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种田吧,海只岛!
作者:王cawa   原神:以丘丘人之躯比肩神明最新章节     
    “老板,咱们这儿就没有别的菜品吗?”
    担任幕僚的第三天了,因为勉强属于文职类,珊瑚宫心海给的自由度也很高,王尘依然居住在夕川旅馆。
    晚餐还算丰盛,一条红烧鱼,一条清蒸鱼,一道只有紫菜没有鸡蛋汤,一道五颜六色的海草拼盘,单是能辨认出来的就有绿色裙带菜、褐色海带、白色石花菜、红色的红藻,不可谓不丰盛。
    只是……这样的晚餐连着吃了三天了。
    “我们这儿还有堇瓜汤、烧鳗鱼,呵呵,当初建造旅馆时选择这些菜,是为了让旅人好好感受海只岛的特色,如今只有这些菜,是因为别的材料太稀缺了。”旅馆老板不紧不慢地解释道。
    “喂,你可别欺负老板啊,他为了照顾来投靠海只岛的外人,食宿费用都压得很低了,食物单一又不是他们的错。”
    “唉,”夕川修司朝另外那位旅客摆摆手道,“我看这位年轻人也没有责怪的意思。”
    王尘点了点头,没再说话。
    担任幕僚的第三天了,虽说不需要上班打卡,却比那种上班还要忙,认识反抗军的军队、写小说、给心海进言、顺便回了趟蒙德,真的办了好多事。
    最主要的是,经过这几天对海只岛地形地质的调查,成功锁定了对这里土地贫瘠、难以种植农作物的原因。
    首先得声明,在亲自品尝之后,王尘确认了流入内岛的海水确实变成了可以饮用的水,这是自然的……
    海只岛是从外到内逐渐内凹的形状,又几乎都是山地,底下还是中空的(下面是渊下宫),山体本就难以存储水分,就算勉强存住一些,高处会侧漏,低处则被倒灌的海水浸泡……一般小型海岛的淡水是靠充足的雨水累积而来,海只岛又又被海水倒灌。
    山地与海水瀑布
    可以说地下水和雨水都被断绝了。
    要么说奥罗巴斯真厉害呢,虽然它带着海只岛的人民冲出地面时把海只岛捏成了这种留不住淡水的造型,但它又用伟力留下了某种‘净化能力’,既兼顾了好看,又有了实用性。
    那么海只岛土地贫瘠在哪?
    一是在于圣土化。
    海只岛的‘灵’被渊下宫的深邃吸引,所以土地也渐渐白化,这跟‘净化能力’同属于玄学领域,解决办法,取来珊瑚玉枝就能治好。
    二是在于多山地。
    从海只岛内圈往外看,那一圈圈明显都是大片大片的山石,存不住水,农作物难以扎根,土地中的养分也不足,这才是海只岛土地贫瘠的主要原因。
    三是在于盐碱化。
    从海只岛内圈的特‘色’土地向外,圣土化的问题逐渐减弱,调查后可以发现,岛上仅有的一些堇瓜树都长在外岛,岩田种萝卜的位置也是在外岛,但外岛难以成规模的种植农作物,因为外岛地势最高、临近大海,难以取到内岛的淡水,只能小规模种植。
    同时外岛也属于山地,岩田能种出萝卜来,全靠锄头挥的勤,硬生生从石头地面挖出了一亩三分地,在圣土化和肥力不够的情况下,还真给他种出了那些萝卜。
    断层清晰的岩石地面与强行开凿的萝卜地
    一句话总结:海只岛外岛地势高圣土化不算严重但是难以取到淡水,内岛地势低好取淡水但是圣土化严重,另外无论内岛、外岛几乎都是山地,根本不适合种植。
    所以外岛看似最有希望,实则改造起来最为困难。
    改造。
    没错,王尘要对海只岛进行土地改造了。
    神州人对于种田这件事从不含糊,能种田为什么不种呢?不能种田?创造条件也要种!
    虽然连试验阶段还没有进入,但是想想就激动,在别人都说贫瘠、无法耕种的土地上种下一枚种子,浇水,施肥,看着它破土而出,成熟,然后再吃进肚子里……
    “诶嘿嘿嘿!”
    等到把周围的人都笑得头皮发麻了,王尘才稍微收敛了一些,结果还是兴奋到没能睡好觉。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来到了望泷村村头,在村口两根路灯之间转了不知道多少圈后,五郎准备的人手终于到了。
    总共有五十人,都是从后勤部队抽调出来的,按要求带齐了装备。
    “你们都会潜水吧?”
    “哈哈哈,尘先生别说笑了,海只岛的人哪有水性不好的?”
    “那就好,省得待会下水出了事。”
    “尘先生,我不明白,咱们这是要去干什么?”有人举着手中的铲子和桶问道。
    “五郎没告诉你们吗?”
    五十个人齐齐摇了摇脑袋。
    “咱们要去挖海底淤泥。”
    “啊?”
    一个个大眼瞪小眼,傻眼了。
    如果有钟离的能力,也许可以像创造孤云阁那样,直接给海只岛扩增一块岛屿以供耕种。
    如果有生觉那种让普通小草长成参天大树的旺盛生命力,也许可以忽视地形和肥力,强行催生农作物。
    如果坎瑞亚的生之花像时之沙『始与终的两端』一样,拥有与生命对应的能力,或许也能够直接以生命力催生农作物?
