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1章 以牙还牙
作者:喜欢响蜜鴷的纳兰   农民将军最新章节     
    校尉与博州将军的谈判持续了很长时间,但双方仍然未能达成一致。校尉无奈之下,只得返回钧州大营。
    他一脸凝重地踏入狗儿的营帐,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疲惫和无奈。校尉单膝跪地,向狗儿禀报谈判的结果。大将军的脸色逐渐变得严肃起来,他紧紧握着手中的剑柄,眼神中闪烁着果断和决绝。
    沉默片刻后,大将军猛地站起身来,他的声音如同雷鸣般在营帐中回荡:“既然谈判无果,唯有以武力破局!”他转身面向帐外,高举手中的令旗,用力一挥。
    “传令洪将军和庆州副将,即刻进攻博州剩余镇路,唯有一点,尽量别伤害老百姓。”
    洪木森接到命令,他那心里憋了那么久,他是立马走出大帐。
    “小子们,休息这么久了,该活动活动了,大将军有令,即刻进攻博州剩余镇路。”洪木一说完。
    刹那间,鼓声四起,旌旗飘扬。士兵们迅速整队,迈着坚定的步伐,向着敌阵进发。战场上,喊杀声、马蹄声响彻云霄,一场激烈的战斗即将展开……
    博州州牧满脸怒容,他的手紧紧握着,指甲几乎要陷入掌心。原本,他满心期待这次钧州与将军的谈判能够顺利进行,却没想到最终不欢而散。
    他在房间里踱来踱去,愤怒的情绪让他的胸口不断起伏。\" 怎么会这样!\" 他愤怒地吼道,声音在房间里回荡。
    想起自己为了博州的安危,不惜放下尊严,亲自写了投诚书,州牧的心中就涌起一阵委屈和不甘。如今一切都白费了,他仿佛看到了博州未来的惨状。然而,尽管愤怒,他也明白现在不是泄气的时候。他必须想办法应对眼前的危机,保护博州的安宁。
    州牧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他坐在书桌前,思考着下一步的计划。无论如何,他都要为博州的百姓负责,不能让他们遭受苦难。
    博州州牧心急如焚,匆匆挥笔写就一封信,信中言辞恳切,力劝钧州狗儿在行动中切莫伤害无辜百姓。他深知战争的残酷,也明白百姓是无辜的,希望钧州的军队能够以最小的代价取得胜利。
    而另一边,狗儿早已有所安排。他们深知百姓的安危对于战争的胜负至关重要,因此在战略部署中,特别强调了对平民的保护。
    他们制定了严密的行军计划,确保军队在行动中不惊扰百姓,不损害民生。这些钧州士兵身经百战,经验丰富,对于如何在战争中兼顾胜利与人道,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其实前几天那晚,狗儿与洪木森在营帐中密谋。他们计划让洪木森率领大军大张旗鼓地进攻,同时派出一支精锐部队暗中刺杀博州将军,以报复石太守之前的一箭之仇。
    洪木森带领着浩荡的军队,高举旗帜,声势浩大的向敌阵进军。他们的步伐整齐有力,盔甲闪烁着寒光,展现出无与伦比的气势。与此同时,一支精锐的刺客小队悄然无声地潜入了博州将军的营地。他们身轻如燕,动作矫健,如同鬼魅一般穿梭在黑夜中。
    博州州牧在衙门内焦急地踱来踱去,他的心中充满了担忧和不安。他紧握着双手,眉头紧锁,目光不时地望向门口,期待着有关刺杀行动的消息。
    他心中暗自祈祷,希望狗儿能够谨遵信中的嘱托,不伤害无辜的百姓。他深知百姓是这片土地的根基,他们的安全和福祉至关重要。
    州牧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百姓们的面容,他们是无辜的,不应该成为这场刺杀行动的受害者。他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保护好他们。
    时间飞快的过去,州牧的心情越发沉重。他知道自己肩负着责任,必须采取行动来确保百姓的安全。他思考着应对的策略,同时也准备着随时应对可能发生的危机。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决心,他将竭尽全力,不辜负百姓的期望,守护这片土地的安宁。
