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四人度蜜月
作者:高兴的熊猫   重生不做接盘侠!建设美丽大中华最新章节     
    林向前又想到上辈子有一个叫牟其忠的牛逼人物。
    凭着几百车皮的生活用品物资,愣是从苏联人手里换下来三架飞机。
    牟其忠也从中获利上亿,创造了商业神话。
    从来没有人想过生意居然还能这么做。
    林向前决定给她来个截胡。
    既然牟其忠能把这个生意做通,我就借着你这条路子,我也来做一把罐头换飞机的生意。
    一来好好赚一把。
    二来解决一下老丈人的困扰。
    林向前一脸认真的说道:
    “爸,我有个主意,而且肯定能行得通,能帮你解决这个事儿。”
    池建国:“哦,是什么主意?说来听听。”
    池小云也睁大着眼睛看着林向前,她知道林向前每回都能够化腐朽为神奇,想出一般人想不出的主意。
    林向前认真说道:“飞机咱们还是从外国人手里想办法,不过不是买,而是换,
    池建国不解道:
    “换??怎么个换法?从哪个国家手里换?
    林向前:“苏联,苏联的重工业是世界有名的,他们做出来的飞机大炮,质量一等一的好,这也是他们能在战争中屡屡打胜仗的关键因素,
    池建国点点头道:
    “苏联人的东西当然是好的,可是我们拿什么跟他们换呢?我听说现在苏联内部乱的很呢,
    池小云听得认认真真,一句话都不敢插,
    林向前:“没错,爸,咱们要的就是他们这个乱,他们要不乱,怎么还换不了呢?我是这样想的,爸,他们现在国内要吃没吃,要喝没喝,连买双袜子都买不到,我听说苏联人的商店已经被抢劫一空,老百姓们想买东西只能去黑市买,黑市上的东西,都是被当地黑社会垄断的价格,比原来的要翻10倍不止,所以很多在咱们这里便宜的日常用品,在他们那边就成了抢手的金疙瘩,
    池建国听得很认真不时的点点头:
    “向前,黑社会垄断什么的这些消息你是从哪里听来的?省里定着全国报纸,连内部的参政消息我都有,我都没看到过这个消息,你这个又是从哪里听来的?
    林向前心想这些消息当然是他上辈子就已经知道的事儿,
    而且那是苏联解体之后,全世界的媒体才开始疯狂报道
    眼下这些事儿其他国家的人自然不清楚
    “爸,这是我根据一个国家内政极乱的逻辑推理出来的,想我中华上下五千年,唐宋元明清,哪个朝代覆灭之前不都是民不聊生食不果腹吗?民生经济要在太平盛世下才能有序的发展,现在国家都已经自管不周了,哪里还有闲情去管老百姓们每天吃什么穿什么,我想现在的苏联内部肯定是这个样子,
    池建国点点头道:
    “你这个分析不仅有逻辑,而且也符合常理,你继续说,怎么个换飞机法?
    林向前:“爸,我在义乌县搞了一个小商品城,这个小商品城最大的特点就是各种各样的摆货多琳琅满目有几万种,生活用品都是物美价廉的制作成本极低,这些东西在国内,不算是什么稀罕东西,可是要是把这些东西运到苏联,那可就是他们那是抢手货的,
    我敢说现在苏联人看到飞机大炮就头疼,看到生活用品就开心的不得了,我想就用这些商品来跟他们交换他们的飞机,具体多少商品换多少飞机,要和他们洽谈过后才知道,但是我相信用商品来交换,肯定比我们拿真金白银去买飞机要划算的多,
    我给义乌的商家们提供营销场所,我问他们采购,价格上我有最大的优势,我相信通过这个方法不仅可以换来飞机,而且,可以把成本压到最低,并且我会和他们谈好条件,一定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客运飞机,
    池建国:“这个主意倒是不错,现在我们国家外汇储备也不高,要是拿外汇去买飞机,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压力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但是用商品来换的话确实,压力就没这么大了,只不过万一他们把飞机给了我们,但我们没有他们的维修技术可怎么办?飞机是机器,总有坏的一天,
    林向前:“这个我们也不怕,爸,我都想好了,咱们给他们运的小商品,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用完的,就算我们从他们那里换三架飞机过来,他们至少肯定要我们几百车皮的商品,那几百车皮的商品,我也不可能一天就发给他,
    我慢慢的发,今天发十车皮,过一个月再发十车皮,这些货物我甚至可以发上两三年,他们要是给我们卡维修技术这一块,我们就给他卡商品,并且我肯定会在合同里写的清清楚楚,我们这边会派工程师到他们那边进行学习,直到把飞机的维修技术全部学会,我才会把最后一车皮的货物发给他们,
    池建国认真的看了看林向前,
    在此之前,他从女儿的嘴里知道林向前挺会做生意的,
    但没想到,他是一个做生意的奇才,
    这么拐里拐弯的交易方式都能让他想得到,
    而且胆子这么大,用国内剩余的商品去交换,这一招确实妙
    “向前你这个想法听上去还不错,但是实际操作起来,还是有一定风险的,毕竟你没有和苏联人做过生意,不知道他们那边的人脾气秉性怎么样?
