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方案
作者:墨卿烟   拥有空间的我在七十年代躺赢了最新章节     
    此时郑玉茹看着面前的这些样式朴素的东西确实有些无奈。
    这些东西不是不好。
    这时候的工厂制作出来的东西质量都很好。
    可光是质量好没用。
    这些吃的东西想让外国人有兴趣,就还得在外包装上下一点儿功夫才行。
    想到这里,郑玉茹拿过来一包糖果问道:“厂长,咱们厂子的这些东西都是这样的包装吗?”
    张鸿信瞪大眼睛看了看桌子上放着的东西的外包装。
    他此时脑子里有着大大的疑惑。
    “这些包装怎么了?”
    郑玉茹:“厂长,我们这些东西是要卖给外国人的。
    而外国人其实很喜欢我们华式的元素。
    你要不要考虑给这些东西用上一些这样的元素?”
    张鸿信:???
    “华式元素?
    什么华式元素?”
    张鸿信对这些东西不太懂,现在他的脑子里一片空白。
    郑玉茹也没有绕弯子,她直接给张鸿信举起了例子。
    “所谓利用华式元素。
    就是在这些包装上面添加一些我们华国的特色。
    比如说古代的梳妆盒的样式。
    古代的梳妆盒是由一层一层的抽屉组成的,我们也可以做成那样的样式。
    再在外面刻上一些我们华国特有的符号和图案。
    然后将这些糖果饼干之类的东西放到里面。
    这样一来我们的产品就瞬间变得高大上了起来。
    除了梳妆盒的样式,我们还可以将包装以古代女性形象来设计。
    不同口味,不同系列的包装搭配着不同的女性形象。
    这样不仅能将古代多姿多彩的女性形象展现出来,还能展现出来我们的大国底蕴。
    同时也能吸引更多的外商。
    除了这两样儿,我们还可以做一些比较精美的竹制或者草编的小包或者小盒子来装这些东西。
    我们甚至还可以在里面放一些竹编或者草编的小物件。
    比如说蚂蚱蜻蜓之类的。
    这样一来,我们的东西就会更加获得外商的青睐。
    毕竟这种竹编或者草编制品是我们国家独有的技艺。
    那些外国人看到这些都会觉得特别新奇。
    我们还可以把包装做成古代食盒的样式。
    无论是圆形的还是方形的都可以。
    食盒有好几层,里面也可以放上不同的吃食。
    外表也可以刻上很多精美的图案。”
    从郑玉茹开始说这些华式元素的时候,张鸿信的嘴巴就没有合上过。
    郑玉茹说的这些东西他都知道。
    可他却从来没有把这些东西和他们厂子里生产的吃食联想到一起过。
    他也从来不知道这些东西原来对于外国人来说这么有吸引力。
    这些他都想不到的东西,郑玉茹却能想到。
    也不知道人家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
    而且郑玉茹在连续说出了4个方案之后一点儿都没有停下来的架势。
    她嘴巴一张一合,声音还在继续。
    “我们还可以用……”
    张鸿信……
    居然还有其他的方案?
    这丫头脑子里到底有多少个方案?
    张鸿信感觉他今天在郑玉茹身上受到的刺激有点儿大。
    他就那么眼睁睁的看着郑玉茹嘴巴一张一合,巴拉巴拉的说出了他都数不过来有多少个的方案。
    一时之间都没有办法用言语来表达他的心情。
    张鸿信伸出手,强迫自己把张大的嘴巴合上。
    可能是因为嘴巴张的时间有点儿长,莫名的还有点儿酸。
    张鸿信忍不住在合上嘴巴之后揉了揉腮帮子。
    他现在也不知道这酸到底是他张嘴的时间太长了才酸的,还是因为被郑玉茹酸到的。
    张鸿信想了想,可能只是因为张嘴时间太长了吧。
    这些想法也只是一瞬间。
    张鸿信在听郑玉茹说了一会儿之后突然反应过来,这些可都是有用的东西啊,他怎么能就这么干听着呢?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他现在年纪大了,记性也不如年轻的时候好了。
    万一郑玉茹说的方案他忘记了怎么办?
    必须得记下来呀。
    他赶紧找到笔和本,低下头刷刷刷的记了起来。
    于是屋里就出现了这样的一幕。
    郑玉茹在那里吧啦吧啦的说。
    张鸿信就边听边记还边点头。
    如果不知道的人从外面看,还以为郑玉茹在给张鸿信上课呢。
    其实这也和上课差不多了。
    因为郑玉茹说的内容对于张鸿信来说都是比较新奇。
    这些想法张鸿信从来没有和他们厂子的产品联想到一起过。
    而郑玉茹在看到张鸿信奋笔疾书的样子后就忍不住笑了一下。
    等说了差不多了,郑玉茹就停了下来。
    张鸿信听了这么一堂别开生面的课之后也没有干坐着。
    而是立马站起身给郑玉茹倒了一杯水。
    “小郑同志,说那么长时间渴了吧?
    快喝点儿水润润喉。”
    张鸿信说这话的时候嘴角不自觉的上扬。
    他现在看郑玉茹就好像看什么吉祥物一样儿。
    他此时特别庆幸,幸亏他慧眼识人,在火车上就看出了郑玉茹的不凡,当机立断把她招到了厂子里面。
    这样有想法的年轻人就应该在他们厂子里发光发热。
    至于郑玉茹现在只是在他们厂子里兼职?
    那并不重要。
    只要郑玉茹想着他们厂子。
    没事儿多像今天这样儿给厂子里出出主意。
    就是让他把郑玉茹供起来都行。
    郑玉茹喝水的时候,张鸿信依然在那里奋笔疾书。
    刚才他醒悟的有点儿晚,是在郑玉茹说了有一会儿之后才开始记的。
    后面郑玉茹说的内容他倒是记下来了。
    前面的那些他还没有记呢。
    现在他正在狂补前面的那些内容。
    在写这些的时候张鸿信内心还忍不住想着,看来以后跟郑玉茹聊天的时候他得备着一点儿笔和纸才行。
    说不定什么时候郑玉茹就能够说出一些比较有用的想法。
    他得及时记下来。
    写这些的时候他还怕郑玉茹就这么干呆着无聊,还把桌面上的那些样品往郑玉茹的面前推了推。
    “小郑同志,我这还得等一会儿才能完事儿。
    你要不先吃点儿东西垫垫肚子?
    等一会儿我写完了咱们就去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