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打击
作者:训练失败的科学家   我,薯条,苏联英雄最新章节     
    和长腿可以跑的罗马尼亚陆军比,在切尔纳沃德的桥梁就没有跑路的机会了。
    战地时间1941年6月24日19:53
    “空中剧院”悄然来到了距离桥梁几公里的位置,舒比科夫开始攻击前的最后准备,
    “防空情况通报。”
    “夜翼”驾驶员对着罗共提供的情报,开始点豆豆,
    “发现4个高炮阵地,2个警戒哨,还有一个隐蔽警戒哨尚未发现,预计在这片区域。”
    所有被“夜翼”标记的敌人防空阵地,被传递到了“天鹰”和“渡鸦”驾驶员的座舱。
    “德国人下的本钱真大。”
    “如果第聂伯河上也只有这一座桥,我相信你也会堆怎么多的。”
    “好了,“渡鸦”绕过主要防空阵地,低空突袭,务必一击成功。”
    舒比科夫下达了最后的决心。
    随即“渡鸦”的飞行员,一推操纵杆,“渡鸦”编队以大部分螺旋桨战斗机,都会解体的俯冲速度扑向多瑙河河面。
    对于首战任务被交给“渡鸦”,“天鹰”的飞行员在攻击行动开始后,还是发出了自己的疑问,
    “中队长,为啥不是我们去,我们的炸弹当量更大,攻击应该更有把握。”
    “所以,你可以用俯冲轰炸的方式,将炸弹丢到桥面下吗?”
    “可‘导爆索’同志,不是说,炸的准,桥面也行吗?”
    嘭嘭…嘭嘭…嘭嘭…!
    没有出现在情报中的,被隐藏起来的德国高炮,发现了以离谱高度和速度冲向桥梁的“渡鸦”编队,并立即试图开火阻拦。
    只是由于阵地主要建设目的,是针对高空而来的打击,在面对在二战时期,极为稀少的超低空突防时,这些被德军当做杀手锏的高炮,很快就因为俯角不足,失去了射击角度。
    (二战时期,超低空行动,搞的最多的就是苏联空军。虽然大部分时候,是因为飞机性能原因,被迫采取这种战术。)
    “看到了吧,如果是你们俯冲下去。德国人的把戏可能就成功了。”
    罗共的情报,虽然在罗马尼亚军队上十分准确,但由于德国军队对本地人的不信任,罗共在这一方面的情报十分模糊。
    对此,舒比科夫作为西班牙内战老兵,在看到情报的第一时间就有了熟悉的感觉。
    德国驻军和“空中剧院”的对抗,和当时,德国“秃鹫”军团与国际纵队中苏联空军的对抗太像了。
    于是曾经的经验,再次帮助舒比科夫,成功卡住了,德国驻罗马尼亚防空部队的七寸。
    这让,此刻负责桥梁保卫的德国空军指挥官,只能祈祷,冲过他们拦截的两架纤细飞机,并没有毁伤桥梁的能力。
    但很快这名老高炮兵,从西班牙内战开始,已经建立了五年的,对于单发轰炸机性能的认识,被彻底颠覆了。
    “渡鸦”编队,在以极速冲到距离桥梁几十米的时候,以普通飞机,绝对会解体的机动方式,表演了一个旱地拔葱。
    “乌拉!”
    在苏联飞行扭曲的呐喊声中,“渡鸦”编队完成了一次高难度的突升甩投。
    四枚带着黑光的特制250kg航弹,从半埋式弹仓甩出,飞出了一个漂亮的半抛物线,带着完美的切入角,与极高的初速度撞向铁路桥,两个至关重要的桥墩。
    随即两个桥墩被黑色的闪电覆盖。
    空气中传出了,某种玻璃板破碎的声音。
    随即便是,巨大的爆炸声。
    混凝土桥墩,与钢桁架的连接点被摧毁了。
    但这一跨桥梁从外表上看,却丝毫完好无损,起码连带炸弹威力认识都被颠覆的,德国老兵是这样想的。
    “目标命中,毁伤评估,额,‘导爆索’同志你确定这样就可以吗?”
