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动画公司规划
作者:一壶黑茶   我是导演,我只会抄最新章节     
    唐世奇在京城待了两天后,就回去了,他要回去筹备收购团队,收购一家公司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要谈很多条件,没碰到竞争对手还好说,要是碰到了,那还要随时进行调整。
    刘少聪和张灿则继续待在京城,他们要和苏言影视,还有千桐,甚至一些其他影视公司谈合作。
    以前的三友影视没有资格和千桐这一档次的公司合作,但在卖身风城后,三友影视已经具备了和他们合作的资格。
    只不过人家愿不愿意和你合作,这就难说了,所以刘少聪和张灿想当面谈一下,合不合作先不说,起码要先认个熟脸。
    苏言也没有管他们,“杰米数字”的收购至少要到明年去了,他只要在这之前把《功夫熊猫》的剧本写出来,那就可以了,到时候拿着剧本和制作团队聊一下自己需要的效果,让他们制作出来就行了。
    《功夫熊猫》的制作苏言估计需要至少两到三年的时间,这还是在团队成员水平在线,制作顺利的情况下,不顺利的话,四五年都有可能。
    考虑到这个项目的制作周期,苏言觉得还需要在给动漫公司弄一个项目。
    苏言考虑的是公司另外出一个团队,制作《熊出没》《喜羊羊》这一类低幼动画片。
    这一类的动画制作简单,周期短,很适合用来出成绩。
    苏言和刘少聪的关系可以把这部动画铺到国内的各大动画频道,虽然前期版权价格肯定会有些低,但盈利是肯定没问题的。
    只要盈利了,那公司就算走上正轨了。
    公司盈利了,甭管赚的是多还是少,这对公司员工的信心都是一个很大的提升,员工对公司的未来也会有所期待。
    所以公司需要《功夫熊猫》这样长期的的大投资制作,也需要像《熊出没》这样快速出成片的项目。
    这是苏言自己的考虑,他没有和唐世奇说,主要是现在说了也没用,公司都还没收购下来,这时候说太多只会影响唐世奇的心态,而心态不稳,对接下来的收购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唐世奇回去了,刘少聪和张灿也每天在忙,大家也就偶尔见个面,吃个饭而已。
    苏言继续盯着《无双》的后期,《唐人街探案》的剧本在花了几天时间后,也写的差不多了。
    苏言把剧本交给了公司的编剧,让他们润色一下细节,找一下剧本的漏洞,然后修改好。
    就在这无波无澜的日子中,《最好的我们》正式上映了。
    没有发布会,没有首映礼,这部电影就这样悄无声息的上线了。
    作为这部电影的投资方之一,蒋小涵和李向勇都很关注这部电影的成绩。
    苏言影视的股权激励方案已经下来了,蒋小涵和李向勇都是第一批拿到股权的人。
    虽然苏言在今年分红了一大笔,但公司的人都表示理解,公司账上的钱太多了,如果这笔分红有他们的份的话,即便他们只有零点几的股份,那也是一笔不小的巨款了。
    虽然苏言分红了一大笔钱,但公司账上的钱也还是很多,加上苏言也明确表示了之后每年都会有一笔分红。
    所以蒋小涵和李向勇才会对《最好的我们》这部电影表示关注。
    这部电影的票房是计算到公司的营收上的,加上这又是系列剧的第一部,如果这部电影的成绩能好,那就证明其他几部电视剧也是具备改编影版的可能的。
    这对苏言影视的营收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消息。
    营收高了,公司的利润自然也就高了,利润一高,那他们的分红自然也就高了,
    这就是一个很简单的算数问题。
    李向勇虽然在处理着事,但时不时的就看一下放在桌上的手机,那里显示着《最好的我们》的实时票房。
    现在是下午四点,票房是2540万,而今天是周四。
    这个成绩其实已经很让人满意了,但李向勇还是希望票房能更高一些。
    得陇望蜀,说的就是他了。
    “叮铃铃…”
    就在这时,李向勇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李向勇被这突然来的电话给吓了一下。
    看了下来电显示,是一个他认识的导演。
    李向勇都没接电话,就猜到了这个导演想干嘛了。
    除了拉投资,就是帮别人推荐来了。
    这两年他经常有碰到这样的事,随着苏言影视的实力越来越强,很多导演,制片人就把苏言影视的资金做为了项目投资的首选。
    苏言影视不太会插手项目制作这一块,虽然随着实力的加强,各项规矩也越来越多,但还是有很多导演愿意来这里拉投资。
    比起苏言影视的规矩,其他影视公司的投资的条条框框更多。
    “喂,朱导,怎么有空给我打电话了,是不是要上新项目了啊!”
    “真的啊,我可是一直在期待着你的项目呢,投资的事先不谈,你知道的,先看剧本。”
    “你也知道,我们公司最看重的就是剧本,剧本好,那拿到投资就容易,剧本不好,那想拿投资就有些难了。”
    “你先把剧本发过来给我看一下,我肯定会看的,这个你放心,不会直接扔给下面的人的。”
    “苏导啊,这个就不好说了,你也知道他现在忙的很,我也不知道他会不会看你的剧本,不过我会给他发一份的,但他看不看,这个项目就说不好了。”
    “行,你等我消息,最多一个星期,我就给你回复。”
    聊了好一会,李向勇挂断了电话。
    这个朱导和苏言影视合作过两个小成本网剧,口碑都不错,项目也实现了盈利,在李向勇合作的一众导演中,他算是比较优先的合作对象了。
    这次他也是完成了下一部剧的剧本,找李向勇剧本投资过来了。
    只不过这个人希望苏言能看一下剧本,给一些改进意见。
    对这个导演的心思,李向勇也是很清楚的,哪里是要改进意见,那就是想得到苏言的一句剧本不错的评论,然后借此拿到更高的投资。
    投资一高,那相应的宣传,推广就更好,项目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大。
    李向勇虽然猜到了这个导演的小心思,但他并没有反感,因为他也想这个导演的项目能进入苏言的眼中,只要苏言认可,那这个项目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很多了。
    只是很可惜,苏言这段时间一直在忙,没有时间去看剧本。
    没一会,李向勇的邮箱里进来了一份邮件,李向勇顺手把这个剧本转发给了审核组还有苏言。
    至于他,有空的时候会看的,如果没空,那就没办法了。
    弄好这些后,时间已经到了五点了,李向勇再次看了下《最好的我们》的票房。
    已经2840万了,今天破3000万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对这成绩,李向勇也是很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