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我哥中状元了
作者:深夜打更人胖胖   重返七零,回首人生最新章节     
    回来的时候,他们每人还提了一个鱼篓,上面装着王所长送的特产-东江湖鲜。
    里面有当地人最喜欢吃的三角舫,还有当地的特色翘嘴鱼。
    这种鱼肉质细腻,清蒸最是美味,如果加上湘南的本地剁椒,清甜中带着辣味,想想就流口水。
    晚上又是一顿美美的东江鱼宴,红烧翘嘴鱼,清蒸三角舫,剁椒鱼头,琳琅满目的摆满了餐桌。
    少了东江湖清冽甘甜的湖水,没有了大师的加持,味道与昨天的相比明显是差了一截,不过依然是那么的美味。
    谭华的裤带又松了几次,看来东江湖鲜的美味令挑食的谭华也倍感莫名,谭爸谭妈也是赞不绝口。
    再高超的厨艺都离不开新鲜的食材,没有大自然的馈赠,就没有东江湖特有的湖鲜。
    我们是大自然的搬运工,虽然不一定要过的精致,但一定要有甜有蜜有美好。
    ....
    高考已经结束,同学们在“卸下”重担的同时,又背上了“重重的枷锁”。
    毫无疑问,等待高考的成绩就是一种煎熬!
    虽然月底成绩才会出炉,但是焦急的家长们显然已经迫不及待了,他们一遍又一遍的往学校、教育局来回跑。
    为的就是想早一点知道,自己孩子的成绩如何,是上大学还是回家待业?又或者是复读?
    结果或许会非常的不好,但在希望没有破灭之前,家长们还是充满了信心。
    在他们的眼里,自己的孩子永远比别人“好”,哪怕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他们也会坚持到底,直到结果揭晓。
    …
    天气还是那么的炎热,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
    时下正是一年当中最酷热的季节,连平时叽叽喳喳的知了也没了声音。
    谭震翘着二郎腿正在一楼的沙发上看书,房顶的吊扇正旋转着散去酷夏的暑气。
    二楼的卧室实在太热,他不不得得不跑到一楼的大厅来看书。
    在“嗡嗡”的风扇声中,他恹恹欲睡,手中的书也滑落到了地上…
    “小震,小震…”
    哪个王八蛋?难道不知道扰人清梦是最大的罪过吗?
    谭震揉着惺忪的睡眼,有些恼火,他睁开眼睛,就看到了一脸兴奋的大牛和李达。
    “你俩吃春药啦!这么兴奋!”谭震挖苦道。
    “你还不知道呀,高考成绩出来了!”大牛显然正在兴头上,没有计较谭震的嘲讽。
    谭震这才想起,今天是30号了,成绩也应该出来了,是应该去学校看看了。
    谭震看着这两个打了鸡血的死党,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看来是已经知道自己的成绩了。
    “说吧,你们考了多少分?”
    “小震,你知道吗?我考了485分,485分耶…”
    大牛一脸的贱笑,笑的脸上的褶子都起来了。
    “我比大牛多了几分,考了491分,上大学应该是没问题了”,李达也是激动的热泪盈眶。
    “呦,不错呀,看来咱们“三人团”这次要结伴进京了!”
    谭震也笑了,他很欣慰,还有比改变命运更快乐的事情吗?
    至于他自己,他从来就没有担心过,要是重生一回,连大学都上不了,那岂不是白活了!
    “咚锵咚锵…”,隔壁传来敲锣打鼓的声音,震耳欲聋。
    难道隔壁哪家乡邻有喜事了?
    没听说呀,要不,怎么着也要包个红包的。
    可是很快,锣鼓声越来越近,居然到了他的家门口。
    谭震心头怦怦直跳,他似乎已经意识到了什么,只是感觉有些莫名的激动。
    随着锣鼓声响,大门被推开了,弟弟谭华兴冲冲的跑了进来。
    “哥,你的成绩出来了,你是第一名,你中状元了!”谭华看着大哥的眼神充满了崇拜。
    “什么乱七八糟的,你就说考了多少分吧?”谭震急不可耐的问道。
    “啊…这个忘了问了,要不我再去问一下…”,谭华懊恼的拍了一下脑袋,不好意思的回答道。
    谭华本来是在街上玩的,看到有人敲锣打鼓的往这边走,就跑去看热闹。
    没想到原来是教委前来报喜的,就听到有人在议论,说谭震同学考了全市第一,连县里都来贺喜了。
    谭华听了心里头激动的不行,急匆匆的就跑回家要告诉大哥,分享这到来的喜悦。
    “不用去了,我已经看了,总分610分,文科全县第一,也是全地区第一,谭震同学,祝贺你呀!”。
    随着说话声,班主任贾宝玥笑吟吟的走了进来,后面还跟着校长陈自立和一位穿着中山装的中年男子。
    看中年男子那样子就知道,应该就是县教育局领导。
    果然,他一进来就握住了谭震的手,笑着对他说道:
    “谭震同学,祝贺你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你是我们宜城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大学生,也是宜城第一次在全市的高考中排名第一,打破了历史记录,值得庆贺,希望你在大学继续努力,再立新功!”
    “感谢领导支持!我能取得好的成绩离不开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帮助,也离不开教育局领导们的大力支持,谢谢…”
    说完,谭震还挨个给老师和领导鞠躬。
    没办法,这个时候必须谦恭,不然人家会觉得你很狂,不把老师和领导放在眼里,光唾沫星子都会淹死你!
    老三叔也回来了,他满脸放光,兴奋之情不予言表。
    他刚从隔壁老梁家回来,听说自己儿子考了全市第一名,他立即叫刘英去买鞭炮,还要买最响的电光炮。
    他要让全宜城的人都知道,咱老谭家出“状元”了!
    这可是老谭家从未有过的喜事,几年以前大堂哥考上大学,老谭家也曾风光一回,可那毕竟是侄子。
    这回好了,自己儿子也考上大学了,而且还是全市第一,那心里别提有多爽了!
    要是搁前朝那会,这就是进士及第,那是要披红挂彩,跨马游街的!
    对于此时的老三叔来说,这绝对是他人生中的高光时刻。
    虽然通知书还没有到,不确定能否去燕大上学,但是考上大学显然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在那个年代,吃国家粮,端铁饭碗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何况这可是八十年代的大学生,那还是很金贵的。
    像燕大这种顶尖的高校,毕业出来都是优先分配到国家部委机关工作。
    而且一分配就是副科级起步,妥妥的“未来高官”。
    要知道很多公务员奋斗终生,甚至连一个副科级都没有混上,所以这年头哪怕你再有钱,也抵不过家里有“大官”的风光。
    你没看隔壁梁大牙看着老三叔,那羡慕嫉妒的眼神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