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召宋应星、陈振龙进京
作者:昆吾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最新章节     
    八月二十二日,朱由校就驾崩了。
    八月十一日的奏疏,这个时候朱由校已经是病重了,怎么可能会重视这件事情。
    身为臣子,为君分忧,皇帝病重无法处理,难道大臣们不能处理了吗?
    砰!
    一直面色平淡的崇祯将奏疏拍在龙案之上,暴怒道:“这群狗官,只知道结党营私,争权夺利,丝毫不顾忌百姓死活,这种事情都不上报,
    陕西巡抚都是干什么吃的,三边总督、内阁又在做什么?”
    怒骂了几句后,崇祯慢慢的平复了下来,陷入了沉思之中。
    为什么会发生民变,因为吃不饱。
    为什么吃不饱,因为苛捐杂税太重,这是表象。
    最根本的问题在于,百姓的耕田太少了、产出太少,耕田大部分集中在宗室皇族、士绅手中了。
    不将田地给弄出来,朝廷就算是免除一切苛捐杂税,都无济于事。
    崇祯这段时间看过户部的记载,北方夏麦秋粟亩产2石,南方稻麦两熟田亩产3石,这么算下来,平均亩产两石半,也就是380斤左右。
    而人均不足2亩田地,若是遇到水灾、旱灾、蝗灾等等的,能一日三顿粥都是奢侈,更别提朝廷重税和士绅官吏的层层盘剥了。
    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让百姓有更多的田地,产量不够,那就田地地数量来凑。
    人均两亩不够,那就三亩、五亩,甚至十亩。
    这话说着简单,但真要实施起来,困难无比。
    大明两百余年,历经十五帝,也只有洪武和万历年间搞清楚了全国田地的数量,足可见清理田地数量这项工程的难度。
    涉及到宗室皇族、士绅地主的利益,必须得掌控强有力的兵权,这样才能防住他们暴动。
    分田目前做不到,但他可以引进产量高的作物,例如土豆和红薯。
    后世史书记载的很清楚,土豆是万历年间进入大明,而红薯是1593年由陈振龙引入大明王朝的。
    “土豆是谁推广的来着?”
    崇祯皱着眉头努力的回忆着脑海中的资料,回忆了好一会儿,他没有想起来土豆是谁推广的。
    “算了,让宋应星来做吧!”
    崇祯放弃了回想,直接点名了。
    他本来是想等掌握了兵权后,搞到钱和田地后再让二人来的,但没想到现在被逼着提前让二人来了。
    “皇爷,奴婢记得京官中,没有叫宋应星的人!”
    听王承恩低声回应,崇祯笑了笑,没有解释。
    若是连王承恩都听说过这二人,那才叫是奇了怪了。
    这二人在大明王朝可能不太响亮,可在后世那可是响当当的存在。
    宋应星编写的《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而陈振龙则是中国引种红薯第一人,为缓解当时国人的温饱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我国农业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
    “让李若涟进来!”
    片刻后,李若涟就进来了。
    “李若涟,你安排两队人马,去江西奉新县找一个叫宋应星的人,此人应该是位举人,
    另外去福州府长乐县找一个叫陈振龙的人,此人中过秀才,后来弃儒从商了。”
    “去的时候,都客气一些,这二人用的好,能影响大明的国运,务必安全的护送到北京。”
    崇祯重点的嘱咐了一下。
    这让王承恩、方正化、李若涟三人心神如遭雷击,他们从未见皇帝如此郑重的嘱咐一件事情,连去忠州宣秦良玉都没有如此待遇。
    李若涟迟疑了一下,道:“陛下,如此重要,臣想亲自去一趟,确保万无一失。”
    “不行,你还有另外的事情要做,让王国兴他们去吧。”
    崇祯直接就回绝了,无论是去江西还是去福州,都不是短时间能搞定的事情,一来一回至少得一个半月到两个月的时间。
    而且两人来了一时半会儿也搞不出来,远水解不了近渴。
    而秦良玉还有一个月就入京了,一旦入京,就是整顿锦衣卫的时候,也就是去查抄八大晋商的时候。
    将八大晋商抄了,至少能抄出数十万石粮食,缓解陕西灾情,到时候再从江南买些米,省着点,能撑到红薯和土豆收获的时候。
    查抄八大晋商,除了李若涟,其他人他不放心。
    “去安排吧!”
    李若涟离去后,崇祯的暴怒的心缓解了许多,现在就等查探消息的方稳回来确定具体情况了。
    忙到现在,天色已晚,崇祯用完膳后嘱咐道:“大伴,方稳什么时间回来,就什么时间叫醒朕!”
    嘱咐完,倒头便睡。
    第二天早上,还在迷糊中的崇祯被王承恩叫醒。
    一刻钟后,崇祯洗漱完后看见了风尘仆仆的方稳:“方稳,辛苦你了,你把打探的消息具体的说说。”
    “大伴,赐座!”
    “奴婢叩谢陛下!”
    方稳谢完恩后,便道:“皇爷,奴婢在陕西境内查探了一翻,蒲城、白水、泾州、富平、淳化、三元等地皆有叛军,
    主要原因是大旱,颗粒无收,官府有摊派各种杂税,百姓忍受不了才有了造反。”
    “不是叛军,是民变,记住了!”
    崇祯忍不住打断了方稳的话:“你继续说!”
    “皇爷,十六处民变中,以白水尤为严重,白水的民变首领叫王二,聚集数百人攻破县城,诛杀了知县,然后退至白水洛河以北,现在已经将聚集了近六千人。”
    “这些人中,骨干力量是叛卒、响马、驿卒、逃卒,约占了一成,余者皆是饥民、难民。”
    “其余各处,都是数百人到千人不等。”
    这一刻,崇祯脸色终于变了,他知道严重,但没有想到已经到了这等地步了。
    这些人合在一起接近两万人了,即便大部分是难民,两万人也足够卫军喝一壶了。
    况且,现在内地的卫军战斗力真的能扛的住吗?
    “方稳,你先下去休息吧!”
    待方稳走后,崇祯揉了揉太阳穴,然后起身朝着皇极殿而去,眼中杀意毕露。
    他倒是要看看这群素位尸餐的朝臣们怎么解释,解释不了就不要怪他举起屠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