    “夜翼”飞行员无法判断攻击是否奏效,于是选择咨询专家。
    “需不需要,我再去补两枚。”
    这是原本被德国人隐藏炮位“劝退”,但又被“渡鸦”编队表演刺激了好胜心的“天鹰”飞行员的询问。
    “很完美,甚至比我预计的要好,当初的混凝土工事爆破,如果有这种炸弹,一定会容易很多。”
    是的,对于混凝土钢桁架桥这种结构来说,在当量不足以彻底将其桥墩夷为平地时。
    破坏桁架与桥墩的连接点,是最为有效,且极难修复的打击方式。
    因为一旦连接点被破坏,失去了至关重要推力支撑的桁架,虽然看上去还能使用,但却会在火车驶入的第一时间,表演整体扭曲,制造桥毁车亡的惨剧。
    而要修复这一结构,则必须把桁架整体移除。
    当然,对于大部分二战水平的轰炸机来说,不仅仅将炸弹投送到这一位置十分困难。
    其使用的普通炸弹,也很难对埋藏在混凝土中的,连接件造成打击。
    所以这次攻击,是苏联飞行员高超技术,薯条军工特制战机与“导爆索”专业知识,三者紧密配合才能完成的。
    不过这一切,对于刚刚被秘密派驻到这里的,德军高炮部队来说,都属于完全的盲区。
    因此,由于事发突然,只能直接执行,击落一切试图靠近桥梁飞行物命令的他们,甚至无法在交给上级的报告中,确认来袭飞机的国别与型号。
    而等到,不放心的德军指挥部,派出的桥梁专家赶到现场确认情况,并因为愤怒拍碎几张桌子时。
    “空中剧院”已经直扑另一个目标。
    (一些解释
    1、突升甩投
    一种高难度的投弹方式,在核导弹普及前,被各国攻击机用于投掷空爆核武。
    ps:所谓强5-甲,单程突击,是纯正的谣言。
    该机在改装时,就考虑了所有投掷氢弹,所必须的安全措施。
    至于所谓双倍航程的自杀攻击,追溯其源头,就会发现其最初的炮制者,与某些国家有密切联系。
    而这种说法,也是某些国家,使用固有印象炮制出来,用于抹黑pla,泯灭人性,不讲人权的手段。
    其内核,与说最可爱的人,是通过人海战术战胜联合国军的完全一致。
    只不过这种说法,因为切合了某种国内舆论倾向,在演变过程中增加了更多的隐蔽性。
    而但凡真的了解过pla的军魂,特别是真的参过军的,都会认识到,pla绝对不是那种面对绝境,就自暴自弃,使用极端战术的军队。
    特别是,经常被用来为单程突击粉饰的,pla什么都想过,就是没有想过投降的言论。
    其真正含义,也与自爆攻击这种,解决不了问题,就毁灭自己的行为,完全相反。
    当然,哪怕不通过人民军队精神内核,从根本上驳斥这种言论的立论点。
    就从强五-甲自身性能,都可以直接从客观角度彻底否定,这种言论。
    那就是以强五的机载设备,但凡有点空军知识的人,都不会认为,强五可以完成单机,无地面引导前出千里的飞行任务。
    因此,几架用于实验的强五-甲,在完成空投实验后,很快就返回了原部队,变回了常规攻击机。
    配套的“狂飙一号”,也完全没有被空军正式装备。
    2、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直接毁伤
    完全的世界难题,哪怕放现在,混凝土侵彻弹发展了这么多年之后,也是一样。
    所以这里作者给铁炸弹,开了名叫黑暗灵族,暗物质炸弹的挂。)
    ………………
    “全体注意,从现在开始,最高级别戒备,我们已经失去静默,重复,我们已经失去静默。”
    成功完成,对第一目标打击任务的,“空中剧院”编队不仅没有松一口气,反而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紧张了起来。
    就连之前一直在“友好”交流的飞行员们,也停止了交谈,以将全部注意力转移到任务中来。
    因为所有参战人员都知道,在第一次攻击之后,只要德国人不蠢,就会立即提升防空等级。
    而在这种情况下,六架大体型轰炸机组成的编队,想在继续深入过程中,不被发现基本是不可能了。
    于是,在“虚空鸦”号成功完成对于“渡鸦”的回收后,舒比科夫立即再次下令,
    “最大速度,重复,最大速度。”
    整个编队进入加力飞行状态,剩下的目标,是整个编队与德国防空系统响应速度的比拼了。
    ………………
    战地时间1941年6月24日19:59
    “空中剧院”编队抵达第二个打击目标——位于费泰什蒂,跨越多瑙河支流的桥梁。
    这一次为了尽快脱离这一地区,负责攻击的是“天鹰”编队。
    并且为了保证一击致命,薯条君的“毁灭之镰”号,也做好了俯冲攻击的准备。
    “防空情况通报!”
