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大梁的变化
作者:橘子不酸也不甜   这个夫人不好惹最新章节     
    在广袤无垠的宇宙之中,人类个体就如同沧海一粟般渺小无比。
    无论缺少了哪一个人,这个世界都将继续按照其既定的规律运转下去,原有的平衡状态绝不会因此而被轻易打破。
    地球依然会坚定地沿着自西向东的方向自转不止,太阳也仍旧每日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潮水有规律地涨退起伏,世间万物皆循环往复、不受干扰。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过高地估计自身的能力和价值,认为自己在某个特定领域或职位上拥有无可替代的地位。
    然而事实却是残酷的——即便没有我们,总会有其他人能够填补空缺,取代我们的位置。
    我们远没有想象中的那般不可或缺。
    如今的大梁京城早已无人再提及顾家之事,曾经名噪一时的林雨柔也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
    失去了林雨柔的约束与羁绊后,萧天启仿若脱缰野马一般纵情享乐。
    他刚登基的那些年,虽然在清除诸藩王之后,彻底巩固了皇权,但当时的形势不容乐观:各地兵变大大地伤了朝廷元气,吏治的混乱、腐败亟待治理,国家需要拨乱反正,走上正轨,所以萧天启只能压抑自己,按照林雨柔提出的“十事要说”治理国政。
    十事要说包括了勿贪边功、广开言路、奖励正直大臣、勿使皇族专权、勿使宦官专权、实行仁政,勿要大兴土木、行法治、杜绝外戚干政、去除苛捐杂税,在此后的时间里,萧天启基本上都按照林雨柔的建议执行了。
    如今山无盗匪、路无流民、朝无庸才、国无饥民、海晏河清、四海升平,国库殷实,开创了“绍兴之治”后,自觉劳苦功高的萧天启逐渐开始满足了,沉溺于享乐之中。没有了先前的励精图治精神,也没有改革时的节俭之风了。
    他整日里纵情声色,沉溺于美酒和佳人之间,过着极度奢华放纵的生活。早已经将国家大事置之度外,变得越来越荒谬无道,用自己的行为完美地演绎了那句“芙蓉帐暖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诗句。
    绍兴七年二月,由于受到宠爱的窦后和窦贵妃(窦武之女,窦后的侄女)进献谗言诋毁,萧天启竟然狠心地将自己的三个儿子——太子萧世英、离王萧世保以及光王萧世凡全部废为庶人,并残忍地将他们处死。
    到了九月份,他又改立第六个儿子,年仅四岁的晋王萧世云为太子。
    萧天启本就是个喜新厌恶旧的人,即使是再美丽的女子,时间久了也会让他感到腻了而厌烦。因此尽管后宫中美女如云,但却没有一个能够真正令他满意。
    就在这时,太监杨高向他进言说:“秦王萧世平的妃子杨飞燕容貌绝美,风姿绰约,堪称绝世佳人,简直就像是从天而降的仙女一般。”
    杨高巧舌如簧,口吐芬芳,把那杨飞燕描述得如同仙女下凡一般,世间绝无仅有,让人听了心驰神往。
    萧天启被他说得心痒难耐,也顾不得什么礼仪和规矩,直接将儿媳妇杨飞燕召进皇宫。
    杨飞燕有沉鱼落雁之姿,闭月羞花之貌,又懂音律,聪明懂事会逢迎,骚媚入骨,还擅长歌舞,很得萧天启欢心。
    自从得到了杨飞燕,萧天启日益骄奢淫逸,他这老牛为了博取杨飞燕这嫩草欢心自然是任予任求,挥霍无度。对后宫的赏赐钱不计其数,户部侍郎陶大林为了投其所好,“岁贡额外钱百亿万,贮于内库,以供宫中宴赐”,并且还告诉萧天启:“此皆不出于租庸调,无预经费。”
    然而,此时的萧天启不但没有追问这些经费的来源,反而对那些通过剥削百姓来讨好自己的官员们越发优待。
    对于朝野内外对此怨声载道的情况,他视而不见,甚至变本加厉地赐予他们更多的荣华富贵。
    最后,还提拔陶大林担任御史丞和京畿采访使这样重要的职务。
    窦鲲为了讨好他,屡次向玄宗报告说仓库如何丰富,故而萧天启多次率领群臣参观皇宫宝库以此夸功。
    可惜他哪里知道窦鲲早提前把各地应输往京师的租和地税变成布帛,存于皇宫宝库之中来蒙骗他。
    萧天启被蒙在鼓里,还道大梁离开林雨柔后如何富庶,国库充盈,自然高兴坏了。于是,他“视金帛如粪壤,赏赐贵宠之家,无有限极”。
    绍兴八年六月,萧天启册封杨飞燕为贵妃。为了讨贵妃的欢心,萧天启可谓费尽心机。
    杨贵妃爱华服,每天都要穿不同的衣服,为了迎合她喜欢服装的心理,萧天启专门安排三百多人给她做衣服。
    为了让她吃上喜欢的荔枝,萧天启还下令开辟了从岭南到京城长安的几千里贡道,以便荔枝能及时地用快马快速运到长安,为此闹出了“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笑话。
    萧天启日益奢靡,大臣、贵族、宗室为了巴结皇帝,投杨贵妃所好,又刺激更多的官僚贵族巴结逢迎。
    其族兄杨国安也平步青云,一日三迁,短短半年时间便做到了户部尚书。
    就连杨贵妃的家族姐姐们也得到了实惠,大姐封为韩国夫人,三姐封为周国夫人,八姐封为齐国夫人。
    她们为了标榜自己的地位,竞为车服,车上“饰以金翠,间以珠玉,一车之费,不下数十万贯”。
    她的叔伯也各有封赏,做了朝中的高官 ,出入都要清场、黄土铺路,派头十足。
    一年光景不到,杨国安的权势便无人能比,成为继窦鲲之后大梁帝都新的主宰。
    在窦鲲、杨国安的专权下,整个大梁开始混乱起来。
    面对各种社会问题,萧天启毫无改弦更张之意,仍然沉溺于酒色之中。
    这一下为人耿直、讲原则的孔祥看不下去了。
    林雨柔走后,孔祥被提拔为左相、蔡持正为右相。
    孔祥为政期间直言上谏、不数私恩、严于律己,并把要继续沿袭林雨柔时期好的制度。
    他也很重视对人才的选拔任用,虽然他掌握朝政大权,但他决不徇私枉法,相反,对自己的亲属故旧还更加严格地要求。
    可惜他因过于守旧没过多久被萧天启罢相,贬为侍御史。
    不过这个位置比左相更适合他,因为他最爱直言进谏。
    ……
    绍兴八年九月。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今日是大朝会,萧天启满脸不耐地坐在龙椅上,不停地给杨高使眼色,让他快进。
    而接下来的时间里,果不其然,也就几个重臣挑些要紧的事讨论一番,接下来就到了快进时间。
    杨国安、窦鲲警告的目光扫视周围一圈,大臣们知道今天的大朝会提前结束了。
    然而……
    “陛下,臣有大事启奏!”
    满朝文武的目光都投向了起身出列的孔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