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征地
作者:吃藕牛   捡到一本遗憾日记最新章节     
    其实有的时候谈判就是这样,大家都在社会上混迹多年,互相试探,你来我往,什么事情都定不下来,反而是把事情说开痛痛快快的交出底牌,却能很快的达成目的。
    尤其是像这一次,江远手中握着资金,自由的掌握着投资与否,唐斌又顾忌江远撤资,影响自己的履新,不敢做一些过分的强迫。
    所以在郭家镇投资养猪场的事情的事情,就在这种情况下被定了下来。
    这个消息一经传出,外界的众人目瞪口呆,江远这是玩的什么套路,这么一个大老板,你竟然去干养猪场?
    那个破养猪场能有个什么收益,也没听说国家有什么扶持政策出台啊?
    不过江远已经和政府都谈妥的东西,大家虽然心里各有想法,但到也没有谁说是要找江远的麻烦,让他去改决定。
    由其是孙明福几个人心态更加的平和一些,江远虽然说没有按他们的意思去做房地产,可是再怎么样,养猪场的基础建设还是能让他们小赚一笔,也算是聊胜于无。
    就这么样,本以为还要多谈一谈的事情,不知不觉就往前推进了一大步,剩下的就是开始在郭家镇开始正式的执行了。
    因为是私人投资,再加上唐斌那边对江远多多少少的有一些意见,所以江远在郭家镇投资养猪场的事情也被大家传了出来。
    这么一来,江远准备开始的第一步,就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难题。
    “王乡长,咱们可是提前说好了,那块地可以批给江哥做养猪场,现在一切都准备就绪了,你告诉我不行了?”
    邓元元看着一脸为难的王国富,不满的说道。
    土地这一块的工作,江远基本都是交给邓元元做的,本来一切都谈的好好的,就等交点钱,走一遍手续,郭家镇北面的一块一百三十亩的“荒地”就可以批复给江远来使用。
    那里离着生活居民区不远不近,种植条件差,各项条件都符合养猪场的建设标准,同时通行的交通也很便利,能以最小的代价拿下来。
    结果就在签约的前一天,这一转眼的功夫,能批复的“荒地”竟然成了能亩产两千斤玉米的好地,
    这不开玩笑呢么,一亩玉米正常的土地也才一千多斤,就以这里的土地情况,几百斤都有可能,一张嘴就是亩产两千斤,真敢说啊。
    而且一亩地竟然想在三千块的征收标准上,想涨到两万一亩,这不是拿他们当傻子在糊弄呢么,哪个地方能给这么高。
    要知道,正常的征收,土地使用,种植赔偿还有失地安置,这几项加起来,也不过就是给每年平均收入的十倍左右。
    满打满算,就算这些地能年产一千斤,按现在的玉米标准,都不用考虑水分之类的级别,才一块一毛钱,一亩地也才一千一百块钱。
    种地总不能说说话地里就长出来东西吧,就算所有的活一个人都干了,种子,化肥,农药,得有个二三百投入吧。
    开地,播种,收割,简单的机械使用,也得二三百的投入吧。
    其它的东西都不算,就是一个人把全身的力气起早贪黑的搭在里面,一亩地也不过就是能有个三四百的收入吧。
    这可是一亩地一年的收入,还是按照最好的条件来算的。
    要知道人可不是机器,可不是种个一百亩一千亩,就能年入几十万的那种。
    如果种的多,那一个人根本干不了,何况吴县这里也根本不可能提供给这些人这么多的土地。
    在这种极端的情况下,像是这样的“差”的一亩地,邓元元给农户一亩地补偿三千块钱,还少吗?
    什么也不用投入就能拿这些钱,外出打个散工还有收入,这不比种这点土地强的多了?
    最关键的是,江远盖的这个养猪场以后肯定需要工人,除了江远和他父母周边的亲朋好友愿意过来工作的,剩下的工人完全可以从这些人里招募。
    就这样优惠的条件,还敢翻了近十倍的补偿来跟他们提要求,真拿他们跟那些没有根脚的“小商小贩”了。
    邓元元从学校里出来跟着江远这么多年,大大小小的事情替江远解决了多少,真要是论起心头那点算计,跟邓元元相比,江远吃饭都上不了桌。
    还敢跟她玩这么一手,真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王国富也是没有想到临到终了,就连唐斌都没敢往下多做什么,竟然还有人敢来找江远的麻烦,关键是还把自己夹在了中间。
    这背后肯定是有人在搞串联,王国富心头也是有气,看着面色极其难看的邓元元,王国富道。
    “邓总,你放心,这件事情我肯定会调查到底,答应你们的土地,我绝对会给你们办好。”
    王国富说的也不是谎话,算计他,那不管背后的人是谁,他王国富反击也没有人能挑出来理。
    何况这背后还站着江远这个大投资商,真要是惹急了对方撤资,到时候谁也不好交待。
    邓元元打量了一下跟自己保证的王国富,微微一笑道。
    “谢谢王乡长,我和江哥回来投资也不认识什么人,那这件事情就靠王乡长帮忙了。”
    “不敢,不敢,应该是我该说不好意思才对。”
    一拉一扯的连番客套,事情看似有了一个暂时的结果。
    但是仅仅是第二天,整个吴县甚至旁边的吕市就开始流传出来这样一堆“小道消息”。
    很多“农民”控诉吴县的领导,口口声声说他们放纵江远这个投资人,让他对他们这些农户进行迫害,想抢占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
    猪比人贵重,猪有土地,人难归家。
    探访那些郭家镇不得不说的“好事”。
    人就是有这种八卦的心理,热度一下子就有了,而且像是这种挑起对立的话题,几个小新闻随随便便就让整个吴县都紧张了起来。
    尤其是吕市那边的领导对吴县这边有了一些“关注”,更是让这种紧张的气氛变得浓厚了起来。
    连背后的串联者都没有想到,自以为“天衣无缝”的计划,一夜之间,所有的东西都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