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我们结婚了!
作者:时间掺和   重返1980:从换老婆开始最新章节     
    县委大院。
    廖国安看着有点发愣的贺卫国,随之咧嘴一笑,说道:“怎么样?行不行?一句话!”
    “廖县长!我能说不行吗?”贺卫国此时一脸苦笑,他看着廖国安,回了一句。
    “当然……什么?你刚刚说什么?不行!你知道这是一次多好的机会吗?你之前不是很喜欢折腾的吗?现在怎么开始退缩呢?”
    “你要知道……这可是县农机厂……!一般人还不给机会了!”
    “可是据我了解,这县里的农机厂好像经营的还算不错,按照相关规定,应该是不能承包的吧?而且农机厂所有的职工加起来至少有几百人,这么大的国营厂也能承包?”
    贺卫国自是持怀疑态度。
    沅水县的农机厂虽然生产的东西就那么几种,但却属于大厂,职工高达三百多人。
    如果加上给其配套的几家工厂,职工的人数将超过六百人,这属于妥妥的大厂了。
    “我当然说的不是农机一厂,而是农机修配厂!”
    廖国安笑了笑,连忙给贺卫国详细解释了一番。
    听完他的解释之后,贺卫国这才明白,他所说的农机修配厂是一个什么样的国营厂了。
    原来,沅水县的农机厂以前是由数家工厂合并起来的,包括县五金厂、县电机厂还有县机械修配厂等七八家小厂。
    其中的县农机修配厂,是后来从农机厂特意独立出来的,有着正式职工十八人,临时工二十九人,算是一个比较小的国营厂。
    而且它是以之前的县机械修配厂为班底,建立起来的。
    其目的就是为了给县农机厂做配套服务的。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大杂烩修理厂。
    只要是县农机一厂所生产的各种农业机械,比如说碾米机、脱粒机、小型拖拉机、抽水泵等,这些东西一旦坏了,就需要拉到到县农机修配厂进行修理。
    然而,现在的机械设备,大家也都知道,质量杠杠的,别说用个十年八年的,就算是用个一二十年,也不会出现太多毛病。
    故而,县农机修配厂的效益一直不是很好。
    而农机修配厂又隶属于县农机厂这个大厂的“边缘”工厂,工资不高不说,而且干的都是脏活累活,大多数农机厂的职工都不愿被调到这里来。
    可随着农机厂的产品越来越难销售出去,利润也逐年降低,农机厂也不得不安排一批职工到农机修配厂这边来,以缓解总厂那边的压力。
    就这样,随着越来越多的职工逐步“发配”到县农机修配厂,农机修配厂自然变得过于“臃肿”起来。
    而农机修配厂的利润又不高,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最终使得农机修配厂成为了所有农机职工口中的“养老地”。
    如此也就罢了,最重要的是,按照廖国安所言,这农机修配厂还有不少外债,修理设备也过于老旧,再加上根本就没几个拥有修理技术的职工,这农机修配厂简直就是个“鸡肋”。
    没错!
    就是鸡肋!
    还不如直接改为劳动局下边的劳动服务公司好了,至少还能干点别的。
    可若是改为劳动服务公司,贺卫国就不好掺和了。
    毕竟劳动服务公司一般是安排厂矿、学校、事业单位的职工子弟的,这种公司,十分复杂,不好掌控,搞不好还会担责。
    “廖县长,你就饶了我吧!承包县农机修配厂,我是真不行!一个向阳纸厂就够我忙活的了!”贺卫国一脸苦笑,还是对廖国安摇了摇头,婉拒了他。
    “你小子真不行?我看不像!你小子是不见兔子不撒鹰是吧!”廖国安面带微笑,就这样看着贺卫国,似乎猜出了他心中所想。
    随后,他话锋一转,又接着道:“不如这样吧,你先回去好好想想,等过完年再说,你看咋样?”
    “呃……行吧!那廖县长,我就先回去了!”
    说完,贺卫国便起身离开了。
    对于这事,他根本就没将其放在心上。
    这县农机修配厂爱谁承包谁承包,反正他是不会承包的!
    这很明显就是个坑,一旦掉进去了,恐怕就出不来了。
    …………
    第二天,贺卫国就邀请了李春梅的父母到了自家院子。
    两家人坐在一起,吃了顿便饭,顺便商量了一下他与李春梅二人结婚办喜酒的事。
    最后,两家人商定了一个日子,明年的三月初八,两人就办喜酒。
    至于结婚证啥的,倒是可以提前办了,明年正月期间,只要民政局一上班,他们就去办。
    而彩礼啥的,介于贺卫国如今这经济“实力”,自然得是“三转一响”,外加八百八十八的彩礼钱。
    原本他还准备弄台小汽车当婚车的,后来想想还是算了,一来现在私人根本不可能拥有小汽车,而且县里也就只有县委那两台老旧的吉普,以及一些笨拙的大卡车,二来,他也不想过于高调,毕竟明年就是一九八三年了,自己这身份,结婚还是低调一些的好。
    就这样,定下日子与彩礼这些东西后,贺卫国的母亲龚玥总算长松了口气,她叮嘱了贺卫国几句,便让他送李春梅他们离开了。
    …………
    除夕一过,便是春节。
    今年过年,贺卫国的院子里,非常热闹。
    二姐贺红玲特意做了一桌子饭菜,三姐贺红洁一家,大姐贺红霞一家,还有四哥贺红军,都被他邀请到了家里。
    有他们陪着母亲过年,母亲脸上满是笑容。
    过完春节后,大年初七这天。
    走完了亲戚的贺卫国,就迫不及待的拉着李春梅去了县里的国营照相馆。
    去民政局办结婚证,自然得先照相。
    这时候可不流行照什么婚纱照,去照相馆一般只照证件照。
    也就是一张“大头贴”,一般是黑白的。
    办结婚证的时候,需要贴到结婚证上边。
    值得一提的是,八十年代的结婚证已经不是六七十年代的那种“大奖状”了,而是红色封皮的对开小册子,只有巴掌那么大了。
    贺卫国与李春梅照完相后,又过了几天,待到照片洗印出来后,他们便到了民政局办理了结婚证。
    当红戳盖下的那一刻,两人就算是正式成为了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