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好风凭借力
作者:洛小庆   文娱:让你大赛救场,你直播写三国演义最新章节     
    网络上的热议如潮水般翻涌,这篇文章仿佛点燃了人们内心深处的爱国之情与奋斗之志。
    虽然说等过了这股热血劲,可能有的人,又会恢复如初。
    但是,万一呢?
    万一有人能够坚守此刻的初心,继续沿着这条路坚定地走下去……
    那么,林北落花的这100万情绪点,就花得相当值。
    虽然这个花销,林北落已经通过这场公开课,连本带利又赚回了100万。
    ……
    伴随着掌声,林北落这场临时演讲,临时的公开课,已经正式落下帷幕。
    时钟早已跳过了表演系原定的课程时间,但场内的学生们却无一人愿意离去。
    大家都在期待着。
    期待着林北落还会不会再多说些什么,或者会不会进行当场选角。
    不过很可惜,林北落说完《少年华国说》后,就直接告谢走下了讲台。
    将话筒递给王钢。
    王钢一脸苦涩地接过话筒,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重新站回讲台上。
    风水轮流转,刚才是林北落被架着上台,现在轮到王钢被架着上台。
    看到王钢上台后,现场顿时有些杂乱。
    说实话,现场的观众们,在经历了林北落刚才那场充满感染力的演讲后,现在无论是换谁上台,其实都有点压不住场子。
    王钢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这才平复起现场激昂的情绪。
    至于学生们心心念念的选角试镜一事。
    王钢则是当场表态:
    若林北落的剧组有此需求,自会及时通知各位老师,另行安排相关事宜。
    一切均以学生们的实际利益与剧组需求为考量,力求公正、公平,期待能为剧组选拔出最合适的演员。
    有了这个保证,学生们这才放下心来,有序离场。
    前后差不多忙活了半小时,终于是把人员给疏散完成。
    “杨总,我们先回去,下午再来?”林北落问了问一旁的杨茜。
    杨茜愣了一下,下意识回答道:“好。”
    可当林北落刚站起身时,王校长和张校长的眼睛同时放亮,纷纷向林北落靠去。
    从台上下来的王钢,还特意绕过林北落,一屁股挤开西京大学的校长,笑着对林北落说道:
    “林先生,走走走,我们去吃个便饭,顺便商量一下选女角色的事情。”
    被一屁股挤开的张校长,立马站稳脚步,又挤了回来,
    “北落啊,你可是我们西京大学的金字招牌,有需要什么帮助,完全可以找我啊,保证给你办得明明白白。”
    言语间,老张还撇了王钢一眼,“有的人啊,办事不靠谱。”
    说完,还热情地拉起林北落的手,温和道:“咱们学校新开了一间食堂,里面的饭菜可不错了,我带你去尝尝。”
    王钢立马打掉老张的手,摇了摇头,“呲呲呲,不会吧,不会吧,居然有人请客去学校食堂?”
    两人对视之间,好似火花四射。
    两人还在对峙的时候,林北落却先败下阵来。
    “停停停,两位校长,我们公司还有事,就先走了,电话联系啊。”
    说完,拉起杨茜的小手,逃的一般,往教室外小跑去,根本没给两人反应的时间。
    王钢想拦一下,没拦住,只能恶狠狠地看向老张,“都怪你。”
    “哼。”
    两人相互甩脸色,可两位校长身边的其他领导们,似乎早已经见怪不怪。
    表情统一,就是看的东西不一致。
    有的在看天花板,有的在看教室里的大屏幕,有的甚至还在看自己的鞋子。
    不过都是相同的抿着嘴角,似乎在强忍着憋笑。
    林北落拉着杨茜,快步跑出西京舞蹈大学的校门,直到出了大门,林北落这才长舒了一口气。
    转头看向杨茜,松开了杨茜的小手。
    看着杨茜那发红的脸庞,疑惑道:“杨总,你这体质不行啊,跑几步就脸红了,要多练练啊。”
    杨茜顿时无语,“你……你跑太快了,我跟不上。”
    “走,我们先去吃个饭,等下再回来选角。”
    ……
    虽然刚才临时的公开课已经结束,但林北落这篇《少年华国说》的影响,才刚刚开始。
    祁学文的书房内,白杨的电话,就没有停过。
    刚挂完电话,又来一个电话,全都是问林北落的相关信息。
    谁让白杨是第一个公布林北落《洛神赋》的人呢?
    在外人看来,林北落身上已经有了文联的标签。
    所以,当林北落搞出那么大的动静,其他人第一时间就打电话过来问白杨。
    “对,没错,林北落刚才直播时候的全文,我们已经发在文联官网上了。”
    “节选要写进小学五年级的教材里?这是好事啊,不过我做不了主,我需要跟林北落确认一下。”
    “没事,没事,刘局,到时候电话联系。”
    白杨刚挂完电话,祁学文也放下手中的毛笔。
    书桌上赫然用行草写着“少年强则国强”。
    “祁老,您这书法功力见涨啊。”
    祁学文故作严肃地摆摆手,“尽拍马屁。”
    话虽如此,但眉眼间的笑意,还是出卖了他。
    满意地看着自己的作品,头也不抬地问道:
    “林小友这篇《少年华国说》,影响力那么大?”
    坐在书桌前椅子上的白杨,站起身,走到祁学文跟前,一边欣赏起眼前的笔墨,一边开口道:
    “赶巧了,那边前天才开了会,关于探讨减压提质方面,其中有个重要的议题就是学子们的爱国与奋斗。”
    “这些点,那篇文章,都给赶上了,而且加上老王和老张那直播的操作,受众面还不小,传播速度还让那边大吃了一惊。”
    祁学文笑了出声,“真是好风凭借力。”
    白杨一边笑着,一边晃了晃手里的手机,“教材局刚才还来了个电话,要节选一部分,编入小学的教材里面。”
    说完,白杨顿了顿,“估计有立标杆的意思。”
    祁学文闻言一愣,上一次教育局立标杆,可是近三十年前的事了。
    被立的那位,就是眼前的白杨。
    从那以后,白杨的“职场”可以说是一马平川。
    “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白杨却站起了身,叹了口气,缓缓说道:“我看未必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