    林向前:“爸,我觉得这个不用担心,不管是苏联人还是哪个国家的人,只要是人,人性总是通的,这对我来说就是一笔生意,既然是生意,那就是拿我有的换我想要的,我相信苏联人肯定也是这么想的,
    他们现在整个国家一大半的人吃不饱,连袜子都没得穿,那些铁疙瘩在他们眼里毫无用处,我觉得我们只要真诚的去谈判,给他们一个公道的价格,是可以换来飞机的,
    池建国:“你说的有一些道理,不过这个事情太大,我还得回去和领导班子,开会研究一下,
    池小云插话道:
    “爸,我觉得向前这个主意真是太妙了,拿小商品换飞机谁敢这么想?现在改革开放,国家不是说了吗?心要细,但是胆子要大,这样才能闯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路,你们之前开了半年多的会,也拿不下一个主意,不如就让向前试试,再说这也没什么损失,最多就是浪费两张去苏联的飞机票,谈得下来最好,谈不下来那就算了,你就让向前试试嘛,
    池建国:“哎呀,小云,爸没说不让向前试,爸也说了向前这个主意挺好的,向前这脑瓜子确实与众不同,和别人想的都不一样,这一点连爸爸都佩服,只是这个事关重大,爸要和其他人商量下来,
    池小云:“那正好,爸你去省里开你的会,我和向前正好要去度蜜月,要半个月之后才回来,
    池建国:“你们去哪里度蜜月?
    池小云:“去北京,向前的一个表妹在北京开馄饨店,邀请我们去北京吃馄饨去,我也已经有好几年没去过北京了,我记得小的时候你带我去过,还爬过长城,我现在印象都不深了,我接回去可得好好玩一玩,
    池建国:“哈哈哈,好好好,去北京好,北京好玩的地方多着呢,紫禁城,故宫,天安门,潘家园都去看看,你们新婚燕尔的是应该要出去玩一玩,
    池小云:“那就这么说定了,等我们北京回来,我和向前再跑一趟苏联,帮你把这个飞机的事儿帮你办了,省得你操这个心,看看你额头上的皱纹又深了,
    池建国哈哈大笑道:
    “哈哈哈哈哈,好好好,好大的口气,不过这个方案我看也也确实可行,就像小云说的,大不了就浪费两张飞机票的事儿,但要是弄成功了,那可是大功一件,对咱们云来省的交通建设大大的有利,
    林向前:“爸,我对这事有九成把握,这事儿办成了不但能换来飞机,还能把中国的商品销往海外,对我们中国商品打开国际市场有一定帮助,我的小商品城,正愁一个打开国际市场的口子,要不就从苏联这下手,
    池建国:“好,年轻人脑瓜子好,有冲劲,向前,那就按照你的思路,
    林向前:“好的,爸,不过得等我和小云从北京度完蜜月回来,北京那边我和我妹都约好了,不过不用多久,半个月后我们就回来了,
    池建国:“哈哈哈哈哈,你们尽管去度蜜月,机场建设是件大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别说半个月了,就算你们度三个月的蜜月都没问题,好好去玩,
    池小云:“好嘞
    ............................
    林向前和池小云,孟远川和韦双双两对新婚婴儿的小夫妻,踏上了他们的北京蜜月之旅,
    林向前一开始就答应了韦双双,这套蜜月的费用他全包了,
    就算是优秀员工的福利,韦双双开心疯了,
    两队人约好了,在黄原县火车站碰头,
    林向前想起上次带韦双双去广东,她大包小包跟搬了半个家一样,想着这回东西也不会少,
    结果,大出意外,韦双双和孟远川来的时候,就只背了一人一个背包
    “双双,你的东西呢?