    钧州负责刺杀任务的小队在细作的带领之下,终于找到了博州将军的营帐,他们如疾风般冲进帐篷内。
    博州将军在睡梦中被惊醒,但还来不及反应,刺客们的刀剑已经闪烁着寒光刺向了他。血腥的杀戮在瞬间展开,博州将军的惨叫声回荡在夜空中。
    这场以牙还牙的行动,无论是明面上的大军进攻,还是暗地里的刺杀,都展现了大将军和洪木森的果断与智谋。他们用坚决的行动向敌人宣示:有仇必报,绝不手软。
    得知将军遇刺的消息后,最近战场上的博州士兵们瞬间陷入了绝望和恐慌之中。他们面如死灰,眼神中充满了无助和迷茫,原本还算高昂的士气如泄气的皮球般迅速消散。一些士兵开始漫无目的地游荡,手中的兵器也仿佛失去了重量。
    将领们更是心如刀割,他们无法接受将军离世的事实。有的人默默流泪,有的人则愤怒地咆哮,对敌人的憎恨愈发浓烈。然而,更多的将领是感到茫然失措,失去了主心骨的他们不知如何继续战斗。
    与此同时,博州州牧也很快收到了这个噩耗。他的脸色变得苍白如纸,手中的信件也因颤抖而几乎滑落。虽然他已经投降钧州了,和将军的意见相悖,但是他们毕竟一起主理博州快二十年。心里还是一下子接受不了这个事实。
    州牧明白,将军的遇刺不仅是一次巨大的损失,更是对整个军队信心的沉重打击。他意识到,博州军队抗不了多久了,没有了稳定军心的人,溃败那是迟早的事。
    战场上,阴风阵阵,旌旗猎猎,仿佛也在哀悼着将军的离去。士兵们的步伐变得凌乱,战斗的决心也在逐渐动摇。
    而在州牧的衙门里面,紧张的气氛弥漫着,官员们焦急地讨论着应对之策,他们必须在危机中寻找出路,让博州士兵不要再战斗了,尽量生存下来 ,他们也是博州子弟。
    博州将军遇刺的消息如疾风般传至钧州大营,细作脚步匆匆,脸上难掩兴奋之色。狗儿闻讯,眼神一亮,他深知此时是一个关键的战机。他当机立断,派遣亲信快马加鞭前往不同的阵前,传达这一震撼的消息。
    各处的士兵们听闻此讯,先是一阵惊愕,随即便被激起了更强烈的斗志。他们高声呼喊着:“你们将军已死!快快放下武器,我们钧州优待降兵。” 声音如雷,响彻云霄。这阵阵呼喊如同惊涛骇浪,冲击着博州士兵的士气。
    他们听闻将军身亡,顿时陷入了混乱和恐慌之中。他们的信心开始动摇,战斗的意志也逐渐瓦解。狗儿的策略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敌军的阵线开始出现裂痕,胜利的天平似乎在向钧州一方倾斜。
    博州的士兵们听闻将军已逝的消息,心中悲痛不已。原本都不强的战斗意志更是开始动摇,而当他们听到对方高喊优待降兵时,更是有人心中暗自思考。一些士兵默默放下了手中的武器,他们明白,这场战斗已经没有了意义。
    而在这些士兵中,有人想起了州牧早已投诚的事实,所以他们更觉得无所谓了,更没有战斗的必要。
    战场上,士气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起初,只有一小部分士兵选择了投降,他们或许是因为将军遇刺身亡、疲惫或是对战争的绝望。然而,就像病毒传播一样,投降的情绪迅速蔓延开来。
    很快,更多的士兵开始效仿,他们放下武器,举起白旗。原本坚定的战线开始土崩瓦解,成片的士兵纷纷选择了投降。战场上的气氛变得异常沉重,投降的士兵们目光空洞,毫无斗志。他们不再是战士,而是一群失去了方向的人。
    现在,洪木森和庆州军队所面临的不再是战场,而是一个庞大的投降现场。战场上遍布着丢弃的武器和装备,象征着他们曾经的勇气和决心的破灭。投降的士兵们聚集在一起,他们的身影显得无比落寞和无奈。这场景仿佛是一场噩梦,让人痛心疾首。
    钧州的士兵们静静地站在原地,他们的表情坚定而严肃,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仁慈和宽容。他们接到了优待降兵的命令,他们没有丝毫的犹豫,仿佛这是他们内心深处的信念。
