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林黛玉的形象分析
作者:红豆八宝饭   红楼追梦人最新章节     
    《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其实并不讨人喜欢,说话厉害的人。是需要有所依仗!
    哪怕王熙凤,跨越阶层是事实,其余随便说了。一开始,还都买她的账。
    就是人是根据结果来看的,王子公主的话,那么必然需要彼此的爱情。林黛玉没有。
    她并不讨贾宝玉喜欢,然后她就怼他来,但最后又一无所有。只能靠着贾家,让薛宝钗跟贾宝玉结婚,自己还死得很惨!
    这是警告!不是女主!就是反套路到这份上让人不舒服!我们喜欢的还是话不多,但其实厉害,或者话多但是你奈何不了我!
    也就是林黛玉找贾宝玉的麻烦不是吸引他注意,而是她要么有底牌,要么真的不屑!到最后,看得人反感!
    三流言情!她要为了他,要死要活,就照着他喜欢早点改呗!所以,我觉得她必须得是真的不屑,但她怎么可能不喜欢!
    就是林家也没有贾家气派!林如海还护不了黛玉几年。她总得嫁人,学着好好和人说话!
    管家什么的。贾宝玉不算厉害,或者贾家讲规矩,也要脸面。所以,唯一的理由,就是林黛玉根本不用学这个,他是个爷们,以后娶妻生子的。
    这个设定,绝对够说服力。他说话再厉害,也能理解,而且前面黛玉都是说真话。
    谁痛快!挑剩下的,关键还得给史湘云,所以,史湘云一看,也阴阳怪气了!
    合着你就压我一头了。跟着你,真那什么吧。
    那么,这个故事就得是这样的设定。林黛玉或者甄宝玉所在的甄家,甄士隐做了巨大牺牲,原本打算把女儿甄英莲拿去给贾府。
    就跟秦可卿差不多!
    但是,闹着看花灯,丢了。五鼠闹姑苏了,还走了水。
    钦差呢。就是,算下来,甄士隐和妻子因此去了岳丈封肃那里。
    有罪吧。甄家得戴罪立功。所以,来了探花林如海,钦点,甄宝玉以唱戏来进这些人家,搜集情报。
    林如海就知道,这些个大商人,有没有官商勾结,虚报冒领。巡盐御史么。
    证据是甄家获得。可甄家是钦差,谁跟甄家说真话,所以,甄家通过戏班子拿,重要的,还得自家人上。
    也就是甄宝玉。他知道甄士隐的牺牲,自家姐妹这么牺牲,他得站出来。
    然后,这里,他应该是拿了。事关重大,金陵闹得,林如海都只能请长假!
    毕竟金陵官商勾结!
    贾雨村又来了。他们设法让甄宝玉假装林家大姑娘进京,不然,他们还办不下来。
    就像薛家,买了香菱,秦家女。啥意思。
    秦家的事情,有薛家善后。这些皇商是这样的吧。
    必然是僵持不下。护官符,也就是林如海和甄家也未必能弹压下去,所以,进京。
    林如海和贾雨村商量妥当,联系贾府。
    贾府有船在金陵,就让贾琏接了人回去,因为林如海联系的肯定是荣国府贾政。
    而林如海妻子贾敏病故,前面独子没了,所以甄宝玉假装林家大姑娘黛玉进贾府。
    他可能想的是面圣的戏,但现实里,贾府都觉得他规矩有问题。贾母被宝玉提醒,原来是跟秦可卿一样的。
    她之前也得了消息,说的是薛家大姑娘,还把史湘云送走了。
    误会误会。这人贾政啊,虽然是贾琏,就是贾政送林家大姑娘,所以贾母不顾孙子宝玉反对,和之前就是王夫人说了,宝钗。
    进宫待选,薛蟠傻了,薛姨妈不傻。这不扯虎皮,做大旗,一早跟王夫人王子腾说了,看谁家方便,我们宝钗闭月羞花的。
    王夫人琢磨薛家大姑娘,这牌面,跟贾府三春差不多了吧。肯定肥水不流外人田。女大三抱金砖,就跟贾母说。
    贾母一琢磨,就叫史家人接走了史湘云。但现在林家大姑娘黛玉是贾琏送过来的,贾母抽空问了,贾政。
    贾琏说了,千真万确。他本来有事,不是二叔交待了,在姑苏码头等到了二月啊。
    贾母就理所当然,把林黛玉和贾宝玉安排一起了。因为这是贾政的意思。
    男人外面的事情,肯定有他的考虑。贾母和王夫人,就是我都不知道,你哪里知道?
