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4章 曹嵩准备离开
作者:商业机密也是机密   大汉同意你改革,没让你推翻自己最新章节     
    九月初一
    刘恢在华夏大法官团队和百姓大会会员见证下。
    带领着新一届内阁成员宣誓就职。
    这也表示着新一轮工作拉开了序幕。
    华夏上下并没有多少声音议论此事。
    大家热议的依然是物业问题。
    还有就是未来房屋寿命到期以后该何去何从的问题。
    在华夏,所有的人都逐渐明白。
    政府做任何事情必须要有法律作为支撑。
    而不是想怎么做就能怎么做。
    百姓的利益也是如此,也要通过法律来保障。
    “大王,老夫现在是越来越糊涂了。”黄婉最近身体不好,当他得知华夏最近讨论的事情以后,愈发看不明白如今的华夏。
    一旁的黄祖轻轻摇了摇头,“左仆射,华夏现在就是一群自私自利的小人。
    所有的人都只顾自己的利益。
    这样下去,他们糟蹋了华夏这片土地。”
    “大王、太子,臣却不这样认为。”
    黄婉接着说道,“这二十多年,华夏走得太远了。
    孟子说,民为重,如今看来,华夏是真正践行了这一条。”
    黄祖面带温怒的说道,“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这些话不过是说给庶民百姓听的。
    不要说皇权,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王权,谁做到了这一点?”
    黄祖的话不好听,但是无法否定,因为这是实话。
    历代以来,统治者对百姓要求是礼义仁孝,而自己呢?读的是《商君书》,学的是如何统驭百姓,学的是帝王心术,有谁会真正在乎百姓?大汉四百年,真正在乎百姓的也数不出几个,汉文帝刘恒算一个,因为他废除了大量针对百姓的肉刑。
    “大王,时代变了,老夫也是黄家的人,也希望王室千秋万代。
    然而,想要权力,又想要千秋万代这原本就是冲突的。
    只有还权于民才能做到千秋万代。”黄婉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
    黄射立马安慰道,“放心,我们会好好考虑这个问题。”
    “大王,华夏看上去混乱,实则不然,这是他们权力受到限制的表现。”黄婉继续说道。
    “左仆射的话孤记住了,你现在应该好好休养身体。”
    “多谢大王关心,臣时日不多了。
    最大心愿就是想回华夏去看看,去看看生我养我的地方如今怎么样了?
    只是……只是回不去了。”说到最后,黄婉明显有些激动。
    送走了黄婉,黄祖急忙对着黄射问道,“华夏现在已经不干涉我们了,难道还担心吗?”
    “父王,左仆射跟着我们出来,他一心都想夏国好,他没有私心。”黄射知道,自己父王黄祖心中对黄婉的话是有所不满的。
    “你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父王,如今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看看赵国今后的路再说。”黄射也不知道今后如何,华夏这些年变化太快了,最可怕的不是华夏管理者思想转变,可怕的是普通百姓知道为自己争取利益。
    魏国,这段时间以来,曹嵩有空就找曹操曹昂父子聊天。
    然而,曹嵩发现效果有限。
    也许他不清楚,对于没有过大权在握的人,不存在放弃与否,因为原本就没有这样的权力,当真正站在山巅之上的人,让他们下山,那是要了他的命。
    权力是什么?是工具,是实现自己利益的工具。
    当权力变成了实现自己利益的工具时,所有味道都变了。
    “父亲,你不觉得华夏太过混乱了吗?
    整个国家叽叽喳喳吵成一片,没得主次之分。
    这一切都是刘恢放弃尊卑开始的。”面对曹嵩动不动华夏如何,这让曹操心里有些不耐烦。
    “尊卑?你就是因为儒家那套等级制度让自己走火入魔。
    人生而平等,为何要建立尊卑?
    你知道吗?如果等哪天魏国内部矛盾爆发,曹家能活下去吗?”在曹嵩心里,他并不在乎魏国百姓的生存,他在乎的是曹家人的未来。
    “我想过这个问题,只要我们加强管控百姓,不让他们读书,不让他们闲下来,只要不饿死他们,加以民间举报制度,我不相信他们能造反?”曹操随即反驳道。
    “哎!老夫该说不该说的都说了。
    我打算回恢都了。”曹嵩实在不想再多说了,他心累了。
    他现在也看出来了,曹操和曹昂是不想曹家放弃权力。
    在他们看来,只要华夏不干涉他们内政,自己统驭百姓毫无问题。
    “祖父,你不留在魏国?”曹昂多少有些惊讶,他一直以为,曹嵩前来是为了在魏国生活,最近,他还和曹操商量,如何给曹嵩政治地位。
    曹嵩微微一笑,“祖父在华夏生活十年有余了。
    早已经习惯了华夏的生活。
    那里还有无数老友,无聊时聚在一起喝喝酒、谈天说地,好不快活。”
    “父亲,你这样一走,魏国臣民如何看待我们?”曹操说道。
    “有什么看待问题?你就当老夫没来过就行。”曹嵩生气的说道。
    “这…”
    “这什么?老夫还要回去,你抓紧时间把植儿送来华夏。
    对了,还有冲儿,今年他也七岁了,这个孩子聪明,将来在华夏能干一番事业。”曹嵩虽然对现在的曹操不喜,不过,看到自己的孙子,他心里还是很高兴的,几个孙子都很聪慧。
    “是,我们会抓紧办。”曹操虽然对华夏颇为诟病,不过,他心里清楚,华夏是法治之地,自己几个儿子去华夏比留在魏国让他更加放心。
    他心里非常清楚,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
    “你们也不要有包袱,这次过来无论结果如何,老夫都会回华夏的。
    出来一段时间了,也不知道一帮老不死的最近怎么样了?”曹嵩也想明白了,既然不愿意放下权力,那就随他们吧!
    华夏恢都城,百姓大会下院,今天来了很多人,是来接受质询的,也是来提意见的。
    刘恢原本也想来,不过,最后还是放弃了。
    他不想以自己的想法左右其他人的想法。
    华夏需要的是各方真正的声音,需要的是他们真正利益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