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进化
作者:非有常非无常   大明道士天子,但是在永乐最新章节     
    营帐内,于谦缩了缩脖子,感到莫名的恐惧。

    朱悟净忍不住咳嗽,好受一些后,方才说道:“你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思考,才得出这样的结论?”

    朱高煦眉头皱起:“难道不是吗?”

    “明朝朱家又不是汉朝刘家,基因上就不具备断袖之癖。”

    朱悟净忍不住吐槽,同时挥了挥手,示意于谦坐下。

    于谦像是一棵树,没有移动,面上有些抗拒。

    朱高煦却一马当先,直接坐到了朱悟净对面,同时抢过对方的茶杯,牛饮而下,咂了咂嘴。

    “刘家喜欢男色这点,你老爹还是知道,只是这基因是什么?”

    基因是什么?

    基因就是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

    朱悟净很想这样回答,但是转念一想,这些生物学的知识,朱高煦大概听不懂,即使听懂,也未必会信。

    人们往往只会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

    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纪,还有很多人相信地平论,而且还很难说服对方。

    换言之,不要尝试和人辩经。

    随意,朱悟净用这个时代人们信服的说法进行解释:“基因是阐教关于生命造化奥秘学问也就是‘元婴’之中最大的奥秘,是一切生命的基础,也是女娲和伏羲创造万物的设计图……”

    朱高煦眨了眨眼,完全没有听懂。

    朱悟净沉吟片刻,随口胡诌道:“爹应该知道女娲造人吧?”

    “这个咱当然知道。”

    朱悟净解释道:“事实上,女娲造人是有一个过程的,经历了无数岁月,每日都要有七十次变化,这才创造出人类。”

    “而这亿万次变化之中,又弄出了很多没有思想的中间产物。”

    “这些中间产物继承了女娲大神的造化之能,也会产生各种变化,只是比起女娲大神一日七十化的神通,它们进行一次变化的时间要漫长的多,是以万年乃至亿年为单位进行的。”

    “这种变化,阐教称为‘进化’。”

    “女娲大神造人的边角料经历了亿万年的变化,逐渐演化成了这世间所有的生物。”

    朱悟净随手指向营帐之外。

    野草在风中摇曳,树木舒展枝叶,微风拂过水面,恰好有鱼儿跃起。

    朱高煦有些好奇地问道:“难道说这世间生物还会变成另一种样子,像是鱼儿变成飞鸟,虫子变成花朵,树木变作猛兽……这听着就像是孙猴子的七十二变。”

    朱悟净悠悠道:“生物的进化存在一条脉络,就像是一棵树,所有的生命各司其职,铸造了天体的自然。”

    “藻类制造氧气,动植物消耗氧气,菌类腐蚀分解动植物……”

    “相比起作为万灵之长的人类,天体上所有的生物必须联合起来,像是一个巨大的集团,相互竞争,相互淘汰,又相互依存,以此螺旋向上。”

    “这就是阐教所说的‘道法自然’。”

    “所有的生物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各個物种之间保持着脆弱的生态平衡,只有作为万灵之长的人类不在其中。”

    朱悟净看着钱塘江水,语声带着一丝无情,似是高高在上的天道,无情地阐述一个可怕的道理。

    “自女娲大神创造出人类,人类来到这个世界后,还未进入刀耕火种之前,就灭绝了这片大地上百分之九十的物种。”

    “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这也是天道的一部分,若是不想被淘汰,就必须变得更加强大。”

    于谦皱起眉头,出声道:“阁下说的道理虽然新鲜,但是人毕竟不是野兽,是有道德的,怎可用‘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之说一杆子打死。”

    听到这话,朱高煦嗤笑道:“书生意气,说什么道德,什么礼义廉耻,你怎么不和山海关外的蛮夷说?”

    朱悟净:“四方蛮夷唯一可以听懂的语言只有利刃和马蹄。”

    “你们说的对。”

    于谦微微颔首,没有反对父子二人的说法,却依然坚持道:“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要施以教化,而不是单纯地用刀斧建造长城,而是要在四夷的心里建起一座长城,这才该是大明王者之师该有的样子。”

    朱悟净对此不置可否,而是转移话题道:“想要阐述大道是一件无比困难的事情,即使是我等阐教也无法保证每一种说法都是正确的,甚至可以说,每一句话都存在被现实推翻的可能。”

    “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这个理论在我们阐教的学说中,被称为……”

    朱悟净想了一秒,随口编了一个名字。

    “天择进化论。”

    “该学说认为生物的进化来自于优胜劣汰,整个自然就像是一个筛子,不断筛选更优秀的物种,同时淘汰劣等的物种。”

    “这种学说也被应用在社会层面,远在西方地中海的大秦、大食、泰西等地,存在一种叫做‘犹大’的民族。”

    “他们认为只有犹大人是高等种族,其他所有的种族都是劣等的,生来就该是他们的奴隶。”

    “也是因此,这个种族被大秦、大食、泰西诸国所不齿,历史上更是多次奴役、屠杀、背叛收留他们的国家和民族……”

    朱悟净觉得闲着也是闲着,也就将犹太人(犹大人)在历史上做过的事情全数如实讲述了一遍。

    听着听着,于谦先是荣辱不惊,而后逐渐失态,最后又恢复平静,只是表情有些麻木。

    等到朱悟净讲完,喝着茶水润嗓子的间隙,朱高煦忍不住感叹道:“咱本以为爹这种先骗弟弟,再骗儿子,最后还骗孙子的人已经够无耻了,没想到这西方还藏着如此人物,真是不知廉耻,毫无羞耻之心。”

    朱悟净:“……”

    这话是不是黑了什么人。

    于谦则是有所怀疑:“阁下所说确实新鲜,只是不知为何我总觉得有些不对……”

    “有什么不对吗?”朱悟净强调道:“我可没有刻意抹黑,都是如实讲述。”

    朱高煦:“咱觉得如实讲述,就已经是在抹黑了。”

    于谦沉吟片刻,而后拍手惊呼:“你说的这个犹大人,不就是开封的一赐乐业教吗!?”

    “一赐乐业……以色列!!!”

    朱悟净放下茶水,表情骤变。

    于谦颔首道:“一赐乐业教也被称为‘挑筋教’,因为他们宰杀牛羊时剔除脚筋,所以有这个称呼。”

    “这些人感觉挺正常的啊。”

    “而且他们寺庙里还挂着万岁牌,信封的圣贤也包括女娲,好像也没有你说的那么糟糕。”

    朱悟净冷笑一声:“那是因为他们久沐王化。”

    朱高煦听说自己的身边就有这种习惯于背叛的蛮夷,当即脸色一黑,无言地抬起手,对着朱悟净做出抹脖子的动作。

    “这种恩将仇报的东西,我们是不是要提前解决?”

    朱悟净沉吟片刻,而后说道:“没有必要。”

    除了二战时犹大人想过在东北建国,确实没有做过什么危害中华的事情,而且经过千年的演变,这些开封的犹大人连自己的经典都未必读得懂,所以问题不大。

    朱高煦听到这话,也没有多说,只是在心里暗自决定,若是日后继承皇位,一定要将这些忘恩负义的玩意全部消灭,一个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