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大太监安诚的建议
作者:林桐   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最新章节     
    大太监安诚,士子出身,而且,在净身之前,还是颇有才气的的举人。
    他当然知道争夺帝位的残酷性。
    可以说为了争夺此位,父子间尔虞我诈、兄弟间手足相残,屡见不鲜。
    失败的一方,往往下场极为凄惨。
    若非得已,他安诚绝对不愿参与此事当中。
    他应该像掌印、秉笔那两个大太监一样,装聋作哑,不参与、不得罪任何一方,只等事情明了之后,去锦上添花。
    如此一来,就算新帝继位,他们也能安然去南都继续挂着掌印、秉笔的职位,悠闲、富足地安度晚年。
    可剩下的六大太监,他们却不一样。
    他们正值年富力强,每个人都是野心勃勃,期望能成为秉笔、掌印。
    如今的永正皇帝,时日无多,已不能寄希望于他了。
    其余几个大太监,已开始筹划出路了。
    别的不说,仅他知道的,已有三个大太监投效了靖王。
    另外两个还在观望,希望再过些时日,再做出决定。
    至于安诚,他其实是想保持中立的,像外朝那些士大夫们一样,不争不抢,不偏不向,谁成为皇帝,那么他便效忠谁。
    可安诚的这个心思,还是被当今圣上看出来了。
    这不,直接任命他为此次的钦差主使,甚至,还让他在汴州多待些时日。
    虽没明说,可安诚也知道,这是圣上为他和魏王创造接触的机会。
    圣上的意思也很明显,那就是让他自己做出选择。
    这位大太监想到圣上的深意,心中也是感叹非常:陛下对魏王殿下还真是喜爱有加啊。
    安诚虽知道圣上的良苦用心,可他实在不愿卷入两王夺嫡之中。
    这也是为何他来汴州后,屡次婉拒魏王朱麒示好的原因。
    可就在昨日,他却突然改变了主意,决定要投靠魏王。
    不是因为他想通了,而是因为形势所逼,他不得不做出了抉择。
    就在昨天,宫中来信,在他刚离开皇宫不久,他最为得力的两个干儿子,已被太后给杖毙了。
    而挑唆之人,不是他人,正是他的死对头,同为八大太监的于良。
    看到来信之后,安诚想要保持中立的想法破灭了。
    如今,他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加入魏王的阵营。
    因为那个于良,早就投靠了靖王,而且,深得其信任。
    而他只能投靠魏王这条路。
    当然,作为老谋深算的他,绝对不能主动去投。
    他要等待时机,让魏王亲自来请。只要这样他才能在魏王阵营占得一席之地。
    好在这个机会,终于来了。
    一切都如他所料那般,魏王殿下亲自来参加了他的宴会,甚至不惜以大礼相待。
    如此礼贤下士,果然不是靖王所能比的。
    在如此情况下,他便顺水推舟,装出一副士为知己者死的样子,投靠了魏王。
    无论是赵麟,还是魏王朱麒、张茂、祁谦、苏方正,皆是惊喜莫名。
    要知道他们来的时候,可是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谁曾想,这宴会刚开始,魏王就把这位大名鼎鼎的司礼监大太监安诚,收到了麾下。
    如此一来,魏王殿下在皇宫之中,除了当今圣上这个最大的仰仗外,又多了一个助力。
    这怎能不令人感到惊喜?
    当然,最为惊喜的人,当属魏王朱麒了。
    仅用今天一天的时间,他的阵营又壮大了两分。
    当然,他也没有忘记今天最大的功臣——赵麟。
    只不过,魏王朱麒除了向他投去了感激一瞥,其余什么都没有说。
    他们如今的关系,根本无需什么客套,一切尽在不言中。
    仅一个眼神,双方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了。
    此时的赵麟,也同样感慨非常。
    魏王阵营总算有那么一些的实力了。
    若就他们四巨头的话,总感觉不太安全的样子。
    而今,总算有那么一丁点的底气了。
    不过,以他们如今的实力,还不能与靖王阵营相比。
    要知道那靖王不但在皇宫之中拥有庞大的势力。而且,在朝堂上,更是拥有着内阁次辅杨必成这个盟友。
    再加上其在京城经营多年,远不是魏王这个少年人所能比的。
    一行人一番畅饮过后,魏王朱麒也提出了这个问题。
    “安随堂,你认为本王现在如何应对咄咄逼人的靖王?”
    赵麟等人也都看向了大太监安诚,这也是他们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
    既然参与了两王夺嫡之中,这些就是他们当前最为关心的迫切问题。
    “殿下,其实很简单。就像太祖皇帝立国时那般,广积实力,隐忍低调,静等时机。”
    大太监安诚抬起头,缓缓说道。
    想当初,周太祖在起兵之际,似乎用的就是这个方策。
    最终,从众枭雄、豪杰中脱颖而出。
    而今,大太监安诚,依旧让魏王效仿太祖皇帝。
    作为军师的祁谦,听了之后,点了点头,深以为然。
    “安随堂,可那靖王实在是咄咄逼人,数次挑衅我。”魏王朱麒终究是少年心性,一想起那靖王的嚣张跋扈,他便忍不住怒火中烧。
    谁知,大太监安诚听了之后,则是笑着安抚道。
    “殿下,你不感觉这是好事吗?靖王的所作所为,圣上、勋贵、有志之臣,可都是看着的。”
    他喝了一杯美酒后,又继续道:“靖王党羽虽丰,可殿下您也不弱。只要圣上龙体还康健,任何人都不能把您如何。”
    事实也正是如此,靖王势力虽大,可始终不敢越雷池一步,最多时不时恶心一下魏王而已。
    更极端的寻衅,他却是不敢。
    为何?那是因为魏王殿下,终是当今圣上唯一的至亲子侄。
    在场诸人想到这,都是松了口气。
    “不过,圣上终究护佑不了您太久。在接下来的时间,殿下,您除了要拉拢一切可以拉拢的力量外。还要……还要抓紧时间诞下子嗣。”
    大太监安诚提醒道。
    魏王朱麒听到这句话,神色不由一黯。
    他知道皇二伯对他在这方面的期许有多大,可以说,只要他魏王府诞下一个男丁。
    不说立即扭转局势,却也能吸引诸多的人主动投效。
    可……这事却又怎能是急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