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4章 刘恢的建议
作者:商业机密也是机密   大汉同意你改革,没让你推翻自己最新章节     
    “大统领,我们这些人不是你的话,恐怕早就活不下去了。”站在前面的一个中年人激动的说道。
    “这位大哥,你高看刘恢了,刘恢可没这样的本事,如果非要说是什么让大家的生活改变?我认为根基是法治,有了法治基础,加上华夏百姓勤劳、聪明,吃饱穿暖自然无虞。
    我刘恢和你们一样,都是平凡的人。
    不信你们看看,我也和你们一样,只有两只眼睛一个嘴巴。”
    “嘿嘿……”
    “哈哈哈…”
    刘恢的话引得一阵阵欢笑。
    刘恢接着说道,“我一直在说,如果每一个华夏百姓都很幸福,华夏何愁不强大?
    来到伯平郡我感慨良多,这里十五年前还是一片荒芜之地,如今,到处都是良田土地,每家每户房屋都是炊烟缭绕,你们的辛劳有了回报,我心里也踏实了不少。”
    “大统领,伯平郡何时会建立大学?”到了提问环节,一个年轻人问道。
    “据我所知,伯平郡建立大学一事文教院正在讨论,我只能回答,用不了多久,这里一定会有大学。”
    “大统领,据报纸报道,我们这里也有很多石油,为何不在这里大规模开采?”一名记者问起了不少人关心的话题。
    “谁说不开采?目前主要是考虑技术和开采运输成本问题。
    随着伯平郡周边发展,这里石油开采也会提上日程。”
    刘恢的话引来阵阵欢呼,因为石油开采不仅仅提供工作岗位,还能给地方带来巨大税收,有了税收,百姓就能得到更多福利。
    “大统领,从扶余郡到伯平郡铁路何时能开工修建?”
    “这条铁路已经进入技术论证阶段,如果技术论证通过就会提上日程阶段。
    按照政府规划,未来二十年之内,这条铁路要修通。
    众所周知,火车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内燃机应用在火车上,速度会有不小提高,实际会达到100里\/小时以上,这会大大缩短空间距离……”
    接下来时间,刘恢走访了很多偏远的地方。
    “老师,我早就期待你过来了。”恢都城太守王贺笑呵呵的对着刘恢说道。
    “你这样说,一定是在谋划我什么?你还是不要期待了。”对这个学生刘恢是很了解的,出身寒门,然而智谋不凡,别人都想留在中原一展拳脚,而他却选择了当初开发不久的伯平郡,他认为,这里是自己机会。
    果不其然,他从代理县长一路干到民选的太守。
    “老师,这次真没有其他事情,就是想让老师给我出个主意。”王贺一脸诚恳的说道。
    对于王贺来说,刘恢不仅仅教过他,更是因为当时的辽东,让他有一展抱负的机会。
    “说说看?”刘恢看到他这个太守的确不易,这里天气太冷,资源丰富却不好运输。
    “老师,伯平郡如何才能找到一条持续发展道路出来?”王贺给刘恢面前的酒杯加满了酒。
    “我来问你,伯平郡的优势是什么?”刘恢端起酒杯浅尝一口。
    “资源是最大优势,地广人稀。
    煤炭、铁矿、石油,黄金储量也不少。”
    刘恢点了点头,“这个世界讲求守恒定律,没有一个地方什么便宜都能占尽。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想,我们华夏土地分配方式对不对?
    眼下阶段可能是对的,不过,随着发展,尤其是工业化以后,最追求的是效率,粮食生产也一样。
    以现在的播种收割设备为例,每个人种地面积比原来多得多,勤劳一点,一个人耕种两百亩并不是什么难事。
    你应该也知道,随着工业化发展,粮食税收迟早一天要取消的。
    如果一个农户一年耕种五百亩,那么他们收入并不低,未来的农业有可能是小规模农庄式的机械化作业。”
    王贺认真的点了点头,“这一点,我也想过,那么多出的人呢?”
    “伯平郡这里地处偏远,想大规模发展工业,不是特别现实,只能发展一些行业的分工厂,供应当地和周边国家,然而,周边国家目前消费能力太差。
    因此,你们需要找到一条新路才行。”
    “是啊!这就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王贺发现,刘恢说到自己心坎去了。
    “连通草原的铁路没有修通前,这里的商品很难卖到中原。
    眼下,要多引进小型工厂进来,规模虽然不大,但是能解决大量就业,能让更多农民变成工人。
    道路是一个弊端,但是也有优势,那就是外面的货物进来成本太高,远不如本地生产,何况,还能供应西边国家?
    这里木材太丰富,尤其是一些中原没有的树种,你们可以开办家具厂,华夏现在有一批提前赚到钱的人,做高端家具,等铁路连通就可以卖出去。
    还有,这里资源丰富,可以争取军工厂的合作,这里武器出口便利不少………”
    “老师,学生敬你,有了这些,伯平郡就能逐步转型。”
    “我希望你用伯平郡来实验,实验小型农庄的构想。”
    “老师放心。”对于刘恢,王贺是非常尊敬,这不仅仅是刘恢教过他,更重要的是,他看到刘恢给华夏带来的这一切。
    “军队情况怎么样?”客栈之中,刘恢看着孙才问道。
    “军队没有其他问题,只是思想上有些松懈。”孙才坐下说道。
    “是因为长期没有战事吗?”
    “这个是主要原因,不少人有马放南山的想法。
    这种想法不仅仅是基层军官,中高层军官里面一样有。”
    周瑜接过话说道,“我们海军也一样,也存在同样问题。”
    刘恢想了想,这是人之常情,说穿了,军人也是一群普通人组成,看到天下太平,谁还想到天天打仗的事情?
    “老孙,你找子龙他们商量一下,组织一个讨论会,让旅级及以上所有军官全部参加。
    我想听听大家的想法。”
    “喏!”
    如果说地方政务刘恢没有权力干预的话,那么军队就完全不一样,他有法律下的完全指挥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