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铁锅炖大鹅
作者:生活进行时   六零之本想做咸鱼,结果成了青铜最新章节     
    绥芬河真没多大,一条主街从头走到尾大概就只有三四百米的样子,说句夸张点的话,嗓门大点的人在街头喊一声,街尾都能听得到。
    不过毕竟是离苏联最近的边境小镇,所以整条街上有许多俄式风格的老建筑。
    有外墙有些斑驳的东正大教堂,还有传说中大名鼎鼎的大白楼。
    大白楼外墙通体为白色,杨绣枝读书的时候学过历史,书上说大白楼这里曾经还是十月革命后我国对外的一个秘密交通站。
    父女俩在招待所等了周铁山三天,第四天总算是把他等到了。
    周铁山一到招待所见到杨老汉和杨绣枝,他没有认出杨绣枝是个女人,以为杨老汉这次带过来的是家里的小儿子。
    跟父子俩寒暄了几句话,就神秘兮兮的关上房门说道:“杨哥,都准备好了没有,今天晚上估计会下大雪,我堂哥准备今天晚上就带咱们过去。”
    杨老汉有些诧异地问道:“铁山,不是还差两天吗?这次怎么这么急?是出了什么事儿吗?”
    周铁山皱着眉头小声说道:“是有点事儿 ,杨哥,我堂哥觉得现在事态发展的有些不太妙啊!他担心情况有变,所以建议咱们还是早点过去比较好。”
    杨老汉急切的问道:“铁山,你快说说具体是怎么一回事儿?”
    周铁山压低声音回道:“杨哥,您别着急,说起来跟咱们老百姓关系不大,但是也不算小。”
    杨老汉十分诧异地问道:“这话怎么说的?”
    周铁山小声的解释道:“这不是对面的老毛子不地道吗,不是已经撤走了全部支援咱们国家的专家吗?又逼着咱们提前还债,现在还搞什么经济封锁。
    我听我堂哥说,他们为了封锁咱们国家的经济,现在还不让咱们两国的边民做买卖了。”
    杨老汉着急的问道:“现在怎么会弄成这个样子啊?苏联老大哥他们……”
    他实在是有些想不通事情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杨绣枝读过那段历史,知道这个年代的人对苏联老大哥都有着非常深刻的感激之情。
    后来哪怕是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二零二三年,那些零零后的这一波年轻人,这种深深刻在骨子里的好感始终都没有一丝改变过。
    要不然在俄乌战争期间,俄罗斯被几十个西方国家经济封锁的时候,也不会出现中国网民为了支持俄罗斯的经济,自发形成了购买俄罗斯商品的热潮。
    甚至夸张到东西一上架瞬间就秒光的程度。
    这也说明了我国人民懂得感恩,珍惜跟他们建立的革命友谊。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俄罗斯的东西确实很不错,特别是食品,可以做到纯天然无任何添加。
    杨绣枝自己也买过不少俄罗斯生产的椴树蜜和巧克力糖。
    虽然杨老汉不是十分理解,但是父女俩还是立马退了房间,坐驴车跟着周铁山去他大堂哥家汇合。
    驴车走到半道上,果然又下起来了鹅毛大雪!
    三个人到的时候,差不多都淋成了雪人。
    周铁山他堂哥家还有其他四个人在等着他们父子俩呢!
    他们一看到杨老汉就站起身打招呼,这个喊杨大哥,那个叫杨老弟,看着他们一见面亲切自然的样子。
    杨绣枝就知道,这几个人都是杨老汉当年跑单帮的时候认识的一群好朋友。
    看几个人的样子跟杨老汉的岁数应该不相上下,差不多都是五六十岁的样子。
    杨老汉一边拍打着身上的雪,一边指着几个人给杨绣枝介绍道:“志刚,快叫你铁大爷,徐二爷,张三叔,赵五叔,还有你陈六叔。”
    杨绣枝笑眯眯的一一喊了一遍。
    铁大爷手里拿着一把高粱秆的刷子帮三个人扫身上的雪。
    一边笑呵呵的说道:“大侄子,冻坏了吧!来,快到炕上坐,你应该是杨兄弟家的大小子吧?”
    杨老汉把头上的帽子摘下来,一边拍打上面的落雪,一边忙笑着回道:“是的!铁大哥,这次带他出来见见世面。”
    周铁山的大堂哥周铁锤也是一个六十来岁的东北汉子,黑红的脸上充满了笑意。
    听杨老汉这么说就开口埋怨道:“你早就应该带孩子出来了!我说你呀!老是守着你那一亩三分地怎么行,孩子们也要出来见世面才会有出息的!
    你看看他们几个都带着小辈出来长见识。就你,唉!哥哥不说了,这次能出来就好!走,赶紧上炕。”
    这时周铁锤突然大声喊道:“老婆子,杨兄弟和三弟到了,快让妮子端三碗糖水出来。”
    “唉,爹,这就来。”就听到隔壁屋传来一声清脆的回答声。
    杨老汉赶紧开口说道:“不用,不用加糖,大老爷们喝那精贵的东西干啥?”
    周铁锤笑着回道:“杨兄弟你别管。”
    房间里是南北两铺大炕,南北炕上都有炕桌,桌子上都放有烟笸箩。
    看杨老汉和周铁山两个人都上了炕,周铁锤就把烟笸箩往两个人跟前推了推,说道:“自己卷……”
    杨绣枝伸头往笸萝里看了一眼,里面有烟叶,卷烟的纸,还有一盒火柴。
    东北人都喜欢抽叶子烟,所以大家都不见外,人手一支烟枪,歪在炕上吞云吐雾的好不惬意。
    杨绣枝不喜欢烟味,但是也没办法,客随主便,她只能坐在炕稍,尽量离他们抽烟的人远一点。
    正在她有些无聊的时候,这时从门口走进来一个端着托盘的大姑娘。
    杨绣枝知道这就是铁锤大爷家的闺女,就是刚才答话的那个叫妮子的姑娘。
    她看上去有个十八九岁的样子,身材高挑,梳着一对乌黑的大辫子,双眼皮的大眼睛里透着机灵,是个典型的东北美女。
    她身上穿的衣服虽然有补丁还掉了色,但是是干干净净的。
    她一进屋就热情的招呼道:“三叔,杨叔,快喝口热水暖和暖和。”
    说罢,扭过头十分大方的看着杨绣枝说道:“你是杨大哥吧,快来趁热喝。”
    说完,微笑着把托盘放在杨绣枝他们坐的北炕的炕桌上。
    三碗红糖水冒着热气,透着甜香的味道。
    总算是冲淡了一点点屋子里的烟味。
    午饭在周铁锤家吃的是东北名菜铁锅炖大鹅,由此可见东北人招待朋友是真的是大方又实诚。
    要知道在这个六十年代,铁锅炖大鹅可是一般家庭过年都不一定能够吃上的好菜。
    杨绣枝坐在杨老汉的旁边,还有其他几个叔叔伯伯也带着家里的儿子或者侄子围坐在火炕上。
    周铁锤他家大儿子先把两个炕桌并在一起,又在炕桌上放上一块厚石板,接着在石板上放上个大火盆,再把炖大鹅的大铁锅坐在火盆上。
    等周大娘把炕桌上的大锅一揭开,撒上葱花,铁锅里鹅肉和土豆、蘑菇、酸菜在翻滚,锅边贴的一圈玉米饼子焦香焦香的,满屋都是鹅肉的浓香和玉米饼子的焦香味。
    外面雪花飘飘,屋内热气缭绕,锅里炖的咕嘟咕嘟响,香味弥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