    韦双双刚结婚,整个人洋溢在幸福的氛围里,小脸红通通道:
    “啥东西呀?老板,
    林向前:“你的行李啊,上回去广东,你不是拿了好几大包吗?这回咱们要去北京半个月,我想着你怎么着,也得带个七包八包行李的,东西在哪儿?我帮你去提,
    韦双双:“没有没有,老板,人是会变的,我已经结婚了,已经和过去的我告别了,以前是我想不穿,我还以为外面要啥没啥,就算有啥,那也得花钱买,我心疼钱,所以什么都从家里带出来,搞得累的要死,现在想想真是傻透了,出门在外就该轻装上阵,你瞧,这样就背一个小包多轻松啊,
    林向前:“啊?双双,远川,你们两个出去半个月就背这么一个小包啊,换洗衣服都不带一身的?比我带的还少呢,你看我好歹还带了一个大拉杆箱呢,
    孟远川:“老板,你别看我,我现在不做主,家里大事小事都听双双的,她让我带啥我就带啥,我现在已经没有人权了,我也觉得带的有点少,可双双说这样差不多,
    韦双双:“哈哈哈,老板带啥换洗衣服呀,你不是都说了吗?这套蜜月之旅所有的费用你全包了,那肯定也包括换洗衣服呀,我到时候,全都到北京买现成的,买新的,
    北京什么地方?那可是首都大城市,他那里的衣服,肯定巨时髦,巨好看,我家里那些衣服就算带出去,穿着也是土土的,好不容易这回能狠狠宰你一刀,我可不会手软,
    我到了北京我得各种买买买,各种吃吃吃,各种玩玩儿,好好花你一大笔,别说换洗衣服了,我连吃的都没拿,一点点都没拿,一粒瓜子都没带,我听说了,火车上,有好多,各地的美食什么都有,而且都不用粮票,想咋买咋买,想咋吃咋吃,我早就想好了,我一上火车我就要从第一站吃到最后一站,我要把全中国的美食全都领略一遍,
    林向前:“......
    池小云:“......
    韦双双:“怎么了老板?小云,你们俩这是什么反应啊?是对我彻底没想法了吗?老板,这不是你答应我的吗?
    林向前:“答应答应,我答应的我保证做到,双双,你开心就好,只要你吃得下你把火车吃了都没问题,老板我给你买单
    韦双双:“好勒,老板大气,咱们上车吧,
    韦双双说的一点都没错,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绿皮火车,最大的特色就是火车上的物品吆喝,
    当时没那么多车厢规章制度,一旦上了火车,随便喝酒,随便抽烟,随便打牌,
    不管你是大声喧哗,孩子哭闹,大部分的人都不放在心上,
    出门在外,根本就不计较这个,
    所以整辆火车就像一个大戏台一样,人生百态啥都有,
    韦双双说的各地美食也确实是事实,
    坐在京广铁路上,能吃到各种各样的煲仔饭,
    坐在玉环铁路上,有他们的特产羊角豆干
    成昆铁路上的豆花饭也是一绝,
    还有,天津站的天津特色大麻花,喷喷香,
    在八九十年代,买任何东西都是要凭票的,
    买酒要酒票,买油要油票
    买粮要粮票,买烟要烟票,
    甚至买一盒小小的火柴都需要火柴票,
    总之你的生活处处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票,
    你要是没有票,就算有钱,都吃不上饭,没人会卖给你,
    当时都是,按需提供粮食,
    但是只有一个地方非常特殊,不需要票,
    只要有钱就卖给你,那就是绿皮火车在
    火车吃饭不需要粮票,这是一种特例,
    所以在那个时候出差工作,被人们看作是一种香饽饽,
    毕竟火车售货员不会问你要粮票,
    你可以随便买自己想吃的东西,
    在那个普遍都吃不饱的年代,这是一件非常吸引人的事儿,
    林向前,池小云,孟远川,韦双双上了火车,
    他们行李都不多,一上火车就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林向前买的是软卧,也是火车里档次最高的一种,
    到北京大约要十六七个小时的车程,
    林向前想到重生前,去趟北京只需两三个小时,心里就感慨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是需要时间的,
    在八九十年代,中国的交通不算发达,
    火车的速度也不算快,一个小时也就开个五六十公里左右,
    在路况很好的情况下也就八九十公里一个小时,
    所以很多人坐火车基本上都是要待上几天几夜的,
    火车少,想坐火车的人多,所以原本设计容纳100人的车厢足足塞进了200多人
    别说软卧,硬卧,硬座,软座了,连站票都通通卖光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