    博州的降兵们手里面没有了武器,眼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然而,当他们看到钧州士兵们的反应时,心中的恐惧逐渐减轻。他们原本以为会面临残暴的对待,但钧州士兵们的优待让他们感到意外和感激。
    钧州士兵们主动收起手中的武器,向博州降兵们伸出友好的手。他们用温和的语气传达着命令,告诉降兵们不必担心,他们将得到善待。这种友善的姿态让博州降兵们的紧张情绪慢慢消散,他们开始放松下来。
    一些钧州士兵走上前去,与博州降兵们交流,询问他们的状况并提供帮助。他们递上食物和水,展现出关心和体贴。这种人道主义的关怀让博州降兵们感受到了一丝温暖,心中的恐惧逐渐被信任所取代。
    在这个紧张而又特殊的时刻,钧州士兵们的举动成为了一种榜样,他们用行动证明了即使在战争中,也能保持人性和善良。这种优待降兵的行为不仅减少了博州士兵的恐惧,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希望的种子,或许,这也是结束战争、实现和平的第一步。
    不久,博州州牧匆匆赶来。他原本是为博州军队求情而来,心中惴惴不安。然而,当他看到钧州军队善待博州降兵的场景时,心中的不安瞬间消散。
    他看到降兵们身无枷锁,神情轻松,与钧州士兵们相谈甚欢。钧州的将领们亲切地与降兵交流,询问他们的生活状况,还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水源。降兵们眼中流露出的感激之情,让博州州牧深感欣慰。
    博州州牧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他原本担心博州降兵会受到虐待,但眼前的情景让他确信,钧州军队是一支有纪律、有仁义的队伍。他暗自庆幸,博州的士兵们做出了明智的选择,也为自己前来求情的决定感到庆幸。
    此刻,他的心情轻松了许多,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他知道,在这样的军队管理下,博州和钧州一定能够和平共处,共同发展。
    博州城外,战火方平,狗儿站在营帐前,望着眼前的一片破败。他得知博州州牧已来到阵前,便派人传唤他来大营。
    不久,一名神色紧张的官员来到狗儿面前,正是博州州牧。狗儿眼神坚定,声音沉稳地说道:“博州如今已放弃抵抗,接下来便是治理的关键。我们需安抚百姓,重建家园。”州牧连连点头,狗儿继续说道:“首先要恢复农业生产,调集粮食,救助灾民。同时,重建城池,加强防御,以防外敌侵扰。”
    狗儿注视着州牧,语气严肃:“治理不仅仅是恢复,更要谋求发展。我们要广纳贤才,改革弊政,让博州焕发生机。”州牧恭敬地回应道:“属下定当全力以赴,不负将军期望。”
    狗儿微微点头,心中涌起一股责任感。他深知治理之路艰难,但为了这片土地的繁荣,他决心竭尽所能。
    狗儿审视着眼前的州牧,眼中透着思索。州牧显然已经表明了愿意归顺的态度,狗儿心想:既然如此,暂时就不换人了。然而,对于驻军将领的人选,狗儿心中有着明确的想法。他深知驻军将领的重要性,必须是自己绝对信任的人才能担此重任。他暗自盘算着,要从自己的亲信中挑选出一位智勇双全、忠诚可靠的将领,以确保边境的安全和稳定。
    “博州是一个边境州,所以军队要立马恢复正常,州牧有何建议。”狗儿试着问博州州牧,他毕竟在博州快二十年了。
    “回大将军,之前攻打庆州。兵力损失不少,这次两军对垒又损伤不少。一时半会儿很难恢复。”州牧也是实话实说,他第一次见狗儿,没想到这个大将军如此的年轻。完全超出了自己的想象。
    “本来陛下之前就有召令,让大将军辖制博州,那就请大将军派兵入驻。”州牧接着说道。
    狗儿早就盘算着自己手上的兵力,算来算去好像都差点,越州归顺那些兵力还有修建新城,也是一时调不过来。
    “那就容我考虑考虑,不过现在你要尽快安抚博州百姓,让他们不要慌乱,让外逃的人赶快回来,马上就要秋收了。”狗儿先让州牧稳定民心。
    “这是我应该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