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不是膨胀就是无知
作者:爱吃绿的西红柿   全家穿乱世,别人逃荒我们开荒最新章节     
    这边陆常山和陆大伯说话,不远处的陆银凤一边揉面,一边抹眼睛,还怕一个不小心眼泪掉进面盆里,尽力隐忍着。
    她一直觉得对不起儿子,更对不起老父亲,要不是她性子软,怀孕的时候有啥委屈都憋着,孩子也许也不会是个不会说话的。
    那个男人把女人带回家的时候,她是真不想活了,可是看着头发花白的老父亲和兄弟,拼了命也要把自己,拉出那个烂泥潭,她才想明白,自己拼了命也要活着,要硬气起来。
    只有这样才能照顾老爹,照顾儿子,可是还是害的老爹,撇下他最不放心的侄子,背井离乡,。
    她最知道老爹的心愿,落叶祸根,她领着铁头,能和常山玉英她们互相照顾。
    如今老爷子心愿算是彻底达成了,她们不但回来和常山他们住在了一起,陆浔还做了那么大的官。
    她们这样的人,平时见到官差都不敢抬头,哪里能想到家里人能当这么大官,这让她怎么能不高兴。
    他们这些长辈高兴,家里其他孩子和湾里人更高兴。
    一个一个跟着忙活到飞起,巧果儿带着冬生四个小的去采蕨菜和龙须菜,前后两个作坊,更是急着赶工,明天那位巡检大人不止来吃酒,还要把带一批药粉回去。
    湾里其他人也是,李二大爷和程老爷子,在湾里上上下下走了两圈,看到道路两旁,都被各家收拾的干净齐整,才算满意,相携着一起去给陆家道喜。
    村里其他几个主事儿的老头,也都听到了消息,也都是赶紧把自己负责的那一块安排妥当了,一起奔着湾里过来。
    当然只有一个人除外,谭族长。
    站在自家坡上,看到其他几个主事儿的老头,互相招呼着,奔着陆家湾里去,谭族长知道自己大势已去,再挣也挣不出什么名堂了。
    而且这回他是彻底死心了,心服口服了,他原本实在瞧不起那一家泥腿子,可是却忘了那句话,时也命也,造化也!
    他原本在家乡,虽然有秀才功名,有些脸面,可也就是一个普通的乡绅。
    想要再进一步,只能指望着儿子孙子读书考功名。
    现在不说他这儿子孙子读书怎么样,这朝廷到现在都不安稳,恢复科考更是遥遥无期。
    运道不如人,他也只能认了,不过他也不得不承认,虽然时势造英雄,那一家子也都是能人,合该人家得势。
    不说这边谭族长服气又不甘心,往湾里走的这些个主事儿的老头,不管是之前的,还是后落户的两个,对湾里的陆家,却都是心服口服。
    陶老头对着许老头和其他几个道。
    “过几天大地里的活干完了,各家各户开始建房子,咱们都得上上心…!”
    “就像陆里正之前说的,好好规划规划,哪里建房子,哪里建茅厕,哪里建猪舍鸡圈…!”
    “都得琢磨好了,不止外人来了看着好看,咱们自己住着也顺心…!”
    许老头点头。
    “是这么个理儿,不止住着顺心,家里孩子也少生病,外面闹时疫那阵,里正娘子让咱们事事注意,别说时疫了,我家那小孙子,那些小毛病都没犯过…!”
    陶老头和许老头说话,其他几个老头也非常认同,后落户的那两个更是没啥说的,他们在流民营的时候,医官也是这么交代的,可是那时候他们没有这条件,现在安稳了,还有啥好说的。
    这些个主事儿的老头,前后脚进了葫芦口,陆常山和陆大伯把人迎进去,又把陆浔叫出来见客。
    不等这些老头说话,陆浔笑着拱手叫人。
    “陆浔见过各位伯爷,叔爷…!”
    这两句话把这些老头叫的心花怒放的,都不知道怎么答应好了。
    在他们面前叫他们,伯爷叔爷的可是一个九品武官,听说和县里县丞,主簿,都是可以平起平坐的,除了那位县尊大人,这三河县就属这县丞,主簿,巡检官最大。
    这么大的官不但出在他们村里,回村见了他们,还执子侄礼。
    这些人一时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只能看着陆浔一个劲儿的说好,又对着陆常山和陆大伯道喜。
    陆常山和陆大伯也高兴的让他们坐下,陪着他们寒暄说话,李二大爷和程老爷子也帮着待客,招呼这些人。
    他们当属这几个老头里面最淡定的,因为他们不但住在湾里,家的子孙也都跟着陆浔一起在巡检营。
    现在最小的都是什长了。
    刚把羊排洗净腌上,洗手出来的沈玉英,看到这些老头说的兴高采烈的模样。
    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她们是不是把陆浔当巡检这件事儿想的太简单了,以为自家高兴高兴就算完事了。
    按理说,别说陆浔这种直接升为有品阶的武官,就是家里孩子考中童生秀才,村里老辈子人来道喜,怎么也该吃顿饭的,村里的孩子上门来讨喜钱也是要给的。
    这村里的这些老人倒是都好办,今天没有准备,哪天再后补,铜钱什么的,因为一直收草药,也都是现成的,她一会儿和老陆商量一下,交代小六子一声就行。
    只是明天除了张巡检,会不会有其他人过来,她一会儿还是问问陆浔吧!
    她都才想到,陆浔这个憨憨小子要是忽略了这一点,他们明天可就被动了。
    也不是她们不通人情世故,实在是她们也没经历过这个朝代这些事儿,再一个,还是那句话,穿越小说看多了,主角不是王爷就是状元,他们真是没把这个,在穿越小说里小到不咋出现的官职放在眼里。
    沈玉英忍不住在在心里提醒自己,得记住改变这个观念,前世她和老陆家里都是三代贫农,她和老陆拼搏了一辈子,家里才勉强算是脱贫致富,奔了小康,是怎么能做到,不把这个朝代九品武官的官职,相当于前世的县公安局局长放在眼里的。
    不是穿越者的膨胀就是无知!看来她们得好好正视这个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