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7章 门禁卡
作者:十二疯   重生大时代之王最新章节     
    八号楼和九号楼前的一大片空地,正有几台挖机在轰隆隆的工作着。
    江州的春秋风都比较大,今天的天气还算比较不错的。
    但几台挖机在挖沟,依然是漫天烟尘。
    另外,好几栋楼,砸墙和电钻的刺耳声,远远的就能听到,甚至比正在挖沟的挖机声音都大。
    抬头看过去,有的窗户开着,很明显的能看到,烟尘呼呼的往外走飘。
    “酒厂职工办好手续之后,就开始装修了。”董昌抬头看了一眼:“董事长的弟弟,孙警官应该认识吧。
    365家居跟我们有合作,只要是酒厂职工购买365家具,不但会有很大的优惠,还会免费设计。另外,365装修装饰公司,也有不小的折扣。”
    董昌一直前面:“那边就是八栋和九栋,前面在挖人工湖,烟尘太大了,我们在后边绕过去。”
    董昌边走边介绍着:“西门外那个大型广场,你们来的时候看到了吧。对面就是秋东方购物广场,以后购物非常方便。
    还有,西门广场,紧挨着河堤的位置,修了一座步行桥,直通北岸边,只是现在北岸什么都没有。
    为什么会修这样一座步行桥,当初怎么规划的我也不知道,我要说的是。小区内的人工湖,是引用江州河水。
    就是在那座步行桥头,开了一个口子,下面有一道水闸,管道都下里面了。外面的广场也已经开工,正在挖河道。
    河水会绕着外面的那个广场一圈,在西门进来,流入八栋和九栋前面那个人工湖,然后在小区的东门流出。
    人工湖不只是养鱼,还会安装一套大型音乐喷泉系统,花了一百八十万,邀请国家土木工程学会和标准化建筑给水排水委员会设计安装,据说音响设备都是进口的。”
    音乐喷泉的构思及萌生是30年代开始的,1930年,一名叫奥图.皮士特霍的德国人,首先提出了喷泉与音乐相结合的设想。
    并设计成小型装置应用于酒店及商场,其后则逐步发展到大型化及多样化。
    国内音乐喷泉的研究与开发是在80年代中期,为美化环境,活跃人民的文化生活,引进和自行设计建造了多座音乐喷泉。
    八九年,出版了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一次将水景设计以专章列入设计手册。九零年,开始施行的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第一次将喷泉设计以专节列入国家设计规范。
    九一年,在国家土木工程学会建给水排水委员会和国家标准化协会建筑给水排水委员会的大力推动下,成立了第一届全国喷泉研讨会。
    有关喷泉的专门设计规程和术语标准等也公开发布,执行音乐喷泉以其水柱绚丽多姿,水柱随着音乐而跳动,给人以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
    “明年五一之前,整个小区的绿化、亮化,包括空中花园全部完工。另外,河堤还要打造一条一点五公里的樱花大道,要栽种三千到三千五百株樱花。
    就像李白诗中所写:待取明朝酒醒罢,与君烂漫寻春晖。后年四月份,就能看到樱花开放时的烂漫了……”
    没想到,这个家伙还有点文青的潜质,说着话,到了八号楼单元门前。董昌拿着门禁卡,在门禁上一刷,门咔的一声开了。
    “这是门禁卡,以后进入小区和单元门,用卡一刷就可以。”
    门禁卡兴起于六十年代,当时是密码门禁。
    但仅仅经过了十年,也就是七十年代,接触式磁条卡诞生,这改变了人类一直以来使用钥匙进出的习惯。
    让人类进出场所可以变得电子化,同时得以追踪门禁的使用数据,但接触式门禁卡在刷卡时容易被磨损,且制卡的流程比较复杂,在强磁环境里也容易失效。
    到了八十年代末,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被引入到卡片技术中,也就是俗称的id卡。
    其具备非接触式访问控制的特点,不需要卡和读卡器之间的物理接触。
    但这第一代技术是125k赫兹低频卡片,是没有加密的,里面只有卡号,任何人都能读取,所以应用比较单一。
    这是因为低频门禁卡片的射频信号较弱,容易被干扰和复制。人们可以通过读取低频门禁卡片的信息并复制出相同的卡片,从而冒充持卡人进入受限区域。
    但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安全性要求不是很高的场景,比如高端酒店、写字楼等等一些场合,已经成为了潮流。
    但是门禁卡的发展之快,让所有人都感到不可思议。短短的五六年时间,门禁卡已经升级到13.56k赫兹的ic卡了。
    一品东方使用的就是ic卡,相比于id卡,虽说也可以随意复制,安全性不高,但频率高,信号强度好,反应灵敏,接收距离远。开门迅速、稳定,虚拟的身份标识更易于管控。
    到了千禧年,生物识别就出现了,也彻底颠覆了人们的认知,通过刷脸、指纹就可以实现开门功能。
    只不过一开始的刷脸功能并不稳定,同一人在同1秒内采集的几张照片特征值,也几乎不会百分百相同。
    比对算法的准确率还不到百分之八十,而且它识别需要一定时间,同时非常容易受到光线的影响。
    所以,这玩意的出现,看着非常高端,也很受追捧,但因为高昂的价格和种种原因,并不像id卡和ic卡普及的那么迅速。
    周安东已经让研究所开发生物识别门禁了,有了方向,开发那玩意并不难,难的是算法的准确率。
    反正周安东也不急,他也没要求时间,什么时候弄出来,什么时候算。
    孙明看着董昌手里的门禁卡,眼睛很亮。
    “董经理,每个住户都有这种卡吗?”
    “对!”董昌点头:“每户四个,免费。但如果遗失,就得花钱买了,一个五块钱。”
    进了单元门,动静更大了,尤其是电锤的声音,刺激得耳膜很是难受。
    “孙警官,您中意的楼层是多少,高一点还是低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