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韩氏一族
作者:北风的雪   三国迎娶蔡夫人,荆州入我手最新章节     
    荆州位于天下腹地,历来乃兵家必争之地。
    荆州共有七个郡,以长江为界,南阳郡、南郡、江夏郡,这三郡被称之为荆北三郡。武陵郡、长沙郡、零陵郡、桂阳郡,这四个郡被称之为荆南四郡。
    荆州的地理位置的优越,相当于一个重要的枢纽,四通八达,南有岭南、西有巴蜀、东有江东,处于中间地带的宽阔平原。
    尤其是南阳郡,更被誉为天下第一大郡。
    永康元年,义阳乡外。
    万里无垠的农田都是金黄一片,金黄的稻谷随风起伏,放眼一望仿佛茫茫金波。
    顺着乡间大道向西行进不远,便可看见桐柏山山脉,一座由石块夯土垒成的坞壁,依山而建。
    此处便是义阳韩氏一族的坞堡,巍峨而庄严。
    占地面积极大,外有高墙深壕,内部房屋毗连,前后开门,坞内建望楼,四隅建角楼……
    坞堡构造如同城池般,固若金汤,保护着坞中韩氏族裔。
    韩姓出自姬姓, 源自黄帝的后裔。春秋时又有韩姓士族以姓建国,被秦所灭后,其宗室子弟大都聚居于颖川郡。
    而义阳韩氏,正是数百年前分离的一条支脉,来到此处落地生根,逐渐发展壮大至今日。
    今天艳阳高照,是个特别的日子。
    韩氏族长奢靡的庄园内,亭台楼阁、池馆水榭、青松翠柏应有尽有,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尽显雍容华贵。
    一中年男子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衣着华贵。在屋外急促不安地站立,此人正是韩氏族长韩亮,字盛钰。
    听着门内爱妻痛苦地哀嚎声,额头不禁流下豆大的汗水。即便在这凉爽的秋天,却也如同盛夏般汗如雨下,浸湿了衣裳。
    不停地有妇人在产房里面忙碌着,端水烧水的,忙着擦汗打气的,接生婆喊着用力的。
    “哇!哇!哇!”一阵婴啼声从屋内传出。
    韩亮并没有因此开心,而是攥紧拳头,愈发紧张起来。
    “家主!母子平安,是位公子。”一嗓门洪亮的妇人声音从屋内响起。
    韩亮不顾礼仪推门而入,一眼便看见被接生婆抱着的婴儿,响亮的哭声在屋内回荡。
    “好好好!我韩亮也后继有人了!”韩亮小心地接过婴儿。
    他身为义阳韩氏一族的族长,已经三十有七,快要到了老子所说的四十不惑之年。
    然而,他早年全身心投入家族之中,将韩氏打造成在义阳首屈一指的世家大族。
    韩氏作为南阳郡新兴的大氏族,就是凭借着有属于自己的传世经文而立足的。
    二十年前,义阳韩氏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氏族。
    韩亮也还不是族长,年轻气盛的他自然不甘心韩氏吗没落,便离开家乡,独自踏上千里求学的道路。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竟然遇到经学大师马融,于是便在他的门下苦学了三年的古经文学,虽然只是万千门徒中不起眼的一员。
    当他再次回到义阳韩氏之时,带回了一卷经过批注的《论语》,还有一卷只批注了十分之一的《左传春秋》、《九章律》等等……
    没有人知道这些东西他是从哪得到的,作为一名士人获得书籍不难,难的是其中经过大儒断句和批注后的内容。
    古代所有的书籍都是一列到底,没有标点符号的分句分段的,没有经过断句或者批注的书籍,很有可能会使读书人误解文章的意思。
    而韩氏拥有三部经过断句、批注过的典籍。虽然其中两部不完整,但也完全可以凭此,开办私学广收门生。
    经过近二十年呕心沥血的发展,韩氏日渐壮大。
    韩亮也被族中长者,推举成为韩氏一族的族长,家族顿时陷入蓬勃的发展。
    直至今日,他回过头却发现,自己还没有子嗣继承,传承无后。
    也不能说他没有孩子,十年前有个长子,可惜早夭,后来爱妻接连诞下三个女儿。
    氏族内家规森严,而族人若是没有尽到繁衍子嗣、光耀家族的重要责任,这样的族人死后以后是不能入祖坟的。
    对于他这种人来说,死后不能进入祖坟,就像是浮萍无根,犹如孤魂野鬼般。
    不被家族承认,这让视家族为全部的韩亮,所不能接受的。
    还好老天保佑,他的第五个孩子是个男孩。
    兴奋的韩亮没有注意到,怀里的婴儿此时已经停止了哭闹,眨着水灵灵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四周。
    “我这是穿越了吗?”婴儿环视着四周迥然不同的环境,和变成婴儿的自己。
    他原本只是个普通的中年上班族,年轻时父母因病去世,家里的积蓄也因为看病而花光,所以直至三十多也孤身一人,平时看看小说算是他唯一的兴趣爱好。
    就在他以为自己会平凡的度过一生时,就莫名奇妙地穿越成婴儿。
    看周围人的衣着、房屋的布局,他断定自己穿越到古代,虽然不知道是何具体时期,但从屋内装修奢华程度来看,想必也是个富贵人家。
    韩亮看着怀中,不哭不闹的婴儿,说道:“作为韩氏的长公子,我的孩子,你要肩负起振兴家族的重任。就为你单取一个字‘玄’吧,玄字寓指大度、志向远大、聪慧之意。”
    与此同时,远在洛阳的汉桓帝刘志逝世。
    次年年仅十二岁的汉灵帝刘宏继位,改年号为建宁元年。
    转眼十三年过去了。
    韩氏坞堡内的主道上,一位衣着华贵、气度不凡的少年,牵着一匹枣红马,向坞堡外走去。
    清晨的阳光穿透云层,照亮了坞堡内的石板道上,微风吹过,淡淡的草香与泥土的芬芳交织在一起,让人心旷神怡。
    路边一个少年,扛着三米长的长枪,热情的招呼道:“长兄,可是要去宛城?”
    “没错!”韩玄闻声停下,一脸笑意的点头,“熙弟,可是要去练武场?”
    父亲韩亮总共有两个弟弟,二叔韩昌,三叔韩盛。
    二叔年轻时脾气火爆,喜好结交游侠,少年时常常领着一群家族子弟在外好勇斗狠、惹是生非,是南阳郡有名的恶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