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多行不义必自毙
作者:2川   七零军婚这女同志太能干了得升职最新章节     
    其他人都目睹这几个人被带走,一时间都没人说话。
    还有人心生恐惧,怕被牵连,尤其是保卫科的,除了潘金龙外,那天没阻拦那几个闯进来的几个保卫科的,这会儿肠子都后悔的青了。
    向暖双手环胸站在二楼的窗口,看着胡旭明被带走。
    她不知道这个胡旭明为什么被带走。
    虽然她跟申局反应了情况,也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但她可不觉得申世军会因为她的话,就把这位给弄进去,而且这架势一看就是是来头不小的。
    这期间肯定有她不知道的事情发生了,以至于这位本来想给她使绊子的反倒给自己绊进去了。
    向暖没忍住乐了下,这就叫多行不义必自毙。
    所以,他是怎么被盯上的?
    没等向暖想明白呢,何秘书就来喊向暖让她去周书记办公室开会。
    向暖是最后一个到的,她进门的时候就看到几个人脸色都不太好,她进来后众人都看了她一眼。
    向暖没说话,走到靠后的空位坐下。
    周书记脸色很不好地道:“你们刚才也都看到了吧,年关将近,我们县里居然出了这样的贪污腐败案。”
    “胡旭明是因为涉嫌贪污违反组织纪律被带走调查了。虽然明天就过年了,但老钱,我们的工作可不能松懈啊。”
    钱县长脸色也很差,今年本来是能过个好年的,结果这个关头出了这么大的事。
    他点头:“周书记说的是,等下就召开组织内部的全体会议,我们一定要时刻保持我们组织内部的廉洁公正性,警钟长鸣,不能让这些蛀虫侵蚀了我们的革命同志,一旦发现,严惩不贷。”
    等会议结束后,之前跟着潘金龙的那几个人全部被开除了。
    这个年,对一些小领导来讲,过的都战战兢兢的。
    今年向暖本来不打算回村子里过年。
    但陈家康跟陶天翔一放寒假就回去了,她不回去也实在不行。
    现在回去还方便,等真的到了市里,以后想回来一趟都不容易了。
    以前看过一句话,什么时候人才能长大。
    向暖觉得,当你背起行囊离开家乡的那天起,就已经长大了。
    下班后向暖回到家,小林子跟大柱已经准备好了晚饭了。
    王娟跟汤小云昨天赶最后一班车回去了。
    吃好晚饭,向暖正准备去收拾东西呢,家里的电话响了。
    小林子跑去接起来,一听是唐和平的声音,立刻就笑了起来。
    两人说了几句,这才喊向暖。
    向暖手里还拿着一件衣服呢,问小林子是谁,他也不说,还挤眉弄眼的。
    向暖就猜到了。
    电话那头的唐和平告诉向暖他昨天就已经回省城了。
    去年没回家,今年怎么得回去一趟。
    电话里,唐和平只字没给向暖压力,只问她一些生活琐碎以及日常。
    向暖知道他的压力也大,回去这几天肯定受到了姚老师的轰炸。
    等去了市里,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大年三十没车子了,所以是陶三爷让陶大梁开着拖拉机来县里接人的。
    向暖提着包走在小路上往陈家走的时候,沿途的村民都迎上来热情的打着招呼。
    向暖一一寒暄。
    村民们见她还跟之前那样跟他们聊着天,心里高兴又自豪。
    等回到家,两个小的已经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了。
    这一年陶天翔也长高了不少,不再是矮挫的小屁孩了,十月份就开始变声了。
    陈家康比向暖高了不少,都有一层很明显的胡子了。
    向暖觉得回头得给孩子买个刮胡刀了。
    看到嫂子\/姑姑回来,两个人都撒欢地跑了出来。
    陈家康接过她手上的包,陶天翔则扒拉扒拉的说谁谁谁送了什么东西过来。
    是吃的他们就要了,也回了礼,太贵重的烟酒都没收。
    向暖很是欣慰:“我家两个小子长大了,都能处理人情往来了啊。”
    把两人搞得还挺不好意思的。
    向暖回来了,不少人都来了陈家,不管向暖记不记得,都是要来寒暄两句的。
    有的跟向暖打听县里的招工情况,也有的想走向暖的门路,去县城找份工作。
    向奎也来了,跟向暖说起他们这边等开春后,要实行承包制了。
    承包制经过去年一年的时间证明确实比集体制度要好不少,尤其是田里的粮食产量都提高了。
    这不是种子好了,而是人的思想产生了变化。
    给集体干活跟给自己家干活,肯定还是有区别的。
    向暖不是管这块的,所以就知道这个事,但也没参与过。
    向奎道:“年前我们已经根据村里的人口划分了田地,就等着年后抓阄实行了,您家这边……”
    “上面怎么安排就怎么来,不需要给我特殊安排。”向暖道:“家里分的田地我们也没时间种,到时候也要委托村子里给看着点。”
    向奎点头:“这是肯定的。只是你家陶天翔……”
    “他户口不在这里,肯定是没的分的。”向暖道:“陶家那边不会少了他的田地的。”
    有陶三爷在,少了谁的田地也不可能少了陶天翔的。
    说完这事,向暖道:“向队长,你统计下咱们村子里能出门打工的劳动力有多少,以及木匠瓦匠这些手艺人,年后我有安排。”
    向奎一听心里火热的不得了,说回去就统计,绝对不耽误事。
    过了初三,村子里的人就忍不住要开始分田地了。
    田地根据村子里的人口来分,其实也没多少。
    因为他们这里是山区,良田少。
    最后一个人能分到六分的水田,一亩二的旱地,还有山,山多,每个人能分到一些。
    山之前也是集体的,现在也是要分的,具体就是拿出一部分来分,分到哪里那这一片的树或者竹子就是谁家的,以后就不能随便砍伐了。
    陈家目前就只有向暖跟陈家康,那就能分一亩二的水田,两亩四的旱地,山头也分了,虽然不大,但位置不错,这是村子里的特殊照顾。
    哪块田哪块地,那都是要抓阄的,抓阄最公平。
    向暖让陈家康去抓,毕竟这些都是陈家的。
    陈家康手气还不错,抓的水田都靠近水沟,以后用水这块要方便很多。
    向暖初四就要去县里,还是给领导拜年什么的,两个小的要在家多留一段时间。
    临走前,向暖把家里的田交给了刘家耕种,地给了黄家耕种。
    收成分三成给陈家就行,毕竟还要上交粮税,再扣除化肥什么的,其实也没剩下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