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汉帝寿辰
作者:北风的雪   三国迎娶蔡夫人,荆州入我手最新章节     
    漫步在梨花盛开的庭院中,淡雅的清香和沁人心脾的花香,令人感到愉悦,心旷神怡。
    “夫人。江夏的竹子很多吗?”韩玄看着庭院一角,伫立着几株绿意盎然的翠竹。
    微风轻拂,修长挺拔的竹子摇曳生姿,竹叶簌簌作响。
    “这……姝儿不知。”她才嫁入几个月,对于江夏并不是太过了解。
    韩玄走到翠竹近前,几根不到一米的春笋破土而出,一旁纤细的嫩竹,细腻光滑,泛着翡翠般的光泽。
    心中暗暗有了计较,如果他没记错的话,有一种纸是用嫩竹制造的竹纸。
    如今的纸张制作工序太过繁杂,每年所产的数量也极为稀少,当今天下书写更多依旧用简帛。
    韩玄想要制造出一种,制作更为便捷,造价更为便宜,并且能大规模制造的纸张。
    他行事向来不拖沓,想到此处立即便想安排人去做。
    “来人。”
    随着韩玄一声令下,一名身材魁梧的亲卫走了进来,“主公有何吩咐?”
    “仲业,去给我搜寻几个会造纸的工匠。”韩玄吩咐道。
    “是!”
    这个表字为仲业的亲卫正是文聘,经过这几年的时间,他已经成为韩玄亲卫中的副统领。
    是韩玄比较信任,并用心栽培的少数几人之一。
    微风吹过,一股寒意袭来。
    此时刚入秋季,天气还有些微寒,外加南方潮湿,这股股寒意直逼骨髓。
    韩玄将自己的外衣,暖心的披在蔡姝的身上。
    “起风了,天气寒冷小心着凉了!”
    蔡姝的脸庞泛起了一抹红晕,立刻垂下眼睑不敢直视他。虽已大婚数月,但她依旧还是很害羞,紧紧握住对方粗糙的大手,心底泛起暖意。
    “夫君,我们回去吧!”
    ……
    洛阳。
    今日是个重要的日子,是汉帝刘宏三十一岁寿诞,整个京师格外的热闹。
    为了庆祝生辰,刘宏颁布法令,今日洛阳一整天,禁止杀生屠宰。
    生辰庆典,便在新修建的玉堂殿内举行。
    玉堂殿位于南宫,只是一年前因大火付之一炬。
    而今玉堂殿重新修建完毕,新建的大殿由一百八十根楠木作为主体支撑,金黄色的琉璃瓦铺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通体气派。
    殿宇皆用汉白玉石砌成,富丽堂皇、美轮美奂,每一处都凝聚了无数能工巧匠的心血与智慧。
    殿门外,伫立着四尊铜人,左右各两个,造型古朴庄重,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每一个细节都显得那么精致。
    每个铜人前,都摆放着一个巨大铜钟。仿佛有四个巨人在敲打铜钟,演奏庄重肃穆雅乐。
    大殿内,更是宽敞而豪华,装潢精美绝伦,地面由金砖铺砌,烛光熠熠,香气弥漫。
    中央左右两排,各有三列矮案坐席,整齐排列,桌前方的是一大宴桌,铺上金丝龙腾绸缎。
    数盏金黄的宫灯悬挂,光芒四溢,彰显了宫廷的奢华与气派。
    后方墙壁上,雕有天禄石像吐水于白玉石渠内,水流蜿蜒盘绕大厅两侧,带来丝丝水汽清凉,随即流出殿外。
    天禄是一种辟邪,攘除灾难,永安百禄的瑞兽。同时也有天赐的福禄的寓意。
    其外貌,形如狮子,头顶有角,威武霸气。
    随着殿外悠扬的钟声响起,寿宴正式开始。
    百官庄重肃穆,身穿华丽的礼服,缓缓踏入大殿之中。
    正在这时,宦官尖锐的声音高声报号:“陛下到!”
    刘宏头戴十二旒冠冕,身穿黑金色帝王衮服,踏入大殿内。
    “臣等祝陛下万寿无疆,万岁万岁万万岁,帝业永祚,江山永固,社稷长存,海内晏然……”百官叩首。
    “众爱卿平身。”刘宏一抬手,“赐座。”
    “谢陛下!”百官分坐两旁的矮案上。
    “自高祖建国,光武中兴,大汉治世皆赖教化,自朕登基以来,早朝晏罢、宵衣旰食。蒙上天庇佑,君臣其洽、百姓安定,今值震旦,为朕母难之日,寿辰之时,愿与众卿黎庶共乐之。”
    “陛下圣德!”群臣恭贺道。
    “宣外夷觐见!”一旁的宦官高呼道。
    当今大汉帝国虽然已经风雨飘摇,但那些外夷,还有西域各国在明面上依旧是归大汉的统治。
    就算在凉州反叛的夷人也打着清君侧,诛杀宦官的旗号反叛。
    很快,几名外族朝臣,纷纷向刘宏祝贺,并奉上寿礼。
    刘宏满意的点了点头,收下贺礼后,并赏赐了些珠囊、束帛之类的礼物。随后让其入席。
    接下来便是各个公国、宗亲、百官为刘宏送上寿礼。
    第一位自然是三公之首的太尉张温,他送上一个黄金如意,其上镶嵌枚红、白、蓝三个拇指大小的宝石。
    只因去年他领兵征讨凉州叛军,恋战无果,还多次损兵折将,因此去年冬天便被召回京师。
    张温担心陛下会降罪于他,于是便命人精心打造了这一件寿礼。
    刘宏点了点头,看着眼前金灿灿的宝物,有些兴致缺缺。
    接下来便是司徒崔烈,他送上一幅水墨画。
    两名宦官摊开一幅长卷画,峰峦叠嶂,溪流潺潺,水墨点染间,一幅千里江山图跃然纸上。
    刘宏随意扫了几眼,更是懒得搭理他,当初他以五百万钱将三公之位卖给他,他就已经后悔了。
    结果这个家伙又在自己生辰,送了幅不值钱的水墨画。
    司空许相,送上去一箱珠宝。
    太常刘焉,送上……
    “大将军的面色,看似有些不悦,似乎是有什么心事。”袁绍看着身旁的何进,面色有些阴沉。
    “没什么。”何进嘴唇动了动,最终还是没说什么。
    他这些年礼贤下士,不少名士被他收入麾下,袁绍和袁术自是不必说了,太原的王允、荆襄的蒯越,颍川的荀攸、田丰、孔融、刘表、郑玄……等等。
    随着他的势力越来越,何进越发觉得刘宏有些忌惮自己。
    最近不仅选了一匹青壮,送入西园组成一支新军。这明显是在防备自己,是要分自己的兵权啊!