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丹徒大败气晕李伯瞻,海山处境,太后难杀!
作者:晴天   谢邀,人在大元,骗钱造反最新章节     
    了解清楚情况。
    赵玉也不耽搁,立刻加入战斗支援。
    有了援军的加入,元军的抵抗明显减轻了许多。
    大战两天一夜的汉军将士顿时士气孟增。
    而元军也彻底陷入了绝望。
    不得不说,这次的元军将领李承元,是个硬茬子。
    被数倍于己的敌人重重包围,粮草不丰,死伤惨重,己方军队绝望不堪。
    如此情况之下,李承元的手下,没有任何一个士兵投降。
    即便是赵玉率军加入战斗的情况下,这些士兵仍然死战不退。
    直至天亮,李承元和麾下十五名亲兵被堵死在困巷之内。
    他靠墙喘着粗气,握着长枪的手在微微颤抖。
    一身威武的将袍,此刻被血污浸染,脸上,胳膊上,腿上,到处都是淌血的伤口。
    十五个伤势极重的亲兵将其挡在身后。
    如此死地,这些人脸上竟还是笑着的。
    从他们的脸上看不出丝毫的恐惧与绝望。
    原本还想劝降的赵玉,心中微动,终是长叹一句:
    “若非敌我阵营不同,赵某当真想与英雄共饮一杯。”
    猜到说话之人的身份。
    李承元推开挡在自己身前的亲兵,用那杆浸满了血的长枪撑直了身子,抬眸望向对面。
    只见那人一身红色将军袍,黑发束的极高,瞧着也并没有多健壮,混在一群军汉之中,甚至显得有几分羸弱。
    可就是那道并不高大,看着过分年轻的身影,却带着一种不可撼动的浩然。
    她淡淡然立于遍地残肢,漫天血气之中,柔和的眉眼间透露着一丝悲悯的神色。
    映在李承元倏然扩大的眸中,竟是如见鬼般的骇然。
    “女人!”
    赵玉愣了一瞬,侧首看向王二麻的眸子微弯,声音却极冷:
    “杀了吧,枭首示众!”
    当她转身的那刻,箭雨铺天盖地,咻咻不绝的刺入巷内。
    还是那句话,彼之英雄,我之仇寇!
    只希望朝廷如李承元之流,能少些,少些,在少些。
    ...........
    丹徒战败的消息,传到李伯瞻耳朵里的时候。
    他正在高邮城内发飙。
    “废物,废物,都是废物!”
    李伯瞻简直要被气死了。
    被赵玉带着三万多人,在自家腹地闹了将近一个月,连对方一根毛都没抓住不说。
    还被对方吞掉了足足八万大军。
    一共十三万大军,如今就剩了他手里这两万多人。
    耻辱,简直就是耻辱。
    拿着战报的亲兵站缩在角落,看着手里丹徒战败的消息欲哭无泪。
    可无论他在怎么缩小自己的存在感,还是不可避免的被盛怒中的李伯瞻注意到了。
    打开战报一看,李伯瞻眼前一黑,直接晕死过去。
    是真的晕死过去,当他悠悠转醒,再次看到这封写着丹徒城破,李承元殉城的战报之时。
    这一刻, 他是真的觉得不如死了算了。
    十三万大军,明明是优势在我的局面,怎么就打成这样了。
    年少成名的李伯瞻,从来没有如此挫败过。
    他也曾年少随父出征,南征北战,纵横漠北无敌手。
    何曾打过如此耻辱的败仗。
    简直是被敌人按在地上摩擦。
    然而,没等他从这巨大的打击中回神,朝廷的申斥和剥夺职位的旨意接踵而至。
    申斥自然是金陵的伯颜大人出了大力气。
    而剥夺职位,确是滕国公府出手干预的结果。
    当苏中失利的消息接二连三那的传回国公府的时候,现任滕国公便感觉到了不妙。
    滕国公也是征战沙场的老将了,对战局何其的敏感。
    一拿到战报,他立马就意识到儿子这把恐怕要栽了。
    事后,他拿着战报和敌我部署推演了很多遍。
    就算把他放在赵贼的位置上,也未必能从他儿子的包围圈中顺利脱身。
    更别金陵城内还有伯颜的十万大军了。
    可见其指挥能力,和军事才能,绝对是震古烁今的存在。
    伯颜弹劾的折子一出,滕国公这位老将,立马往朝中使力气,甚至大包大揽的将战败的过错推到了自己儿子身上。
    显然,武宗皇帝海山还是更加信任伯颜。
    撤职回京候审的旨意,也如滕国公所愿,顺利下发。
    以滕国公府的势力,就算问罪,也最多是剥夺此次出征赐予的所有官职。
    只要人活着,以后多得是起复的机会。
    而滕国公的一番拳拳爱子之心,李伯瞻自然不懂。
    更是恨上了弹劾自己的伯颜。
    可纵使他在怎么怨恨,不甘心。
    朝廷旨意已下,他也只能停止招兵。
    被抬着离开了高邮。
    而此时的伯颜,那才叫一个有苦说不出。
    对着朝廷命他为统帅的旨意,破口大骂。
    不给兵,不给装备,十门回回炮就把他打发了?
    让他就地征兵,如今江浙到处都是汉军奸细,这兵让他怎么征!
    金陵都被敌军给包围了,朝廷竟然还让他就地征兵讨伐。
    讨伐个鬼啊?
    怎么不干脆下令把金陵送给那赵贼。
    事实上,海山也确实是自顾不暇。
    虽然安西王那边的战线取得了胜利。
    可漠北王又起了叛乱。
    真是一波未停一波又起,海山一整个焦头烂额。
    最终不得不将封了自己那有兵权的亲弟弟做皇太子,这才让暂时稳住了漠北的叛乱。
    可漠北虽然暂时稳住了,但他那素来仁厚好弟弟,养寇自重的心思也是非常明显。
    北方的毛子人今夏收成不好,如今还没入秋就已经开始蠢蠢欲动。
    而边疆军权,全都被握在各个边王手里。
    他如今的情况,没比当初的太后好多少。
    太后扶持的仁宗小皇帝,好歹是得了个名正言顺。
    其他边王想造反,也要顾忌手下士兵们的看法。
    可如今他杀了小皇帝继位,对外坏了名声。
    如今各大边王,可算是有了骑兵反叛的理由。
    一个个打着为小皇帝报仇,解救太后的口号。
    本该跟着小皇帝一起上路的太后那贱人,当真不要脸。
    竟然和他的好弟弟勾搭上了。
    真特么难杀。
    害的他那原本一心为他着想的好弟弟,如今成天盯着他屁股底下的皇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