    可惜这些通通都没有,想种田,只能通过科学而非玄学的办法来实现了。
    王尘解释道:“海底淤泥里包含了大量水生动植物的遗体,这些东西自然分解后,对农作物来说是上等的肥料,而且淤泥本身又是一种土壤,对多山地的海只岛来说浑身都是宝,只要处理得当,就能解决海只岛难以种植农作物的问题!”
    “这…能行吗?”
    人群议论声四起,突然被叫来做这种事情,管理者还是个新入职的幕僚,就算是后勤部队,也不能这么折腾吧?
    “你们有什么疑问尽管提出来。”
    毕竟要潜到海底工作,心不甘情不愿的话,效率肯定会大打折扣,而且成功了的话会扩大规模,有什么问题,趁现在人少解答了,后续让他们传播出去就好。
    “能不能改成挖沙子啊,沙滩上多的是,就不必潜水了吧?”
    “沙子保水保肥能力都太差了,自身也可能被水流冲走,所以不行。”
    “照尘先生的意思,直接从外国买一些土壤不就行了吗?”
    “买谁的?稻妻?鸣神岛也是座岛,他们会把土壤卖给海只岛吗?璃月倒是地广物博,退一万步讲,就算他们肯把土壤卖给海只岛,这么远的距离,还要渡海远航,船队你找,运费和土壤费用你出?”
    “呃……我就问问……”
    “我没有针对你,大家能理解就好,还有其他问题吗?”
    “我、我偶然在书上看到过,塘底的淤泥确实是很好的土壤,但海底的淤泥应该不行吧,因为其中的盐分太高了……”
    “你记得你叫哲平对吧?”
    “嗯!您竟然记得我的名字?”
    “不只是你,上一个问问题的叫吉田,上上一个叫康仪,刚才说话的那个叫佐井诚,最初跟我说话的叫根元司,只需要参观一次点名,我就把你们全都记下来了。”
    略微秀了一下记忆力,让这些人更加心悦诚服了一些,王尘继续道:“哲平,你的问题算是最有水准的了,海底淤泥确实含有大量盐分,就算捞出来,也是一种盐碱土,只能种植某些特殊作物。”
    “那……难道您有办法处理?”
    “没错。”
    这个世界,除了海只岛这种特殊情况,大部分有人居住的土地都是很肥沃的,具体体现在于——肥料竟然是须弥的特产!
    须弥虽然生产肥料,但也没怎么碰上过盐碱地的问题,他们面对的是死域、雨林降雨量太多、沙漠荒漠,所以盐碱地的相关知识十分贫瘠。
    其实盐碱地改良很简单,用淡水浇灌,使盐分溶解,然后把水排掉就行。
    真正的问题在于淤泥的肥力成分会不会也被水带走、带走多少?
    肥力不够了,还需要额外施肥,肥力过剩,会把农作物烧死……
    士兵们终于激动了起来,不管听进去多少,反正都听明白了自己要做的事能解决海只岛种植农作物困难的问题,一行人舞着铲子提着桶,气势汹汹的赶到了海边。
    王尘率先下水探路,淤泥并不是什么地方的都有,有些地方干净得只有岩石,大多数地方会有或浅或深的泥沙,少数地方才是淤泥。
    好在大海很大很大,它的少数对人类来说就已经足够多了。
    找到了一片淤泥后,在王尘的指引下,士兵们一个接一个下水,合作着将桶里装满海底淤泥,再送回岸边。
    前后花了不到一个小时,带来的容器就都盛满了,效率比预计的快很多。
    一行人又返回了内岛,在地表那些被分割成环状的河流附近,有王尘事先挖好的一个引水池,两端接通河流,中间挖了比较深的坑,倒入淤泥,引水、搅拌、沉淀,为了查看盐分溶解情况,在众人惊奇的目光中,王尘梗着脖子尝了一口池子里的水。
    理想状态下,第一波溶解水应该比较咸,至少要重复三遍才行,结果也正是如此。
    排水、引水、搅拌、沉淀,尝一口,排水、引水、搅拌、沉淀,再尝一口。
    “尘先生?”
    “嘘…”
    池子里的水已经基本没什么咸味了。
    王尘又硬着头皮蘸了些池底淤泥,有一股死鱼臭味、臭鸡蛋味和泥土腥味混合在一起的味道,但是不怎么咸,为了完成对照,再硬着头皮蘸了点淤泥桶里残留的淤泥,除了前面那些味道,还有非常明确的咸味。
    海底淤泥在物理意义上被净化了。
    “尘先生,这你都敢吃啊!”
    “以后我谁都不服,就服您!”
    那些士兵们已经看呆了。
    下一步,暴晒……这就免了,时间不等人,直接使用火元素烘干,淤泥果不其然变硬、板结成了一块块,这样还种不了田,因为作物根系无法正常生长。
    指挥着大家把淤泥土块彻底敲碎,再混合沙子、石头粉末、小型碎石来疏松土壤,如果肥力不够,在这一步可以加入枯草枯叶、厨余垃圾、或者……动物粪便,但海底淤泥本来就很肥,还不能确定肥力,试验阶段这样就足够了。
    最终产物——可以种田的黑土壤诞生!
    虽然一通操作下来,铺到足够厚的话,这些土壤只够制作一块3米*3米的土地,但时间也不过才一上午,投入的人力也只有五十人,将它们覆盖在石头地面上后,这块土地可是能够一直使用的!
    怀着激动的心,王尘摸出承担了两次晕传送的痛苦,从蒙德买来的各种作物的种子。
    只要能发芽,带领海只岛种田的伟业就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