    “4个防空阵地,3个防空哨,配置一致,配置一致。”
    “行动!”
    随即“天鹰”编队,脱离大编队,从两个方向,展开对桥梁的俯冲。
    薯条君的“毁灭之镰”号也调整了航线,随时可以通过一个向下的盘旋,进入针对大桥的攻击包线。
    而此刻,刚刚收到16公里外,认知破裂同僚发来警报的,负责这处大桥对空防御的德军指挥官。
    还没有思考明白,什么叫,突然出现的,拥有极高机动性能的,大概是轰炸机的机型,是怎么回事。
    毕竟对于使用机械瞄准具的二战高炮来说,确认目标大小,飞行速度,是实现打击所必须的参数。
    而现在德国人哪里知道,刚刚炸了桥的“渡鸦”的相关参数。
    于是,
    “警报!敌机!”
    在对空哨位,发出尖锐的警告时,德军高炮指挥官,依然没有做出合适的对空射击安排。
    这让德军高炮,在面对正在以,可以让斯图卡解体的俯冲速度,发动攻击的“天鹰”时,哪怕拥有射击角度,反应时间也极为短暂。
    再加上,提前知晓德国人,必然在这里也藏了高炮的,苏联飞行员的有意规避。
    德军的藏起来的高炮,再次无功而返。
    4枚500kg的炸弹从“天鹰”机腹脱离,并在惯性的引导下直接砸向桥墩。
    随即就是简单粗暴的巨大爆炸。
    然后钢铁桁架结构,在之前没有表现出来的坚固程度,被完美体现。
    尽管苏军飞行员,已经几乎完美的,将四枚炸弹丢在了桥墩上。
    但大桥除了被炸毁了很多钢梁外,似乎就没什么损伤了。
    “命中成功,毁伤评估!”
    “队长,该你上了。”
    这次不需要苏联飞行员主动询问了,在攻击前就知道,大概率无法一次性搞定的,“导爆索”已经向薯条君传达的出击命令。
    “该死,我申请再来一次。”
    当然,通过实践,确实的知道了,从上方发动打击确实很难见效的苏联飞行员,并不愿意放弃。
    “好了,尼古拉耶夫,立即返回母舰,重新挂弹。”
    将“天鹰”的攻击,视作一次威力测试的舒比科夫,并没有给“天鹰”再来一次的机会,
    “继续加速,‘渡鸦’掩护季科夫同志,其他人,立即赶往下一个目标。”
    在下令刚刚完成补给的“渡鸦”,为正在滑行进入攻击包线的薯条君提供掩护后,“空中剧院”按照既定计划,进入了轮转攻击模式。
    即依靠子母飞机的特性,在负责攻击的编队进行攻击时,其他编队就立即赶往下一个目标。
    以提升整个编队的袭击效率,最大限度利用,德国人反应过来之前的窗口时间。
    ………………
    另一头,以一个完美回旋,转入攻击包线的薯条君,机魂在燃烧,“毁灭之镰”号划出了两道带有火光的翼尖涡流。
    让地面上,正在思考,之前的俯冲轰炸机,为什么能用锐角航线完成打击,还不会解体的德军指挥官,又一次听到了防空哨的警报,
    “敌!……袭!”
    这一次,对空了望哨兵,喊的更加声嘶力竭,因为正从他头皮上切过的,是一架翼展22.6m的重型飞机。
    谁知道这种飞机会进行超低空飞行啊!
    “开火!开火!航向西北,航速……”
    各防空炮位的炮长,停止了对敌机情况的通报,因为巨大的飞机已经不需要通报,就可以直接射击了。
    两门高斯火炮青春版,炮口集聚闪光。
    随即在所有人都没有听到声音的情况下,大桥的一个桥墩被报废了。
    轰……
    巨大的爆炸声,在桥梁垮塌一角的时候才传开。
    呆若木鸡的德军高射炮兵,这时才意识到,他们的37毫米小水管,面对这种体型的飞机好像有点无力。
    “毁伤报告,成功摧毁!”
    薯条君十分兴奋的,以极大爬升角拉起“毁灭之镰”号,给地面上感觉自己在做梦的德国人,留下了两道镰刀型的尾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