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看热闹不怕事大
作者:方寸山下   1976步步生莲最新章节     
    “甭紧张。”曲卓没想到俩当兵的反应这么激烈,指着电路板右上角的代码说:“我爸以前在这儿工作。”
    “这是什么?”戴眼镜的军官是政工干部,不明白电路板上的代码是什么意思。
    年轻战士其实也不知道,但他通过曲卓的话窥到了端倪。不大确定的说:“可能…是生产单位的代号。”
    “……”戴眼镜的军官脑门上已经见汗了,赶紧看向曲卓求证。
    曲卓点头,手指轻轻敲了敲电路板说:“这应该是最新的型号,采用的是集成化设计,以前的老款是分体化设计。”
    曲卓是学微电子的,对通信方面的东西不大懂,不过曲红旗门清。毕竟他爹以前在712厂工作时,就是搞无线电设计的。
    通过曲红旗的知识,曲卓不止知道眼前的电路板属于军用电台的一部分。还知道这很可能是“八一式电台” 继推出晶体管型号后,最新一代的集成板机型。
    再加上俩当兵的有些过分得紧张,判断这玩意很可能还没有正式列装。
    也只有“测试阶段”需要严格保密的东西,才会让俩人敏感成这样。
    不过,正常情况下,军用装备肯定有专门的技术部门和人员负责维修,即便修不了也会返厂。
    眼前这俩人冒着泄密的风险,向地方技术人员寻求帮助……估摸着是人为损坏,怕担责任才不敢上报。
    分析到这里,曲卓有点失望。
    他本以为这是一次提前脱离农村生活的机会,没想到是俩人私下里偷偷摸摸的小动作。既然是“小动作”,他表现得再好也没用,过后他们肯定不会上报。
    戴眼镜的军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看穿了,听不懂什么是“分体”什么是“集成”,再次看向年轻战士求证。
    这个年轻战士看过设备的技术资料,忙点头:“没错。”
    戴眼镜的军官稍稍冷静了一下,用审讯式的口吻问曲卓:“你是哪年来插队的?”
    “74年。”曲卓对俩人没了“期望”,语气明显没之前那么客气了。
    “不对!”戴眼镜的军官眼神瞬间凌厉,死死的盯着曲卓:“这是最新款的机型,两年前还没有呢,你不可能知道!”
    “……”曲卓无奈的摇了摇头,不耐烦的解释:“所谓集成设计,是把原本分开布局的零部件用一张板子装配到一起。
    东西还是原来的那些东西,工作原理也大差不差。而且,这个集成化的设想很早以前就有了。只是我们当时的条件不允许。科研人员有设计,但是工厂没办法批量生产。能听懂不?”
    尽管戴眼镜的军官不能完全听懂,但曲卓一番话又笃定又高深,显然对电台非常了解。再加上之前的背景调查也说明,他父亲是归国的高级知识分子。
    综合起来看,瞅一眼电路板,就知道是什么东西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
    虽然心里信了大半,但还是又试探了一句:“就算你父亲参与电台的设计工作,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这个问题就有点诛心了,搞涉密项目的科研人员,都讲究个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
    曲卓对他爹参与的项目这么了解,说明什么?
    存在泄密行为呗!
    其实那位便宜爹泄不泄密,对曲卓来说无所谓。毕竟人都死好几年了,总不能从坟里刨出来再枪毙一回吧。
    但必要的解释是必须的。
    不然,哪天忽然冒出一帮人把他带走,连关带审的拷问他都知道哪些秘密。为了防泄密,再把他扔到某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待着,那麻烦就大了。
    面上不动声色,曲卓不耐烦的问:“你知不知道,国内现有的电子设备,在西方并不算先进,甚至是落后的?”
    “你什么意思?” 曲卓的话让戴眼镜的军官很是不悦。
    “你知道那些对我们来说很先进的东西,国内是如何设计和制造出来的吗?”
    “……”戴眼镜的军官不回话,只是盯着曲卓看。
    “两种途径!”曲卓竖起两根手指:“一,战场缴获。二,通过特殊渠道把技术搞回来的。这个特殊渠道里……”
    曲卓加重语气:“就包括了像我父亲那样的归国人士,通过个人在国外的关系弄到的。”
    戴眼镜的军官气势弱了下去,曲卓的话意思很明确,我们之所以能制造自己的军用电台,他父亲应该不止参与了设计工作那么简单。
    “我父亲用自己的工资,通过个人关系搞回来外面先进的技术资料,并无偿捐献给国家……”曲卓声音拔高一截:“我凭什么不能学?”
    “你学肯定是能学的,但这个……” 戴眼镜的军官想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但一时半会儿没组织好语言。
    “这个东西!”曲卓敲了敲电路板:“确实是我们自主设计研发的,但它参考了国外的同类型设备。明白什么叫参考不?”
    “……”戴眼镜的军官面露尴尬。
    “我了解国外同类设备的设计原理。所以,看到这玩意,就知道它是干什么的。能听懂吗?”
    “呃~这样呀……看来是我过度紧张了。”戴眼镜的军官尬笑。想起来正事儿还没办呢,赶紧放软语气:“你看,能不能辛苦一下,帮我们查一查,到底是什么故障?”
    曲卓没吱声,打开放工具的木头箱子,从里面取出万用表,连上探针调好档位,闷头测量板子上的元器件……
    同一时间,马向芳趁着没人注意他又偷懒了。怕被人看见,特意穿小道回到知青点。
    这小子挺机警,远远的瞅见院里有人,赶紧停住脚步。抻脖子探头探脑的瞅了一阵,眼珠子一咕噜,转身跑回去找杨宏斌。
    眼下公社最重要的任务是抗旱保秋收,所有人都挑着扁担来回担水呢。
    杨宏斌累的一身臭汗,见马向芳苟苟戚戚的在苞米地里冲他招手,没好气的问他:“你搁那干啥呢?”
    “来,你来~”马向芳又招了招手,示意杨宏斌进苞米地说话。
    等杨宏斌狐疑的跟进苞米地深处,马向芳神秘的说:“姜队长,还有公社的人到咱知青点了。我看见大路边那面还停了辆军车。”
    “军车……他们来干嘛?”
    “我哪知道,反正眼下就曲红旗在家。”
    “嘶~”杨宏斌陷入了沉思,琢磨了一阵,脸上浮起笑意,凑到马向芳的耳边小声说:“你找机会,把这事儿透给何卫东。”
    “明白~”马向芳也笑了,笑的贼兮兮的,一副看热闹不怕事儿大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