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英烈堂
作者:妖娆的毛毛虫   穿成女皇开局绑定抽卡系统最新章节     
    今日不上早朝,因另有一件大事——
    哀悼战死的将士。
    齐芸在回宫之前,就已经命人在皇宫旁边新修建了一座建筑,并命名为英烈堂。
    日后凡是在作战中牺牲的大禹将士,骨灰将被存入英烈堂,名字也会被刻在英烈堂的墙碑之上,每年皇家举行祭祀大典时,由皇夫或者首席执政官带领百官一起祭祀。
    相当于配享太庙。
    英烈堂前有一片广场,两侧墙壁上以文字描述这些战士是在哪一场战役中牺牲的,日后如果墙壁不够用,就在广场上建碑书刻。
    这座广场名英魂广场,对大禹所有百姓开放。
    任何百姓,只要着装合理,都可以进入英魂广场,瞻仰祭拜烈士碑墙。
    这是之前诸葛亮等人询问阵亡将士的抚恤待遇时,齐芸要求新增的礼仪。
    对于齐芸这个脑洞大开的想法,诸葛深感钦佩。
    古人寿命短暂,因此格外迷信死后有阴间世界。
    他们拼命想生个儿子,为了什么?
    因为迷信告诉他们,女子的祭祀是无用的,死人在地下接收不到,还会令家宅不安。
    女人在家中再得宠,也不会被允许进入家族宗祠,和家人一起祭祀祖先。
    就连齐芸,要不是先朝夺嫡之乱,导致大禹皇室其他旁支血脉死光了,就剩下她一个独苗,这皇位也落不到她的头上来。
    很多古人将自己的死后之事看的比性命还要重要。
    他们对死后无人承嗣祭拜,沦为孤魂野鬼的恐惧根本不是现代人能够理解的。
    武将们想争一个爵位,传给后代,还不是为了给后代一个稳定的生存环境,日后延续香火。
    但,王朝尚且更迭交替,勋贵之家又何来永盛不衰?
    可若是入英烈堂,便是与国永存!
    哪怕没有后代,只要国朝不灭,便香火永续!
    这不仅是无上荣耀之事!
    还把大禹的将士们,都牢牢的和国家绑在了一起!
    包括这些牺牲将士们的后代。
    因为他们的先辈是供奉在国庙中的,守护大禹,效忠大禹,不仅仅是在守护他们的后代,还是在守护他们的先祖。
    可以说,这一个英烈堂,就买下了大禹现在以及将来千万将士的命!
    并且对方还是心甘情愿的将性命交付!
    说真的,当初得知齐芸修建英烈堂的用处后,很多文臣都红眼了。
    英烈堂那么好的地方,谁不想进去啊!
    谁不想死后与国永存啊!
    凭啥武将不分等级,只要战死就有大功!
    齐芸御驾刚刚班师回都,就被这群老头子堵在养心殿鸣不平了。
    诸葛都压不住,当然,也许他并不想压。
    这群老头子弯弯绕绕的扯了一通,齐芸才听明白这是嫉妒战死武将有死后殊荣呢。
    给她整的一个大无语。
    她是万万没想到,这群文官会为了这点身后之事差点逼宫。
    最后,齐芸只好答应这些文臣,三品以上,或者任职超过四十年,就任期间没有任何大的错误和污点的官员,死后都可以入英烈堂,三品以下,于国于民有巨大贡献者,也可以入英烈堂。
    文官们这才心满意足的散去。
    诸葛亮有时候真的好奇,齐芸究竟来自怎样的世界,才能有这么多天马行空的点子。
    不过,这都不重要。
    反正将来百年之后,英烈堂的文英殿中,他的位置,必居首席。
    便是睿智的诸葛军师,也堪不破这俗世身后名呀!
    齐芸本来是打算一回都就祭拜英魂的。
    但因为要修改布局,将英烈堂内部分建文英殿和武英殿两部分,这才耽误到了元宵节后。
    这次出征,牺牲了三千五百六十一名将士。
    除此之外,还有齐芸从建立云开基地时起,就加入麾下,为了抵御尸潮牺牲的那些战士百姓,共计万余人。
    当初齐芸只是让人在基地立了碑,将那些战损的士兵和百姓的名字刻在了上面,并在碑的背面刻上了他们参与的战事和英勇表现。
    现在那些碑都被起出,护送至颍川,将于今日一起送进英烈堂。
    颍川城外,四条主干道均已被肃清。
    手持步枪,身着甲胄的士兵们,拉起绳索,将城中百姓们隔在道路两侧。
    五步一人,站姿笔挺如松。
    “大人,发生什么事了?”百姓们纷纷好奇发问,但士兵们没有一个搭话的。
    一些看过告示的百姓为大家解惑:“是陛下要祭奠战事中牺牲的将士们。”
    “天爷啊,这么大排场?”
    “可不是吗,听说赵皇夫为首,领文武百官共祭,而且将士们的骨灰皆送入英烈堂,每年陛下领百官祭祀完皇室诸位先帝后,便由皇夫领百官祭祀诸位英烈,若无皇夫,就由首席执政官领百官祭祀。”
    “我的天呀,我现在跑前线战死还来得及吗?”
    周围人翻他白眼。
    这人的想法虽然不切实际,但也是众人心中的真实写照。
    好多当初没选择参军的人悔不当初。
    甚至一些年岁大些的老兵油子都有点后悔。
    陛下啊,你早说有这一出,当初打仗的时候他们一定不想法子苟活。
    因为只有战死的士兵和将级军官死后才能进入英烈堂,自然老死的不算。
    他娘的,以后还不知道有没有机会。
    要是再有机会打仗,劳资一定冲上去一换一。
    而一旁负责阻拦百姓的士兵们,听着百姓羡慕嫉妒恨的议论,心中自豪感油然而生。
    胸膛挺的更加笔直,胸口的军章似乎更加闪亮了。
    颍川城南门大开,赵云居首,身后文左武右两排官员。
    两排官员的正中,却是一些手中抱着一个小小的坛子的人。
    这些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脸上表情悲楚,但胸膛却挺的笔直。
    他们手中的坛子上面,均盖着一块红色的绸布。
    “这些是什么人?”
    “手里抱着的是啥?”
    “怎么还盖着大红布?”
    “怎么还有女娃娃?”
    百姓又看不懂了。
    “这些人都是英魂遗孤,他们手中捧着的是英魂的骨灰,上面盖着的不是红布,是改小的大禹国旗。 这是陛下特许,准英魂们以国旗覆身,并让他们的家人亲自送诸位烈士入英烈堂。”
    柳青青安排的人便衣混在人群之中,专门负责给那些不识字的百姓讲解。
    “陛下新礼新法中皆有规定,大禹百姓,男女平等。”
    “陛下曾亲口言明,女子体阴,入宗祠祭祀会惹祖宗亡魂不安之说,乃凡间无知愚夫无稽之谈,女子也该有资格承嗣香火,祭祀先祖。”
    啊!
    百姓们心里惊呼,人群中那些观礼的女子们,闻言眼圈刷的一下子红了。
    “陛下真是太好了啊!呜呜呜……”
    “是啊,能生在大禹,我等何其有幸!”
    “我要参军!”
    “呜呜呜,去年我就想参军了,武测过了,文试没通过,呜呜呜,我今年要报个班恶补神文,继续考……”
    负责维护秩序的士兵们,也有些绷不住了,一边眼含热泪,一边杵地像个标杆继续维持秩序。
    得君如此,夫复何求啊!
    这条命,从今以后就卖给他上官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