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九月黄
作者:柚子卿   重生99之小镇酸爽人生最新章节     
    从邮局出来,赶早不宜迟,张灵悦拿上资料,和弟妹又去了电信厅,电信厅的主任和霞嫂家有亲,霞嫂昨日陪他们一起来过,私下打过招呼,知道张家父母不在家,只有孩子在,答应给张家便宜行事。
    张灵悦庆幸上次母亲回来,多复印了几份她的证件,私章也在手中,授权的文书也齐全,一切都准备得很充分,不然还得等父母从兴市寄回来,又要等上一段时间了。
    家中能尽早安装好电话,还是很有益处的,以后用电话和菜贩们联系,和县里联系等就方便多了。
    她要上学,空闲的时间本来就有限,很多时候还要跑来跑去找菜贩谈进货的事,太浪费时间了。
    报装电话的事搞定,回来经过洪婶的摊档前,没见到她在,是她婆婆在看档,上前聊了聊,才知道她回娘家了。
    据说她爸生病了,得回去好些天,照顾她爸。
    正说着,胜雄领着同学回来,要请同学们吃雪糕喝汽水,张灵悦便告辞走了。
    回到于婆家,把要做的酸料洗切晾上,到了时间,将酸料和装酸料用的瓶罐都搬上车,姐妹俩又出发去镇中卖酸料了。
    双休过去,又到了上学的时间,学生们上了长长八天的课,才休息了两天,感觉疲累都还没过,精神还没恢复,就又要上学了,不由多有叹息抱怨。
    看到张家姐妹花的酸料摊,消极沮丧的心情才振了振,有了点精神。
    张家姐妹花卖的酸料好吃哇,想起那味道就让人控制不住口水分泌。
    特别是上个星期推出的萝卜条和青瓜条,香酸脆爽,滋味丰富,不仅下饭一流,空口当零食吃也是一绝,不知道多少人,半夜睡不着爬起来吃。
    脆响声在黑灯的宿舍里响起,伴着酸香味飘来,引来笑骂声,骂着骂着,也爬起来加入,拧开装酸料的玻璃瓶盖一起吃。
    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买的一瓶酸料,两天不到就吃光了。
    张家姐妹倒是说吃光可以报名再买,横竖她们晚上要回去洗澡,可以带来,可照之前的消耗速度,一块五一瓶的酸料,多数人一周实在吃不起两次。
    但现在是新的一周开始了,又可以买酸料解馋了。
    学生们涌到酸料摊前,高兴地买了酸料,顿觉疲累沮丧一扫而空,上学也有了盼头。
    青瓜萝卜条很快就销售一空,别的酸料卖得也很不错,虽然不像以往那样几乎全部卖光,也卖出了大半。
    张灵音朝着职中的方向遗憾道:“那里的学生也很多,可惜我们人手不够。”
    话毕,她突然想到:“姐,要不我们再弄一辆车,下个星期我和你各推一辆,你带上立孝,我带上立严,分头去卖吧。”
    张灵悦笑了,摇了摇头,边收拾着东西边道:“不行的,你不能光想着多卖酸料可以多挣钱,也要想想,我们做不做得出这么多酸料来呀。”
    “也是哦。”
    自从张灵悦的作文确定要发表,又带起了一波新的热度,现在于婆那里,有热血叛逆的中学生带头,生意已翻了一番。
    小食店里的青瓜萝卜条也正日益受到欢迎,拿货量在增加,再加上要供应学生一一镇中一周吃不起两次萝卜青瓜条的学生的确很多,但能吃得起两次三次的不是没有,人数还不少。
    还有菜市场的酸刀豆,卖得也不错,那些在霞嫂的店,在别的食店吃过酸刀豆做的菜肴的人回家一说,家里人不舍得去食店吃,在市场里看到有酸刀豆卖,就买回家,想照猫画虎,按家人吃过的在家复刻。
    如此多方供应,虽有田凤娇帮忙,于婆现在脚好多了,也能帮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做出来的酸料供应得上来还有些富余,但要连另外两家中学的生意都做了的话,那就不行了,以眼下的人手,是吃不消的。
    况且,现在的情况也不错了,要知道,于婆摊档那边,销量还有上升的空间,只要她们把眼下的生意做好,赚到的钱也不少了。
    所以就先维持着目前这样子吧,抢占市场是重要,但以自家现在的情况,步子迈得太大太急反而不妥。
    再回到于婆家,梁明生已经来过,又送来了信和竹笋,还有一袋野果和炸小河鱼。
    “说是对平时你给的吃食的一点回礼。”于婆转述道。
    “小河鱼炸得很香!”张立孝咂着嘴回味。
    小河鱼送来,他已试过味了。
    张灵悦洗了手,也拈了一条吃,的确香酥美味,炸得恰到好处,又收拾得很干净,嚼之只有鲜美,没有苦味。
    野果是九月黄,滑嫩香甜,松岗村这边没有这种野果,张灵悦上辈子家中搬到清平县后,才在市场上买到这种野果吃。
    说起来,好像用自然地理给划界似的,清平县那边,全境都比水门镇原属的县地势高,山川风景,比水门镇原属的县秀丽自是不必说了,出产的物产也比水门镇丰富。
    像张灵悦曾吐槽过的写家乡的作文,一没景色二没物产,连山上的菌菇也只得一两种能吃的,这种事,如果她是在秀水镇的中学宿舍里发牢骚,根本不会有学生共情。
    因为人家的家乡就是景色秀丽,物产丰富,去野炊随便就能捡到可以吃的大蘑菇一点也不稀奇。
    放在种田小说里,那就是能够靠山吃山的地方,跟水门镇这边只有草树,以及寥寥几种能吃的野果菌菇的小土山包不一样。
    只不过,物产虽多,但因太常见了,且高山也阻挡了发展的脚步,再加上现在的经济环境不行,人们普遍思维僵化,没什么超前的眼光,想不到发拓优势,整合资源,包装营销,带动老百姓发家致富。
    于是富的镇子就一直富着,穷的就一直穷着,比如秀水镇,村民们在家乡只能捱穷,有门路的,都倾向于出去讨生活。
    张立孝吃着九月黄,一边吃一边赞叹,最后舔着嘴唇羡慕道:“要是我生在明生哥家的村子里就好了,年年都有九月黄吃。”
    真是孩子气的话,年年吃又不是顿顿吃,再说顿顿吃也会腻呀。
    在现在,以及此前漫长的岁月里,相比能吃野果但山高地少的云上村,还是平缓易耕种的坡地,人均拥田亩数更多的松岗村,生活起来要舒心得多。
    毕竟田地多,山不高,阳光足,作物产量高,人们能吃饱肚的同时,去耕作也不用那么辛苦。
    张立孝还小,没挑过沉重的粪肥爬山过垌去耕种,没在天旱的时候,肩头挑破皮,挑水去山上的旱地抢救庄稼,更没在辛辛苦苦把庄稼种出来后,挑着死沉的农具,爬山过垌去收割,在劳累一天把粮食收割完毕,还得靠肩挑、靠背背,把粮食给从田地弄回家,才只看得到有美味野果吃的美好,不知道背后生存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