,一副决心攻城的架势。
    城头上,河套总兵许宁眼神凌厉,望着城外浩浩荡荡的蒙古大军,内心不免有些焦虑。
    “报……”
    一名斥候急忙跑到总兵许宁面前,他的脸色苍白,显然是跑得急了。
    “将军,这是大同传来的情报。”他递给总兵许宁一封信。
    总兵许宁接过情报,扫视一眼后,眼神瞬间变得锐利。
    他紧紧盯着信中的一个字,瞳孔微微收缩。
    副总兵周昇在一旁看着,满脸的困惑。
    “将军,怎么了?是什么消息让你如此激动?”许宁没有立刻回答,他将情报递给了周昇。
    周昇看着情报,一时间也有些惊愕。
    “什么?蒙古皇后在灰河?”周昇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动摇。
    总兵许宁目不转睛地望着灰河的方向,眼中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这是一次大功的机会,如果能把蒙古皇后抓住,一战封爵,名留青史。”
    大同的情报加大了蒙古皇后在灰河的消息的真实性,这让许宁心动不已。
    副总兵周昇皱起眉头,提醒道:“将军,这需要多少人手?而且,城池怎么办?”
    许宁思考片刻后问道:“你估计守城需要多少兵马?”
    周昇沉思道:“最少三万,而城中善骑射者,只有五千多。”
    “好。”
    许宁下定决心,“我带一万多人,今晚突袭灰河的蒙古大营。
    你一定要守住城池,以目前的蒙古军进攻力度来说,三万人守住城池应该没问题。”
    他坚信这次机会难得,蒙古军不会料到他们会选择半夜突袭。
    如果成功,局势将逆转,甚至可以抓住蒙古皇后。
    自开国那一批将领之后,大明还没有能抓住蒙古皇室的将领,这无疑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