    你现在问我,我还是不知道。
    贾宝玉反对无效。或者,背后王夫人,贾母也压得住。
    然后,薛姨妈母子总算来了,王夫人没有从贾政那里套出话来。
    贾政的钱袋子赵姨娘还晃了进来,就是透出个银子的话影子。
    就不说了。这段日子,王夫人就琢磨着,所以一听薛姨妈来了,亲自出去迎。
    说话主要是套话,金陵最近怎么样。
    银子啊。但是,王夫人打听不到,内宅哪里消息那么灵通,就薛蟠打死了人。
    还得从薛姨妈这里套话。
    结果,秦家……东府秦氏所在的江南秦家……王夫人这下是真吓一跳。
    薛姨妈还喊了薛蟠的姨太太香菱,来给王夫人见礼。
    于是,林家大姑娘继续和宝二爷住一个院子,别说王夫人,得了消息的贾母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就是内宅妇人自然有自己行事的一套规矩,贾政这分明是要办大事。贾母甚至觉得三春会不会碍事,走漏风声。
    正好王夫人不是担心林家大姑娘,薛家大姑娘,三春索性挪出去,交给王夫人去管了。她就管了宝玉黛玉吧。
    王夫人也不敢说个不字。
    前面没有贾母会颖悟,差点就坏了贾政的事,所以王夫人不仅答应,态度端正,回头还交待心腹陪房若干人等,最近警醒些。
    尤其东府的事。蓉大奶奶跟前,没事少掺和。
    宝玉都知道了。原来贾蓉的媳妇,叫秦可卿。
    金陵的消息还是在贾府传了出去。东府秦氏最近就总有心事,趁着梅花开的由头,贾蓉携秦氏亲自去请贾母来喝酒。
    也是算一下上一年的账。要给老祖宗交个底,尤氏,将我撑我儿媳妇的姿态摆得足。
    不就江南秦家的事情。当然,还得请老祖宗照顾一二。
    贾母跟前,贾府女眷济济一堂,东府秦可卿,荣国府就是王熙凤呗。贾宝玉在这种情况下,放开了喝酒,秦氏唯恐不尽兴。
    而贾宝玉察觉家里最近明显不对啊,看着殷殷的秦氏,多喝了几杯酒,梦游仙境。
    开启金陵十二钗的回目。有时候,我觉得人做很多事情其实并没有想,做了才不痛快。
    或者被人不断放大和加深这个不痛快吧。因为,这个社会的真实其实是责任和义务,相辅相成。
    所以,总觉得我有的事情需要多想一想。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事情。
    这里,肯定是有问题的。不可能是我突然改变,也就是,别人的问题……而需要做到这一点,也不容易。
    而责任义务,或者我需要去想的,从我没有工作想起……生活不是拍戏。
    所以,做事需要听清楚别人的话,但是,不能真的拿自己的工资出来。没有,就坦诚。
    这里也能看出林黛玉这种,拿腔拿调,她没有依仗,一味小性子,那样死去,这小说格调低了些。
    她怼贾宝玉,甚至天子都不放在眼里,最后又爱他爱得要死要活,还真的死了。
    这不能拿来做主角的。也就是前面求个赐婚吧,也不难看,都伸了橄榄枝给她。
    不接的话,就是她更有能耐了,看到结尾,看得人难受。所以,就是没法赐婚。
    这不欺君,没事找事。
    黛玉不能赐婚,不是她不知道这是个机会,知道,但他不能要才对吧。
    得好笑,比如,干脆折银子吧。林黛玉那么说,是对天家这样做,很无语了。
    她怎么赐婚宝二爷。他是宝大爷,甄宝玉,他大爷啊。
    他大爷的,这么说话行事就没问题了。还只是尖酸刻薄,他又不喜欢男的。
    要不薛蟠被她收拾了一顿。原本的牡丹亭,硬是被她演成了霸王别姬。
    霸王还掉水里。所以,林黛玉得是这样吧。
    她没事看着这些闺中女子。
    心里还琢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